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過自行車的朋友都知道
在自行車的前輪上有一個減震器
能有效減少崎嶇路段對騎行者的沖擊力
保證騎行過程的穩定和順暢
而在我們人體中也有這樣一個“減震器”
它就是我們的半月板
能有效避免和減少腿部兩塊骨頭的撞擊
但是半月板和自行車上的減震器不同的是
自行車的減震器壞了可以換
半月板換了那就真壞了!
半月板——人體的減震器
在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半月板是一種軟骨組織,損傷后不可再生。
半月板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接,中心部薄,呈游離狀態。
內側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著于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后角附著于脛骨髁間隆起和后十字韌帶附著點之間,其外緣中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
外側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著于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后角附著于內側半月板后角之前,其外緣與外側副韌帶不相連,其活動度較內側半月板為大。
半月板對保護膝關節健康有重要作用:
增加關節的吻合度,提高關節穩定性;
半月板主要成分為纖維軟骨,負重時可以產生一定的形變,緩沖骨頭間的直接碰撞;
潤滑膝關節、為關節軟骨提供營養;
半月板上有很多本體感受器,可以在膝關節運動中給大腦不停反饋運動參數,如運動速度、活動角度等,以保證運動高效進行。
半月板損傷的四個癥狀
1、疼
日常生活中走路、跑步并沒有異樣,但下蹲、起立時,關節出現扭轉,感覺到疼痛。你的半月板有沒有損傷,可以做下蹲測試一下。
2、響
關節活動時,會有彈響,像摁圓珠筆的聲音,尤其在上下樓、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能感覺到膝關節里有聲音。
3、卡
在上樓梯的時候,膝關節突然就卡住不動,既彎不下去,也伸不直;在臨床上叫做交鎖。需要慢慢把腿伸直或者甩一下膝蓋,休息1-2分鐘左右癥狀才緩解。
4、軟
上下樓梯或者走路,會突然發現膝關節酸軟無力,休息一段時間會慢慢恢復。
很多人對半月板沒有重視,是因為它不會流血、不會腫脹......如果膝蓋發出了以上4個信號,就是在提醒你半月板損傷了。
半月板最怕的動作
半月板最怕的動作是什么?
很多朋友都會說是騰空后落下,因為騰空后落下,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比我們的體重多了好幾倍!騰空越高,落地時沖擊越大。
但其實騰空動作并不可怕,只要你有足夠肌肉量,動作力線正確,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膝蓋磨損。
比如落地時懂得屈髖,用身體最大的髖關節緩沖,而不是直腿下來,用膝蓋腳踝這種小關節承重。
最最最最傷半月板的動作,不是一個,而是一類,我們叫“半月板矛盾運動”,大致理解成“屈膝的同時轉動/扭動膝蓋-邊轉/扭邊站起”,很多人都喜歡這么把膝蓋轉得咔咔響,對膝關節沒好處。
劇烈運動時,比如籃球的急轉,網球的側滑、急停,雙板滑雪時的急轉,沒有相關技術和足夠的肌肉量,肯定傷膝蓋。
戴護膝也救不了,所以普通人先老老實實練動作練肌肉力量才是王道!
普通人如何預防半月板受傷
保養膝蓋靠墻靜蹲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靠墻靜蹲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運動,如果能堅持做,就可以增強韌帶和肌肉力量,讓膝關節更穩定、更強健。
靠墻靜蹲可不是往墻上隨便一靠就了事的,蹲得太淺,起不到鍛煉的作用;蹲得太深,壓力太大,不利于膝關節康復。了解了基本的標準動作之后,還要注意 3 個要點。
做好靜蹲的 3 個要點:
1. 腳和膝蓋
雙腳打開與髖同寬,膝蓋和腳尖指向正前方,膝蓋不能向前超過腳尖。
2. 角度
保持膝關節的方向始終與腳尖方向相同,不能有夾角。重心落于足跟,小腿垂直于地面,屈膝屈髖也都是 90 度。
如果你的膝關節以前出過問題,那么鍛煉時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于 90 度。
3. 姿勢
上身挺直,收腹挺胸,兩眼平視前方,頭、肩、背緊貼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