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心中那條流淌的河
我曾歷覽過奔流不息的長江、氣勢恢弘的黃河;也曾領略過西湖的美景,漓江的秀色,但流淌在我心間的卻永遠是家鄉(xiāng)臨沭那條古老而深邃的母親河---沭河。尤其是沭河下游的古河道,堪稱大自然的杰作,原始而古樸,靜謐而安詳,山水相依,令人神往。
深秋的一個午后,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那份魂牽夢繞的情懷,踏著滿地的落英,帶著久遠的心靈之約,去聆聽大河的祝福。
當我踏上河岸邊那個白楊林掩藏的古老渡口,映入眼簾的一切是那樣久遠而親切:水車、木屋、籬笆墻,木锨、漁簍、針線筐……老船公飽經風霜的面龐,善良中透著堅毅的目光;女主人熱情而真摯的微笑;小孫女歡樂無忌的童謠,連那條看家的小花狗也在友好的直把尾巴搖。這動靜結合、聲情并茂的場景,多象是一幅清新和諧的鄉(xiāng)野風情畫啊。
拿張草苫鋪在船上,我盤腿坐在船頭,那“嘩、嘩”起錨的聲音帶我走進了夢的遠方……
老船公是土生土長的當?shù)厝?臉上刀刻般的印痕見證了大河的昨天和今天。老人能言善語,精神矍鑠,聲如洪鐘,他一邊掌舵,一邊和我們寒喧。交談中得知:這沭河古道曾是沭河的主河道,因沭水東調河水分流而未再進行開發(fā),古道流經臨沭縣長約25公里,后經古郯入江蘇最后融進洪澤湖。兩岸生態(tài)原始,河中蘆葦叢生,環(huán)境優(yōu)雅,水鳥眾多。這是一條古老的河,十八彎水路上煙波浩淼,景象萬千,兩岸人民勤勞質樸,世世代代生長在這如詩如畫的仙境中,創(chuàng)造了古老的文明,兩岸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也蘊含著幾多美麗的傳說。
船行五、六里,水面漸寬,約兩三百米,葦蕩突顯,水道回旋,船繞葦行,葦隨風舞,漁鷹引吭,白鷺歡唱,秋蟲呢噥,風吹葦葉“沙沙”作響……各種聲音相互交織,共鳴諧奏,縈繞耳際,好一首葦蕩交響樂啊。老船公告訴我們,這片蘆葦五百多畝,棲息著一百多種水鳥,春夏秋冬,常年定居,且呈繁盛之勢,周圍的人們視它們?yōu)榧槿缫獾南笳鳎暮亲o,和睦相處,情深意篤,不愧是一方人與自然諧美的樂土。
船入葦蕩深處,成群的野鴨在船頭掠過,它們扎猛追逐,嘻戲水中,其樂融融。不遠處,一位漁姑在下網捕魚,她身姿嬌健,動作嫻熟,掛滿笑容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置身其中,似在瓊瑤小說中徜徉,又似在《沙家浜》的意境里游蕩。同行的朋友不由哼起了阿慶嫂經典的唱段:“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
槳聲和歌聲驚起了葦蕩深處的一群白鷺,它們歡叫著,如令箭一般直沖云霄,“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境重現(xiàn)在這古老的河道上。
沭河古道不僅僅是一條風光猗旎的秀川,更是一條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長河。在古道的中段,綿延幾十里群峰矗立,這就是馬陵盛景,每一個山峰幾乎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公元前341年,那場著名的齊魏孫龐大戰(zhàn)即發(fā)生于此,至今龐涓仍抱恨羞眠亙臥于河畔的馬陵樣山之巔。置身古戰(zhàn)場,手撫殘亙斷壁,耳畔仿佛又響起了戰(zhàn)馬蕭蕭的嘶叫,那刀光劍影、龍爭虎斗、兩軍浴血奮戰(zhàn)的往事歷歷在目,古戰(zhàn)場上猶存的滿目瘡痍更令人慨發(fā)出悠思懷古之情。
在樣山前端,一塊巨石長臥于此,石身中三箭,箭痕如孔,傳說那是遠古的時候這石因生長速度過快,企圖遮天蔽日、泱及百姓,玉皇大帝聞訊后,欽令二郎神三箭射穿,石無底氣,從此不再生長。這塊“箭眼石”在向人們昭示:自古以來背民心者必當誅之。
船出葦蕩,順流而下,一望無際的河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蕩漾。岸邊密密的白楊亭亭玉立,仿佛日夜守護著這千古流淌的古河道,那一束束盛開著淡黃花的野菊,散發(fā)著幽幽的清香,浸人心脾,滌蕩肺腑。黃的菊與眾多不知名的山花野草相互映襯,編織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壯錦。真想靜靜的躺在這天地渾然而成的帷幕中,頭枕著大河的波濤,覆蓋著藍天白云,任秋風和浪花深情呼喚,不再言醒。
夕陽西下了,晚霞籠罩在整個水面上,為寬闊的河面鋪灑上一層火紅,兩輪紅彤彤的落日在天地間遙相呼應,依依不舍。漁姑們搖著船,漁夫們忙著收網,不時能聽到魚落艙中的聲響,整個河道成了一片收獲的海洋。好一幅“長河落日紅”的美景啊。
夜幕降臨,古渡口的木屋上空升起了裊裊炊煙,牧童叱牛踏上了歸程,河邊的浣女在拾掇漿洗好的衣裳準備回家。我知道,我也該收起思緒告別這世外桃源了。我感嘆大河的奔騰不息,如歲月,如宇宙,它孕育了生命,滋潤了土地,哺育著萬物,它也會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個循環(huán)往復的輪回;我更喜歡這幅天作的美圖——自然流暢,雋秀清純而富有靈氣。
踏上河堤,久久的凝望著河水泛起的朵朵漣漪,老船公粗獷豪放的歌聲依舊在我的耳邊回蕩:
……
大河喲,隨著時光流,
水清清喲,天藍藍,
兩岸漁米香喲,風光無限美,
浪花伴著心花開喲,生活比蜜甜
……
作者簡介:
李劍,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生,師范學院畢業(yè),先后從事過鄉(xiāng)中學教師、通訊報道員、鄉(xiāng)黨委秘書、縣組織部及區(qū)政府工作。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喜歡看云海,喜歡云的自由、飄逸;喜歡聽松濤,喜歡松的高潔、堅毅。性格是翠綠色的,象呼倫貝爾大草原一樣寬闊,比山澗潺潺流淌的清溪更幽婉。偶與文學結緣,尤愛散文、詩歌,喜歡借物喻人、借景抒情。在國家、省、市級文學報刊發(fā)表作品數(shù)十篇,獲過幾次省、市級文學獎。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文學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