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之前寫微量元素檢測(《微量元素檢測:利用你的焦慮挖的坑!》),有媽媽提到了鉛——
當時就想趕緊研究寫一篇出來,因為“鉛超標”是個挺危險的事,特別想提醒下媽媽們。這位寶寶的鉛檢測結果94還沒到達警戒值,但的確已經有點高,需要積極排鉛,并且要找到導致寶寶鉛濃度高的原因。
和鐵、銅、鎂等微量元素不同,鉛是一種重金屬元素,進入身體后對神經有毒性。而寶寶身體發育不完善,對鉛的吸收能力特別強,所以,最好體內鉛濃度為0。
但是,我們現在工業、交通等越來越發達,大環境里鉛污染,所以,寶寶體內多少會有點鉛。當鉛在每升血液里超過100微克時,就表明寶寶鉛超標,超過200,就是鉛中毒!
極容易被忽視的鉛中毒,千萬不能忽視!
鉛中毒被稱為“兒童隱匿殺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0.6%的疾病負擔是由鉛接觸造成的,每年由于鉛接觸所導致的新增智力殘疾兒童約為60萬。
因為早期輕度鉛超標表現不是特別明顯,很容易被忽視。
》》寶寶輕度鉛中毒表現:
多動、煩躁;
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力減弱;
理解力和閱讀能力降低;
輕度貧血;
少數有嘔吐、腹痛和便秘等。
如果得不到緩解,寶寶體內鉛堆積時間多,并且越來越多,鉛中毒的影響就越大,直到損傷不可逆。體內鉛含量升高會影響寶寶身體發育生長,往往變得矮小。而且還會影響智力發育:血鉛水平每上升100微克/升,孩子的智商就會降低6~8分。
所以,專業兒科醫生建議,如果懷疑寶寶有不明原因的以上癥狀,要帶寶寶到醫院做血鉛檢查;生活環境附近有鉛污染的,最好每年或每半年做血鉛檢查。
要注意的是,最準確的血鉛檢查需要抽靜脈血,指尖采血、頭發、尿等,都不夠準。朋友的寶寶在幼兒園指尖采血說鉛超標,到醫院復查,結果正常,虛驚一場。
如果高于200微克/升(鉛中毒),醫生一般會要求再抽靜脈血復查一次。
鉛到底從哪來的?
首當其沖,環境污染。鉛污染的方式很多種,主要有這么幾個:
》汽車尾氣
汽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尾氣污染。
1923年,美國開始用有鉛汽油,到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兒童鉛中毒率高達85%。1986年,美國決定停止銷售一切含鉛汽油,與之相應的是,美國人血液里的鉛濃度幾乎馬上下降了80%。隨后,世界各國先后出臺了限制和禁止含鉛汽油的法令。我國也在2000年1月1日全國停止生產含鉛汽油,并與同年7月1日全國停止銷售和使用含鉛汽油。
這樣的努力,令人欣慰,但是就算汽車尾氣少了鉛,還有一氧化碳等上百種有害氣體,所以盡量不要帶寶寶去馬路邊散步、看汽車。
》》土壤和水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年幼兒童從特定來源吸收的攝入鉛量是成人的4到5倍。有兩個國外的污染例子:
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卡布韋(贊比亞中央省的首府),當地瘋狂開采鉛礦。鉛污染最大的受害者是兒童,血液中含鉛濃度已經超過了是世界衛生組織環保署最大限度的5到10倍,有致命風險。
還有法國的郊區阿舍爾市擁有歐洲最大的污水凈化中心,未經處理的污水每天大量流入,鉛、水銀、砷等有毒物質滲透進了當地土地。法國公共衛生監督委員會研究了年齡在0到6歲之間的低齡兒童,他們最容易遭遇鉛中毒。孩子在外面玩,手接觸到土壤后,再去擦嘴,就會導致鉛等有害物質進入體內。
國內也曾經發生過多起鉛中毒事件,多與當地化工廠排出的過量重金屬有關。有些家里老人為了讓寶寶不吃打農藥的蔬菜,會自己種植蔬菜給寶寶吃,在陽臺或天臺上弄盆土種。之前有位搞食品安全研究的博士告訴我,這樣的菜雖然沒農藥,但保證不了土壤,如果含有重金屬,那么蔬菜里可能會有鉛。所以,如果要自己給寶寶種菜,還必須保證土壤是安全的。
值得安慰的是,隨著環境問題被日益重視,我國兒童血鉛整體呈下降趨勢。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寶寶平時接觸的這些——
》》不合格的彩色餐具、玩具和書
寶寶喜歡五顏六色,低廉的顏色色料里含有鉛,所以選餐具不能只看顏值,一定要選安全材質,比如不易碎又放心的硅膠、pp材質。
最可能含鉛的是表面裝飾上彩色花紋的陶瓷餐具,專業術語叫釉上彩,當遇到酸性物質,質量不靠硬的顏料里的鉛和鎘就有可能會出來。而釉下彩、釉中彩(不在陶瓷表面裝飾)和白瓷(不上色)等更安全。我家里的陶瓷碗基本用里面沒有花紋的。
如果想要裝飾,在碗外面不直接接觸食物就好
裝飾在碗內,會接觸到食物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是否是不夠安全的釉上彩:用手摸摸花紋有沒有凸起來,如果凸起就是最后才上色的。
寶寶喜歡啃各種玩具,書也不放過。要是碰到不合格的彩色書和上了劣質油漆的玩具,啃一段時間,就可能攝入鉛。給寶寶選玩具和書一定要嚴把質量關,堅決拒絕不夠安全的玩具和盜版書。盜版書比正版書的鉛含量可能要高出100倍。
》》含鉛的護膚品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3個月寶寶紅屁股,家里老人給用老家偏方——黃丹爽身粉,導致鉛中毒。幸好醫生細心,發現寶寶屁股上有層黃黃的粉,追問了才找到了“罪魁禍首”。
醫生說:黃丹其實是純鉛加工而成的四氧化三鉛,民間有使用黃丹護理嬰兒皮膚的舊習俗,但擦拭“黃丹”爽身粉后,重金屬鉛可經嬰兒皮膚吸收入血,沉積在骨質中,幾乎無法自行排泄出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早在2009年就禁止黃丹(紅丹)爽身粉的生產和銷售,但有些消息不夠靈通的地方還會把黃丹當做“偏方”給孩子來使用。
給寶寶用護膚品前,不管是進口還是民間老方子,一定要學會先確定成分是否安全。
另外,媽媽用的彩妝里,如口紅等一般都含有鉛,不要讓寶寶玩,也不要隨便帶妝親密接觸寶寶。我偶爾也會化點淡妝,徹底卸干凈后再跟瓜瓜親熱。
如何遠離鉛?
為了孩子們的藍天白天,現在越來越多人關注環境問題了(《聯合國警告,我們的孩子或將面臨高溫毀滅性氣候?這真不是科幻片!》)。但是,污染的治理真的需要很長時間。
讓寶寶遠離鉛,平時生活細節要注意:
1、一定要幫寶寶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特別是在吃東西前洗手。
病從口入,洗手是預防生病的最重要自我保護方法。我前幾天碰到一位做傳染病防治的專家,聊起讓小朋友學會六步洗手法有點困難。專家教了我一個小竅門,記不住六步沒關系,只要告訴小朋友:雙手的所有部分都要洗到——手掌、手背、手指,搓一搓泡泡,沖著水唱首兒歌。
2、勤剪指甲,防止指甲縫藏匿鉛塵。
3、不要帶孩子到汽車流量大的馬路和有鉛的工廠附近(比如燒煤的發電廠)玩耍、逗留。如果家附近有電廠、冶煉等有可能鉛污染等企業,要更多個心眼。
4、每天早上用自來水時,先將水龍頭打開片刻,使前一晚可能遭到鉛污染的部分水流掉再用。家庭取暖最好不要用煤,燃燒后會產生鉛塵。
5、讓孩子按時進食,空腹時鉛在腸道的吸收率會成倍增加。
6、少吃膨化類食品,爆米花、薯條等,在加工的過程,有可能因為經過高溫金屬機器制作,鉛分解出來,食物就可能會含鉛。另外,可能含鉛的還有皮蛋和罐頭食品。當然,現在很多制作方法已經改良,但這些食物就算沒有鉛,也不算好營養的食物,少給寶寶吃就對了。
讓寶寶多吃這些好食物,可以幫助排鉛:
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如獼猴桃;
高鈣食物:乳制品、蝦皮、酸奶等;
高鐵食物:如蛋黃、動物肝臟、西紅柿等;
另外還有胡蘿卜、大蒜等。
7、家庭裝修要注意用環保涂料和油漆。如果家里有老的油漆家具,一定別讓孩子誤啃,曾經有新聞報道過類似事情,上世紀40年代前老油漆含鉛量高達40%。
瓜媽最后說:
有些爸媽可能還會擔心寶寶用鉛筆會不會鉛中毒。瓜瓜會用彩色鉛筆畫畫,我特地研究了下,現在的鉛筆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并不含鉛。問題出在鉛筆桿上,鉛筆桿表面的顏料里含有鉛元素,所以千萬別讓寶寶咬鉛筆桿。
鉛不僅影響寶寶,也會對成人帶來長期損害,包括會出現加大發生高血壓和腎臟損害危險。孕婦接觸到高濃度的鉛可導致流產、早產和低出生體重。
鉛中毒可怕,但所幸可以預防,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排鉛,就能讓寶寶免受傷害。
如果確定寶寶鉛超標,記得一定要去正規醫院,不要隨便給寶寶吃所謂的排鉛保健品。寶寶進行排鉛治療的同時,醫生會叮囑大人一定要找到攝入超標鉛的源頭,避免再接觸。有些寶寶鉛超標不多,只要一段時間不接觸,就算不怎么吃藥,指標也會自燃慢慢下降。
平時我們給寶寶買玩具、繪本、餐具等一定不要貪圖便宜或看色彩五顏六色的覺得就討寶寶喜歡,我每次選品的重中之重就是看材質、染料,繪本之類的更要認準正規出版社,這個是原則問題,不是開玩笑的。
最后提醒下大家哦,今天我們的服務號會在晚上發送一篇關于英語啟蒙中怎么給寶寶讀繪本的文章,很多媽媽問過我,讀英語繪本時,到底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好,還是全英文?我就給瓜瓜英語啟蒙的經驗好好做了回答,大家千萬別錯過啦!還有更多英文繪本資源可以下載哦!
長按關注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