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閱讀的時候,偶然看到一篇訪談歌手李健的文章,其中有個觀點,讓我思考了很久。
大致意思是講,由于國內的版權意識、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所以,很多幕后創作者必須要走到臺前,才可能有飯吃。
我看完以后,聯想到的是做自媒體的一些事情。
在這個洗稿泛濫的時代,如果想單純的靠創作一些文章就收取版權費用,維持生存,那簡直無異于天方夜譚。
更不要提,現在也已經有大量的大學生兼職,專門寫各種自媒體需要的稿件,短視頻需要的劇本,網站發的文章。
價格極其低廉,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可能就五塊錢。
這是一個文字不值錢的時代。
可能有人會反駁我,你看某某作家,一本書版稅幾百萬,影視改編賣上千萬,網絡小說也有一本書賺幾千萬的。
朋友,這是萬中無一的個例而已。
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你的文字,可能就值那五塊錢,甚至,不值錢。
這是個令人扎心的事實。
也可能會有讀者說,那些做自媒體平臺收益的,也能賺錢啊,在我看來,這種依賴平臺廣告的生存模式,其實是有很大隱患的。
因為,在平臺缺乏內容的時候,會給與創作者大量補貼,一旦,平臺內容開始完善,內容供應增加,降低收益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有那些,極其優質的內容創作者可能在平臺上還有些生存的空間。
出路在哪里?
答案顯而易見,走到臺前。
走到臺前,讓別人知道你,認識你,認可你。
你的受眾越廣泛,你的影響力越大,你的價值就越高。
對于普通人來說,或許成為明星網紅不現實,但是,切入一個自己熟悉的細分領域,去做那個領域的王者,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什么這么說?
是因為用戶的關注點都在視頻上,而視頻的表達和互動更好,其實意思就是鼓勵創作者大膽走到臺前,去分享,去展示,去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