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我國居民最為常用的一種肉類食材,豬肉的做法也多種多樣,豬肉的供給提高了當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我國居民肉類蛋白的主要獲取來源,如果提到活體的豬,在我們印象中基本都是白色的,上面長著些許豬毛,鼻子耳朵的一些部位還會呈現出粉紅色,甚至在我國古典名著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形象也是白色的豬,但是這些白色的豬其實是外來品種,在過去的中國本土上有一種豬,這種豬全身是黑色的,叫做黑豬,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黑豬,共同了解一下這黑豬品種,看看黑豬和白豬有什么不同。
黑豬在我國國內馴養已經有五千年了,是我國古時候最常見的豬,家里面爺爺輩的人在吃豬肉的時候還會念叨,在他們小時候都吃黑豬肉,說黑豬肉特別的香,可是現如今養殖場里面的豬都是白豬了,即便農村的農民家里面養豬,養上一兩頭供家里人吃的話,也會養白豬,黑豬崽子想養都沒地方買。對于我們這一代人,如果提到豬就會想到白豬,我們壓根就從來沒有見過黑豬的樣子,更別提吃黑豬肉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原因呢,因為白豬長的大,所以大家在白豬引入后,都喜歡養白豬,而黑豬養一年才能長一百五十斤左右,長的太慢了,所以一點點的白豬越養越多,黑豬卻一點點的減少。
如今黑豬已經被作為“天然紀念物”,盡管黑豬在我國有著將近五千年的馴養歷史,但是如今黑豬太難見到了,已經快要成為一種圖片上才能看得到的動物了,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看不到這種動物了,這好吃的小黑豬已經成為了祖輩們記憶中美好的食物,只存在于他們偶爾閑聊時的談資,成為了對于過去那個時代的紀念,而我們也只能在他們的字里行間中,去聯想過去在我國大量存在的小黑豬。
小黑豬的數量如今已經變得非常的稀少,特別是野生的小黑豬,已經成為了保護動物,幾近滅絕,小黑豬已經變成了珍稀的食用品種,如果再沒有養殖戶去養殖這些小黑豬,可能再過一些年,小黑豬真的會徹底在世界上滅絕,那么小黑豬真的成為了留在記憶中的美味食材。那么我們留給后代的只會是更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