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軸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共8個含義
三葉草(拉丁學名:Trifolium,英文名:Shamrock)是蝶形花科車軸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三葉草一般只有三片心形小葉子,主根短,側根和須根發達,莖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節上生根,全株無毛;于夏秋開花,頭狀花序;邊開花,邊結籽,種子細小。該植物原產于歐洲和北非,喜溫暖、向陽、排水良好的環境條件,綠期很長。
界植物界
中文名三葉草
短期 多年生草本,生長期達5年,高10-30厘米。主根短,側根和須根發達。莖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節上生根,全株無毛。掌狀三出復葉;托葉卵狀披針形,膜質,基部抱莖成鞘狀,離生部分銳尖;葉柄較長,長10-30厘米;小葉倒卵形至近圓形,長8-20 (-30) 毫米,寬8-16 (-25) 毫米,先端凹頭至鈍圓,基部楔形漸窄至小葉柄,中脈在下面隆起,側脈約13對,與中脈作50°角展開,兩面均隆起,近葉邊分叉并伸達鋸齒齒尖;小葉柄長1.5毫米,微被柔毛。花序球形,頂生,直徑15-40毫米;總花梗甚長,比葉柄長近1倍,具花20-50 (-80) 朵,密集;無總苞;苞片披針形,膜質,錐尖;花長7-12毫米;花梗比花萼稍長或等長,開花立即下垂;萼鐘形,具脈紋10條,萼齒5,披針形,稍不等長,短于萼筒,萼喉開張,無毛;花冠白色、乳黃色或淡紅色,具香氣。旗瓣橢圓形,比翼瓣和龍骨瓣長近1倍,龍骨瓣比 翼瓣稍短;子房線狀長圓形,花柱比子房略長, 胚珠3-4粒。莢果長圓形;種子通常3粒。種子闊卵形。花果期5-10月。
三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形呈心形狀,葉心較深色的部份亦是心形。在十萬株三葉草中,可能只會發現一株是幸運草。
三葉草是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高25~40厘米。直根性,根部有與根瘤菌共生的特性,根部 分蘗能力及再生能力均強。分枝多,匍匐枝匍地生長,節間著地即生根,并萌生新芽。 復葉,具三小葉,小葉倒卵狀或倒心形,基部楔形,先端鈍或微凹,邊緣具細鋸齒,葉面中心具“V”形的白暈;托葉橢圓形,抱莖。于夏秋開花,頭形總狀花序,球形,總花梗長,花白色,偶有淡紅色。邊開花,邊結 籽,種子成熟期不一,種子細小。
三葉草生活力強,植株矮而 匍匐,耐刈割,又具自播能力,所以覆蓋效果好。由于有固氮能力,對肥料要求不多。但在久旱不雨時,要注意及時澆水抗旱。葉叢低矮,開花多,綠色期長,常用于綴花草坪,可于早熟禾、紫羊茅等混播。也可單播用作開花的植被,常用于斜坡綠化,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白花三葉草植株低矮,高度僅30~40厘米,所以一般不需割草。但其又耐刈割,刈割后能很快地恢復覆蓋的效果。
停止生長但仍保持綠色.因此,綠期很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可適應各種土壤類型,在偏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喜溫暖、向陽、排水良好的環境條件。干旱情況下生長緩慢,高溫季節有部分枯死現象 。耐修剪、耐踐踏,再生能力強,修剪后10天內可長出更新小葉。高強度踐踏或碾壓后,3~ 5天即可恢復。耐寒性強,氣溫降至0℃時部分老葉枯黃,主根上小葉緊貼地面,停止生長,但仍保持 綠 色。在強遮蔭的情況下易徒長,造成生長不良。抗有害氣體污染和抗病蟲害能力強。
開紅色花一類,白天開花,花瓣為五瓣,晚上花朵收攏成一束;經對比發現在春夏之交開放之后莖葉開始枯黃直至枯萎。
我國常見于種植,并在濕潤草地、河岸、路邊呈半自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