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幾天前,凌哥應邀前往一所鄉村小學進行教學調研。志華小學是一所鎮郊的小學,規模比較小。小而秀氣。
英語課程由兩位在編英語教師和一位英語代課教師擔綱。
【一】一位代課教師
學校三至六年級開設英語課,一共9個班級。教導主任鐘老師向凌哥介紹,如果一定要按照課時數來計算,一位老師上4個班,另一位老師上5個班,不做班主任,也是能硬撐下來的。但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校還是想辦法招了一位英語代課教師。這次調研,也安排代課教師全程聽課。
第一節課后,是大課間活動。時間比較長,有四五十分鐘。凌哥準備和第一位上課教師交流,但是湯浩明校長發現代課教師帶學生去操場運動了。湯校長打電話,請代課教師一起參加交流。
【二】兩張聽課評議表
湯校長陪同凌哥聽了兩節課。兩節課的評課交流,都安排在校長室,這樣可以共用一個空調。辦公室的環境也比會議室更優雅。在凌哥和三位老師交流的時候,湯校長在辦公桌那邊辦公。呃,凌哥真不好意思,喋喋不休的,打擾到湯校長啦。湯校長真是個能人,能一心兩用啊,在交流過程當中,也不時地插入幾句話參與討論。
討論結束時,發生了讓凌哥沒有預料到的一幕。湯校長將他的聽課評議表交給了兩位上課的教師。
凌哥當了近20年的教研員了,從來沒有遇到過一位校長聽課后將評議表當場隆重地交給上課教師!
凌哥快速看了一下評議表,驚呆了!這就是“不懂英語的校長”嗎?
凌哥忍不住用手機拍了下來。(PS. 這漢字書寫,讓凌哥好生羨慕!)
【三】被否決的英語節方案
在聊起學校的英語課程管理的時候,湯校長給凌哥介紹了學校英語節的情況。他說,盡管學校小,只有3位英語教師,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卻是和其他學校一模一樣的課程,因此也要開展英語節活動,營造學生英語學習氛圍。
英語老師制定的英語節方案送到了教導處,獲得了通過。湯校長又親自過目,然后——否決了。請英語老師重做。
“我跟英語老師說,你們教研員凌老師非常注重語言輸出,但是你們的方案當中,幾乎沒有語言輸出的內容。方向出問題了。”湯校長這么跟凌哥說。
各位微友,請思考,為什么湯校長知道凌哥“非常注重語言輸出”?
在宣傳櫥窗中,凌哥看到了孩子們制作的英語字母制作和手抄報展示。略顯稚嫩,卻是美好的第一步。
【四】為什么邀請凌哥去調研
志華小學邀請凌哥去調研,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學校的一個大活動的一部分。12月,是志華小學的“全員上課月”。因為校長和教導主任都說“自己不懂英語”,所以就請凌哥充當外援了。
一所鎮郊小學校,要開展全員上課,其中的難度,當過校領導的微友,肯定知道。這是很考驗領導智慧的。但是志華小學做到了。
凌哥要為此點贊!
一、壓力分散機制
老師們為什么不太喜歡上公開課?因為上公開課有壓力啊,因為被人盯著的感覺不好啊,因為怕自己上不好啊。
但是,上上下下所有人參與的“全員公開課”很好地降低了這種心理壓力,因為所有人都會被其他老師觀察,也會有機會去觀察其他老師。這樣,壓力就分散了。
二、全員公開課,全員思考課
每一位教師都想把課上好!要想把課上好,就需要思考。只聽課不上課的老師,聽到優秀的課,感覺很好,但是真正實踐起來,卻還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錘煉自己的。在設計、授課之中品嘗到的酸甜苦辣,無疑是給平時的課堂教學添加了味道和色彩。
我們做教師培訓的,經常感嘆教師“參加培訓時怦然心動,回到學校一動不動”。很多時候,老師自己也會有如此感慨。原因是什么呢?不就是氛圍么?培訓時是一種“觸動”的氛圍,但是卻沒能有機會當場實踐;而回到學校又缺少了“觸動”的氛圍,很多教師就不動了。
【五】獲獎統計表
這是2016學年師生獲獎的情況。凌哥特別關注了右側教師論文獲獎的情況,只有30多位教師的學校,卻有這么多獲獎項目。是怎么做到的呢?如果凌哥學到家了,是不是可以當一位副校長了呢?
【六】五年級的寫句訓練
這3張照片,對于微友們來說,可能覺得很普通,甚至不知道凌哥要表達什么。
這是503班的孩子的課堂寫句練習。凌哥關注的是書寫,在桐鄉市,要求五年級的學生從四線三格改成兩線格書寫。但是,我們的教材和練習冊,并沒有印成兩線格啊。所以,讓學生自己用鉛筆和直尺畫一條輔助線。
整個班級約30位學生,大部分學生都認認真真畫好了線條。書寫的效果如何呢,凌哥拍了十幾位學生的書寫。特意放大展示了兩位男學生的書寫。要給他們的英語老師點個贊!
凌哥繞著班級巡視一圈,只找到2位書寫不整齊的學生,也拍了照:
上不碰天,下不觸地,不過好歹還在超寬車道里面橫沖直撞前行著嘛。
這位同學大概就是玩“超級瑪麗”和“魂斗羅”的高手,沒有畫書寫輔助線,小蝌蚪們一直在離開地面跳啊跳。
關于書寫訓練,凌哥不由得想起了空姐微笑禮儀訓練和士兵軍姿訓練。訓練的時候,每個空姐都必須咬住一根筷子,軍人要拉一根直線,無論水平如何,沒有人可以例外。五年級平時需要始終如一地規范并嚴格地要求,到六年級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一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