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歷史七上:第8課《百家爭鳴》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共15小題)
2.(2016·西寧)面對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政權更迭、生靈涂炭的亂局,不同流派的知識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藥方.秦統一的歷史證明,哪一種藥方更“對癥”當時的社會形勢?( )
A.儒家:為政以德,仁政治國 B.墨家:互助互愛,反對侵略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權 D.道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3.(2018·衡陽)“孔子是萬世師表。他很了解自己的學生,知道曾參性子慢,子張好偏激,子路愛沖動,就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發揮他們的長處,幫助他們克服不足。”對這句話最準確的認識是( )
A.三人行必有吾師 B.有教無類
C.因材施教 D.以“德”教化人
4.(2018·達州)在達州市中小學生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上,劉老師將自己的心得概括為:“班級管理如烹小鮮,應該無為而治,同時要強化德育教育,讓學生學會仁愛。”他的班級管理理念中蘊含著春秋戰國時期哪些思想學派的主張?( )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5.(2018·安徽)王國維說:“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勢力之瓦解也,國民之智力成熟于內,政治之紛亂乘之于外,上無統一之制度,下迫于社會之要求,于是諸于九流各創其學說。”他意在說明( )
A.分封制的崩潰B.商鞅變法的作用
C.兼并戰爭的后果D.百家爭鳴的原因
6.(2017·營口)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中國”重視生態文明的自然之美,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類似主張,他的主張是( )
A.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 D.順其自然,無為而冶
7.(2017·紹興)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講述諸子百家時,將某一學派的思想主張概括為“構建理想社會:平等、互利、兼愛”。這一學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8.(2017·濰坊)戰國時期,有一學派認為:明主像天,因為他依法行事,公正無私。明主有權威、權力以加強其命令的力量。這一學派是( )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10.(2018·泰安)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說:“自從儒家成為官方承認的學問,并可以作為晉身之階以后表面上看來儒家是勝利了,但實際上卻使它逐漸喪失了其獨立的批評與自由,……”由此可見,作者認為儒學( )
A.推動封建教育的發展與繁榮 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遏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 D.成為維護統治的工具
11.(2017·泰安)有人說: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亂頻繁、兵荒馬亂的時代,又是一個最為自由、最為開放的時代,它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思想和學術派別。最能反映這一狀況的歷史史實是( )
A.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 B.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
C.佛教傳入中國 D.西學傳入中國
12.(2016·資陽)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曾說:“我那堅硬的牙齒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軟的舌頭卻還在!”.屬于他思想的是( )
A.仁政 B.無為 C.兼愛 D.法治
13.(2018·臨沂)我國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該衛星以戰國時期的墨子命名,是因為墨子最早提出光線沿直線傳播,進行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礎。墨子的這項成就,表明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 )
A.科學家 B.政治家 C.軍事家 D.教育家
14.(2016·東營)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治者的默認。”這一評論中“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應該是( )
A.“兼愛”、“非政” B.“仁政”治國
C.提倡法治 D.“無為而治”
15.(2019·日照)中國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經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他還認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這位思想家應該屬于哪一學派(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二.材料題(共2小題)
16.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愛”(互愛互利)、“非攻”(反對不義戰爭),“尚贊”(選賢舉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
(1)“兼愛”“非攻”是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學派的觀點?這個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學派的觀點?它體現了這個學派的什么思想實質?
(3)儒家學派的哪些思想觀點對我們當代中學生仍然具有指導意義?請舉例說明。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如圖中的歷史人物是我國古代的文化名人﹣﹣孔子。他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中國人把他譽為“萬世師表”。
(1)他創立了什么學派?
(2)他在政治上的主張是什么?
(3)你認為孔子作為一個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貢獻?(至少寫出三項)
(4)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哪一部書籍來了解他的言論?
(5)他的儒學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你認為在今天他的儒學思想有哪些值得借鑒的?
參考答案
1.【解答】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即要求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侵略戰爭。料“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體現的正是墨子的觀點
故選:C。
2.【解答】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信息“秦統一的歷史證明,哪一種藥方更‘對癥’當時的社會形勢”,聯系所學可知,戰國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深受秦國國君賞識。與題意相符。秦統一后建立的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故選:C。
3.【解答】題干給出的“孔子知道高柴愚鈍,曾參性子慢,子張好偏激,子路愛沖動,就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發揮他們的長處,幫助他們克服不足。”表明孔子注意“因材施教”。
故選:C。
4.【解答】“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他政治上提倡“無為而治”。無為是指不妄為,不胡作非為,為所欲為。“仁愛”“德育教育”是儒家的思想,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理論的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要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相互愛護,融洽相處;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5.【解答】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勢力之瓦解也,國民之智力成熟于內,政治之紛亂乘之于外,上無統一之制度,下迫于社會之要求,于是諸于九流各創其學說。”可知,這主要反映了百家爭鳴的原因,即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急劇變化。
故選:D。
6.【解答】A,墨家的思想主張是“兼愛”“非攻”,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提出建議;
C.孟子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要求統治者“仁政”治國,輕徭薄賦。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持續利用。
D.莊子主張治理國家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故選:C。
7.【解答】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韓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天人合一,一切順其自然,不可強求。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主張“兼愛”和“非攻”,要求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一樣,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堅決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戰爭。提倡“構建理想社會:平等、互利、兼愛”的是墨家的主張。
故選:D。
8.【解答】由材料“依法行事”“有權威、權力以加強其命令的力量”結合所學,韓非是戰國時期法家的創始人,他主張實行法治和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可知這一學派指的是法家。
故選:C。
10.【解答】由材料“表面上看來儒家是勝利了,但實際上卻使它逐漸喪失了其獨立的批評與自由”可知,儒學遏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
故選:C。
11.【解答】最能反映題干這一狀況的歷史史實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此時的中國政治上由于諸侯爭霸,“戰亂頻仍、兵荒馬亂”,思想上“士”階層活躍起來,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基礎,即“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自由、最為開放…的…時代”、“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思想和學術派別”。
故選:B。
12.【解答】結合所學可知,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認為一切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其思想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選項A是儒家學派主張;選項C是墨家學派主張;選項D是法家學派主張。
故選:B。
13.【解答】由材料“墨子最早提出光線沿直線傳播,進行了小孔成像實驗,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礎”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墨子在科學上的貢獻,這表明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
故選:A。
14.【解答】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秦王朝由于暴政二世而亡,說明了“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
故選:B。
15.【解答】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看到戰爭的殘酷性,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思想家孟子曾經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他還認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故選:C。
二.材料題(共2小題)
16.(l)墨家學派;墨子或墨翟。
(2)儒家學派;“仁”(強調人格和協調人際關系)。
(3)講誠信、善于向別人學習、相互尊重等(其他說法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17.(1)儒家。
(2)“仁”。
(3)孔子創辦私學,廣收門徒;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學生“溫故而知新”等。
(4)《論語》。
(5)孔子的“以和為貴、仁者愛人”的儒家思想,對今天和諧社會的形成仍具有重要意義等。(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