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臉貓”旅游隨筆漫記《國內》〖203〗201410青海(2)
(海西州格爾木昆侖山口、黃南州尖扎隆務黃河特大橋)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不是誘惑于美麗,就是誘惑于傳說。即使遠方的風景,并不盡如人意,我們也無需在乎,因為這實在是一個,迷人的錯。(汪國真《旅行》) 。
遠方如果是這樣一個美麗的錯,那我情愿錯上加錯,一錯再錯。
201410青海海西州格爾木昆侖山口,昆侖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侖山中段,格爾木市區南160公里處,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稱“昆侖山埡口”。昆侖山道教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遠古部分,為此,昆侖山曾以“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流傳于世。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昆侖山不但高峻巍峨,而且是聞名海內外的仙山圣地。
昆侖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古人尊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因而有“國山之母”的美稱,藏語稱“阿瑪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莽莽昆侖,氣勢磅礴,四季寒冬,銀裝素裹,群山連綿,萬仞云霄。登臨山口,巍巍昆侖的千峰萬壑如同披著銀灰色鎧甲的群群奔馬,隨著風起云涌,滾滾向前。
昆侖山, 聳立在格爾木市南面,古書載昆侖山是玉龍騰空之地,素有亞洲脊柱之稱。昆侖山口屬多年凍土區荒漠地貌,地質系古代強烈侵蝕的復雜變質巖所構成,間有第三紀沉積物構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垅。山坡谷地生長梅、虎爪耳草、等高原凍土荒漠野生植物。
昆侖山口標記碑分為主碑、副碑、陪碑、雕塑、底盤五部分,材質為漢白玉。主碑高4.767米,是昆侖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崗巖塊石砌成9.6平方米基礎,象征她屹立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堅實土地上。
昆侖山口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生態環境獨特,自然景色壯觀。這里群山連綿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昆侖山口的大片高原凍土層雖終年不化,但凍土層表面的草甸上卻生長著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節,草叢盛開著各種鮮艷奪目的野花,煞是好看。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云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
201410青海黃南州尖扎隆務黃河特大橋,隆務黃河公路大橋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隆務鎮、隆務河與黃河匯流處,是單孔跨徑石拱橋式橋梁,也是省會西寧通往黃南自治州的阿賽公路的關鍵路段。新橋長315. 89m,于2003年5月開工建設,2004年7月主體工程合龍,2004年12月竣工通車。
隆務黃河特大橋地勢險要、峽谷深淵,風沙大,氣候變化無常。
隆務黃河特大橋設計洪水頻率1/300,主跨3孔、跨徑105m。橋梁下部結構為鉆孔灌注樁基礎,深42m。
隆務黃河特大橋橋址河段屬山區峽谷河道,河道狹窄,河床穩定,左岸靠山,右岸臺階地發育。河水清澈,主流擺動幅度不大,兩岸無防洪工程,防洪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