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新,男,字東岑,三知齋主人。1950 年 4月生,山東招遠市人。自幼酷愛字畫,書畫教育家孫其峰先生的入室弟子。幾十年勤學不輟,書法初學顏、柳、繼習二王、米芾。隸書學張遷,漢簡等。青年時多年參加書畫函授班學習,后參加文化部翰墨精英創作班學習,繪畫以學習孫其峰老師的花鳥為主。八十年代加入煙臺書法家協會,煙臺美術家協會,后又加入山東省書法家協會。作品多次入展全國書法和美術作品展覽,獲獎作品分別載入《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集》,《當代書畫藝術大觀》《跨世紀全球華人作品大典》等。特別是在 2023 年,全國《風彩杯》書畫大賽中參賽的三幅書法作品以 10.57 萬的票數,列排第三名,榮獲一等獎。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山東省企業家學會高級藝術顧問,北京紅旗飄飄書畫院海陽創作基地藝術顧問,山東省煙臺市于氏文化交流公司書畫院院長。
于學新先生之書法,君子之魂更進一格,看似狂傲,實為鐵骨崢崢。其書畫人多以為老辣,我觀實為心曲簇新,獨樹奇幟,自成風格然矣!探其神之所在,即乃師米芾傲骨,卻發自三十幾度春秋洗煉,寓奇趣,寫恬境,給人空曠之筆,淡出鐘靈真秀。
曾很長時間無數次地拜讀于學新先生的書法作品,氣勢飛動的行草,遒勁雋美的行楷使筆者過目難忘,回味無窮,帶著期待的心情,一睹廬山面貌,他似火般的熱情,撲面而來,似童般的真誠,讓筆者與他心靈相通,猶如數年交往的老友,娓娓談說他對書法藝術的深入理解和獨到觀點,使筆者體悟許多真知,并深受之惠。
于學新先生之書法,除了有力透紙背的千鈞力道,也有因氣蓄勢的千變萬化。如果書法只有力,沒有勢,難免呆板。只有勢無有力必是浮滑。他的筆力可凌空殺紙,作力透紙背的表達遂心應手,又可以意在筆先,因氣鋪陳筆墨,氣凝為勢,筆未到氣已吞,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上下翻飛寫動態,臨危居高作勢態,動與勢相互轉換,可以把行草作品寫得左蹙右盼如驚電,狀如楚漢相攻戰!橫如布陣排云,牽似萬歲枯藤!
于學新先生的花鳥畫作品線條遒勁多變,墨味淋漓酣暢,色彩歡快和諧,構圖祥和清新,他賦予一草一木、一花一鳥以靈動的生命韻律和勃郁的精神狀態。先生的花鳥畫大致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純水墨的展現,一種是彩墨的繪制。
在于學新先生的花鳥畫的世界里,我們仿佛聆聽到清新自然的聲音,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禮。先生以筆墨寄情,為花鳥傳神,給我們帶來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卷。
于學新先生一幅幅花鳥畫作,將心中的遐想與自然之景復合為頗有空間深度的圖式結構,描繪出他追尋的“似奇而反正”的中國畫之韻。他的作品形成了心靈化的藝術形象,營造出有梯度的空間氣場。他的筆墨是一種樸誠心情的宣泄和表達,他的創意始終圍繞著大眾的喜聞樂見,他的花鳥畫像是一曲曲悠揚歡快的民歌民謠,他的情結彰顯著服務大眾的擔當精神。他追求著美、表現著美、維護著美,吸引著大眾在其美妙的花鳥畫世界中漫游,流連忘返。
品讀于學新先生這些別有情趣的作品,洋溢著濃郁的審美情趣,給人以真誠自然的審美享受。先生能夠在真情感悟大自然之時,注重以花鳥畫語言的變化適合現代人精神生活,注重為花鳥的旖旎注入一種人文活力。有情感的寄托,畫出的就是有意義上的花卉;有境界的追求,畫出的就是有生命的語言。中國畫的獨特之處,就是正覺正悟、傳承創新、借物抒情、發掘精神。
(文/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