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出場自帶音效的?
首先得說的肯定是《天龍八部》里的“喬幫主”
看到他就仿佛聽到了那首熟悉的背景音樂
還有《夏洛特煩惱》里的“潮汐海靈”袁華
他出現的地方就有“一剪梅”響起
不過這些都是影視劇里的人物
那現實中也有這種一出場就自帶“背景音樂”的人嗎?
長沙17歲的藝考生小雨就是這樣的“經典人物”
每當她翩翩起舞的時候
總有節拍自己響起
如果你站在她旁邊
甚至能清晰的感受到這種“節拍”是從哪里傳來的
正是由于活動髖部的時候有痛感
小雨才能及時的發現自己患有髖關節撞擊綜合征
那這種響聲是什么樣的呢?
一般是什么時候發出的呢?
很多朋友在走路或者運動的時候
經常能感受到自己的髖部傳來“啪嗒”聲
這就是我們的髖關節撞擊的聲音
一般出現這種聲音都沒什么問題
但是當髖關節出現“啪嗒”聲
并且伴有下面的癥狀就要小心了
你極有可能患上了“髖關節撞擊綜合征”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的癥狀表現
1、主要是腹股溝區無規律的間歇性疼痛,伴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受限。
2、可出現腰背部,骶髂關節,臀部或股骨大粗隆處疼痛。
3、髖關節絞鎖、彈響和不穩定感。
4、出現"死腿征",即在改變體位(如久坐站立或轉身)時髖關節出現較重的疼痛或絞鎖,但活動片刻后恢復正常。
5、病史較長者訴關節僵硬、乏力和活動度下降。
什么是“髖關節撞擊綜合征”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又稱股骨髖臼撞擊綜合征。撞擊,并不是強烈撞擊或創傷所引起的,而是髖關節內部病變,長期慢性的一種碰撞和剌激,引起的關節病變。
要想了解髖關節撞擊綜合征,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們常說的“股骨大轉子”這個地方。
股骨大轉子由股骨頭、髖臼盂緣和髖臼組成,其中股骨頭和髖臼盂緣的關系就像是“頭”和“帽子”,這里就是我們髖關節發出彈響的地方。
而髖關節撞擊綜合癥就是,由于髖關節發育異常或髖臼緣發生破損(帽子的內沿破碎和不光滑)或者股骨頭長出多余骨質(頭變大)造成“頭”和“帽子”不匹配而發生的過度磨損。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在臨床上的定義為:由于股骨近端和髖臼盂緣間解剖的異常,或解剖正常但長期不正常外力作用于髖關節,導致兩者長期不正常接觸、碰撞,產生反復的微型創傷致使關節盂緣和關節軟骨退變,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的自測
一、4”字實驗
首先讓患者平躺在床上,然后兩手放松,先檢查之前翹二郎腿不嚴重的一側,再檢查較嚴重的一側。
如果左腿程度較輕,先將左腿彎曲,輕輕地搭在右腿膝蓋上,此時形狀就像數字“4”。然后另一人用左手扶住患者左腿的踝關節,右手扶住患者右側的膝關節,輕輕往下壓。
二、撞擊實驗
患者平躺,依然先做健康一側的檢查,再做患側的檢查。
膝關節屈曲90度,另一人用左手扶著患者的踝關節,右手扶著膝關節,輕輕地屈曲。然后將患者的腿內伸內旋,外展外旋,就像畫圈一樣。
兩個實驗檢查中是否有疼痛,可初步判斷自身是否患有這類常見疾病。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檢查,比如X光片、CT、核磁等進一步明確診斷。
髖關節撞擊綜合癥的治療思路
髖關節撞擊綜合征的保守治療一般有兩種手段,一是通過藥物或理療的方式消除癥狀,二是采用運動康復的方式進行糾正性訓練。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的也是糾正性訓練。其目的主要是提高髖關節的運動控制能力和髖關節的力量。
一、仰臥起坐
仰臥在地墊上,雙腿屈起,雙手環抱胸前或者虛放于頭部兩側;
保持腰背的挺直,通過屈髖將上半身整體挺起離開地面,向上坐起,全程保持脊柱和腰椎處于中立位置不要彎曲;
直到上半身完全坐起挺直,保持腰背挺直,勻速緩慢地向下躺倒至初始位置。
二、仰臥舉腿
仰臥于地墊上,雙腿伸直,雙手置于身體兩側地面;
核心收緊,直接向上抬起雙腿,保持上背部緊貼地面;
直到雙腿上舉至和地面垂直為止,勻速緩慢地下放雙腿至初始位置。
三、臀橋
仰臥在地墊上,雙腿屈起,雙手置于身體兩側地面;
臀大肌發力頂起身體,至上半身和大腿呈一條直線,此時小腿應該和地面垂直;
在頂峰夾緊臀大肌,維持1秒左右,下放身體至初始位置。
四、臥姿直腿側平舉
側臥于地墊上,一側手肘撐住地面維持身體穩定,下側腿微屈,上側腿伸直;
向上勻速緩慢地抬起上側腿,直到髖外展角度達到最大,感受到臀部側面肌肉發力的感覺;
下放大腿至初始位置,完成一側訓練后換另一側大腿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