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那么中醫治療脂肪肝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下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及偏方,一起來了解下吧
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及偏方
治療脂肪肝的中藥
山楂
其性微溫味酸甘。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其“化飲食,消肉積……消滯血脹痛。”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山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擴張冠狀血管,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可食用山楂果、山楂糕,每次10克左右,每日2次,飯后服。
大黃
是一味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良藥,一般都用于急性熱病之大便秘結。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除有瀉下通便作用外,還有降血壓、降膽固醇作用。小量常服,對肥胖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均有良好的作用。選上好大黃,研成細末,裝入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飯后服。服后若見便稀量多時,應停服或減少用量。
枸杞子
味甘,性平。中醫學認為其能補肝陰、養肝血、益精明目。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枸杞子能降血糖,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并有降壓功效。每次10~15克,可用以煮粥、制作菜肴,亦可沖泡代茶常飲。
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及偏方
何首烏
即加工制熟的何首烏。制首烏性溫,味甘苦。中醫認為制首烏是一味補益強身、延年益壽的良藥。現代實驗證實,首烏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軟化血管和降血壓的功效。用法:每次10~15克煎湯服,每日1~2次。
決明子
又名草決明,其性微寒,味甘苦。炒熟用,具有清肝明目、養陰清熱、潤腸通便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決明子水浸劑和乙醇浸劑有降血壓、降血脂和通便的作用。用法:每次10克,泡水代茶飲。可常年飲用,尤以夏季為宜。
治療脂肪肝的中藥偏方
內服方——玉米須冬葵子赤豆湯
藥方:玉米須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玉米須、冬葵子加水煎煮至沸后,去渣取汁,在此汁液中加入赤小豆共煮,待熟時加白糖調味,吃豆喝湯,每日1劑,分2次服食。
功效:尤適用于形體肥胖、舌苔厚膩或有水腫的水濕停滯型脂肪肝患者。
外敷方——生大黃敷臍
藥方:生大黃10克
用法:將其搗爛,白酒調勻后敷于臍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2小時后除去,每日1次,連用1~2周,隔7~15天后可再敷。
功效:尤適用于肥胖型或有高脂血癥的脂肪肝患者。
常吃枸杞可護肝防治脂肪肝
枸杞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常用中藥,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明目、防老抗衰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枸杞還有護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中含有一種有效成分 ——甜茶堿,它對治療肝臟疾病有效。在葉、果實和根皮里均含豐富的甜茶堿。藥理實驗表明,甜茶堿有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對于肝臟病人來說,枸杞中的甜茶堿能防止肝臟內過多的脂肪貯存,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葉中所含的葉綠素也有助于肝臟的解毒,同時還能改善肝功能。因此,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脂肪肝病人,不妨經常食用枸杞子。
丹參陳皮膏
藥方:丹參100克,陳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參、陳皮加水煎,去渣取濃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祛痰。適用于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佛手香櫞湯
藥方:佛手、香櫞各6克,白糖適量。
用法:佛手、香櫞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調勻,每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化痰。適用于肝郁氣滯型脂肪肝。
丹參山楂蜜飲
藥方:丹參、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
用法:佛手、香櫞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幾沸,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健脾。適用于瘀血阻絡型脂肪肝。
陳皮二紅飲
藥方:陳皮、紅花各6克,紅棗5枚。
用法:水煎,取汁代茶飲。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化痰。適用于氣滯血瘀型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