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一直是困擾我們很多上班族的問題
很多朋友一出現腰痛
就會問
“我是不是腰突了”
其實腰突只是引發腰痛眾多原因中的一種
并非所有的腰痛都是腰椎間盤突出
絕大多數都是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一個大的范圍
今天我們就來科普腰肌勞損中的一種高發病種
腰椎小關節紊亂
為什么要把腰椎小關節紊亂單獨拿出來說呢
首先腰椎小關節紊亂其實是屬于腰肌勞損的一種
但是它的發病癥狀和腰突很接近
很多朋友自查的時候都會覺得是腰突
從而錯誤的進行治療
什么是腰椎小關節紊亂
中醫里面說的“腰椎錯位”,就是指腰椎小關節紊亂。腰椎一共有5節,每一節之間以小關節相連,當小關節錯位或者退變,或者產生炎癥,均會刺激神經,產生劇烈疼痛,稱之為腰椎小關節紊亂。
腰椎小關節由腰椎后方的關節突組成,就像鎖扣一樣,對腰椎的支撐功能有重要作用。
腰部運動時,在外力作用下,腰椎小關節的解剖結構發生細微變化,滑膜嵌入關節間隙,造成嵌頓。滑膜因受到擠壓而充血水腫,滑膜和關節囊上豐富的感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從而引起腰部劇烈疼痛和反射性肌肉痙攣。
腰椎小關節紊亂與常見腰痛原因的區別
腰椎小關節紊亂表現為腰部固定地方劇烈疼痛,一般以腰部偏下部位為主,不敢腰部后仰,不敢久坐,尤其不敢坐矮板凳,因為起來的時候疼痛會很劇烈,病情嚴重者會出現咳嗽都痛,不敢起床,腰部一用力就感覺劇痛。
1、區分腰椎小關節紊亂和腰突
腰椎小關節紊亂表現僅為腰痛,且疼痛位置固定,彎腰不是很受限,背伸受限。
而腰椎間盤突出癥表現為一側腰臀腿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或者僅為臀部腿痛,不出現腰痛,彎腰疼痛減輕,背伸下肢癥狀加重。
2、區分腰椎小關節紊亂急性腰肌勞損
急性腰肌勞損多有急性勞累史,逐漸發病,疼痛為脹痛或酸痛,壓痛點多在骶棘肌及腰骶部,按壓痛范圍較廣,按壓后反覺舒適。
肌肉攣硬,但能作腰屈伸活動,稍活動后痛反減輕。
2.區分腰椎小關節紊亂與梨狀肌綜合癥
梨狀肌綜合癥無明顯腰痛感覺,只是臀部疼痛嚴重,活動時下肢放射疼加重,并出現間歇性跛行,臥床疼痛緩解,晨起疼重。
梨狀肌緊張試驗可呈現陽性體征。
患上腰椎小關節紊亂后怎么辦
1、不能做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
2、要睡硬板床,不要再睡家里的彈簧床了。
3、在工作和學習時,要避免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尤其不能長期彎腰工作學習。每個小時至少要休息10分鐘。
4、如果錯位較輕,可以采用牽引、理療、紅外線、推拿、按摩等方式進行治療。如果錯位較為嚴重,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腰椎小關節紊亂怎么康復和預防
一、康復
對于輕度患者,常常采用相對保守的治療方法,比如熱敷、按摩、針灸,合理用藥,多休息幾日便可改善。
對于急性腰椎小關節紊亂患者,中醫復位手法可快速緩解腰部疼痛,這種復位手法稱為“中醫正脊手法”:
1、患者側臥擺好體位,找準腰椎關節紊亂的位置。
2、采用腰椎“斜掰法”,輕輕一掰,可聽到關節復位的咔噠聲,這時提示小關節紊亂被糾正,患者腰痛即可緩解。
提醒廣大網友,這種復位手法需要在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做復位,不可自行操作。
二、預防
避免久坐、避免彎腰、避免搬重物,注意腰部保暖可以很好的預防腰椎小關節紊亂。
腰椎小關節紊亂多因為久坐導致腰部肌肉攣縮,出現腰椎小關節紊亂,或者腰部突然發力,導致小關節錯位,形成腰椎小關節紊亂。
另外,生活中應該多鍛煉腰部及腹部肌肉,加強核心力量,使您的腰椎更穩定。
那如何強化核心肌群,提高核心力量呢?
動作1、俯臥登山
保持俯臥支撐狀態,然后交替高抬雙腿,可以刺激下腹部肌群,提升核心力量。
動作2、懸垂抬腿
雙手抓住一根單杠,然后慢慢抬起雙腿,至最高水平然后再放下雙腿,可以強化下腹部肌群。
動作3、山羊挺身
如同,可以利用家里的一張凳子進行訓練,鍛煉下背肌跟臀肌,提高核心力量。
動作4、交替平板支撐
在平板支撐的基礎上,進行交替屈肘直臂訓練,身體保持在一條直線狀態。
這4個動作隔天訓練一次,每次堅持30秒,重復4組,堅持2個月以上,你的核心力量就會獲得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