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成/文
矛盾是無處不在的,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同時矛盾有主次之分,一個矛盾中又存在著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矛盾諸方面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爭性。會計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矛盾以及矛盾的各種特性。
03
當前中國會計發展的主要矛盾
將唯物辯證法應用在會計學的發展理論以及實踐發展上,便是要抓住會計發展的主要矛盾,解決矛盾的主要方面。
人、機之間的矛盾,業、財之間的矛盾,管、控之間的矛盾,一直以來存在于會計核算與管理之中,只不過在不同的階段,矛盾的突出點不同而已。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我國還沒有實行會計電算化,當時手工記賬速度慢,無法自動核算與檢查,記賬與登記復核繁瑣,無法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這是當時會計發展存在的主要矛盾。現在利用計算機和財務軟件,已經將會計從手工核算中解放出來,實行會計電算化,極大地簡化了各項登記復核手續,解決了這一主要矛盾。這一當時的主要矛盾,現在也已經轉化為次要矛盾了。
當前會計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已經從以前的人、機之間的矛盾轉化為業、財之間的矛盾,如何應對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如何將瞬息萬變的業務信息,快速轉化為財務信息,即業財深度融合,快速地記錄與反映,并為決策者所使用是會計面臨的主要矛盾。
同時,新時期會計發展所面臨的業財深度融合的矛盾,還包括在業、財之間如何界定誠信、防范舞弊的隱形、帶來損失的快捷與巨大性,不可逆轉性等等,這就涉及到后續的管控問題。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之中,會計學科的一個分支——會計信息化得以快速發展。
當前,財務、審計中有大量復雜繁瑣的工作,這是因為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情況下,海量的經濟數據需要進行梳理、歸類、分析,這是會計發展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針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程序,財務共享中心、財務機器人就是解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一個措施。
在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規范化的流程,要對流程進行再造,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進行培訓,等等。這便是解決當前會計發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中面臨的一個特殊問題或者說是特殊矛盾。
和德波林學派形成的外因論以及機械論相類似,有人將會計歸納為工具論,這僅僅只是說明了會計的部分職能,例如財務、審計中的機器人,就是會計工具論的典型例子。當前有很多渲染財務、審計機器人的作用,認為機器人完全可以取代會計人、財務人的工作,這是不切實際的。正如前一階段,人、機矛盾時一樣,會計軟件出現了,會計電算化普及了,它們的目的不是取代會計人、財務人的工作,而是讓財務、會計人的工作更方便、更快捷、更準確、更全面。
首先,這種工具還須由會計人提供思路來進行設計、制造并通過財務、審計事項來驗證其實用性,在財務、審計機器人的工作過程之中,還需要財務進行控制、操縱、并對其結果進行運用與分析。
財務的分析、管理、預測等機器所無法取代的東西,仍然需要人的作用。這便是這一特殊時期,會計發展所面臨的特殊矛盾——新的人、機矛盾。
這種機器人的成本究竟多高,廣大的小微企業能否適應?這就跟財務共享中心一樣,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適用的,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根本就沒有必要,財務共享中心只適應于大型企業、或具有眾多分子公司的集團公司。這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研究當前會計面臨的主要矛盾時,我們要反對教條主義,反對孤立的看問題、片面的看問題、靜止的看問題。
會計發展過程中的舊矛盾——人、機矛盾已經消滅,新過程和新矛盾——業、財矛盾隨之發生。解決矛盾的方法也因之而不同。解決不同的矛盾,需要運用不同的方法。
在研究當前會計面臨的主要矛盾時,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不能只看局部,不見整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以前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是出口、投資和消費,目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遭遇了三期疊加:經濟增長速度進入換檔期;經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從認識新常態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進行供給側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補”,推動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發展,就是在經濟新常態的情況下,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這一時期,需要會計提供多方面的幫助,特別是管理會計方面的幫助,因為經濟已經從最初的高速粗放式發展,進入了換檔期,進入新常態,經濟不是單純的量上的發展,而是注重質的提升,這對精細化提出了要求,對管控也提出了要求,所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被譽為了我國管理會計的元年,大量的關于管理會計的理念、思路被提了出來,各級也在大量征集管理會計案例,以用于研究、分析、歸納、總結,并最后用于指導實踐。這就催生了會計學科中的一個分支學科——管理會計的快速發展。
04
會計在矛盾運動中不斷進步與發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共性是絕對的,包含于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無共性,矛盾的各個特殊性,造成了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是相對的。正是矛盾個性即特殊性的存在,推動人們去研究其特殊性,總結出共性,然后用于指導實踐。會計也是一樣。
列寧說:“對立的統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條件的、一時的、暫時的、相對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斗爭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會計也是發展的,運動的,更是在矛盾運動中不斷進步與發展的。
會計中的資金是運動的,根據這一特性,發展出了資金運動論,當代會計學家易庭源先生,又將資金運動論發展為價值與使用價值矛盾論。
對所有經濟活動的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形成了會計學的理論基礎,然后從一般到特殊,形成了會計理論重要學說:擬人會計說、靜態會計說、動態會計說、組織會計說、真實收益會計說、信息經濟會計說、決策有效會計說、證券市場研究會計說等;在會計學說的基礎上,又產生出諸多專項會計理論,諸如:會計計量理論、會計權益理論、產權會計理論、契約會計理論、實證會計理論、價值鏈會計理論等。
隨著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發展,經濟學說的演進推動了會計理論的創新,管理思想的進步、法學理論的演化、計量學科的發展均在推動著會計的發展與創新,相關人文學科的發展也推動會計理論的發展,例如哲學和會計理論的發展,倫理學、行為科學、史學、金融學和會計理論相結合,推動會計理論的發展等等。
新時代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也在推動會計理論的創新,例如可持續發展理論與資源會計,讓人們更加注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注重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講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當然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矛盾,例如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之間的矛盾,會計人才供求與會計教育現狀之間的矛盾,自然資源會計計量的不確定性與離任官員自然經濟資源審計之間的矛盾,文物資產會計計量的不確定性與文物資產主體會計報告需要準確披露之間的矛盾等等。
一切矛盾著的各個方面,是互相排斥、互相斗爭、互相對立的。一如生與死,上與下、禍與福,有與無,得與失,戰爭與和平,收與付、借與貸、增與減、總額法與凈額法,等等,但這矛盾的雙方又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一如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連環賬譜》中指出“凡貨物出入經我手者必有來龍去處,我收即他付,我該即他存,他收即我付,他該即我存”,很形象地說明這就是一個矛盾對立的雙方,互相轉化的過程。
正是因為矛盾的存在,才會讓我們去解決矛盾,然后推動矛盾的對立雙方向同一化方向轉變。這完全符合矛盾的對立與統一。在同一性中存在著斗爭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個性中存在著共性。
會計的矛盾,就是從特殊性中歸納出普遍性,從個性中尋找共性,在斗爭中形成統一,然后推動會計不斷進步與發展。
本文章發表于《財會世界》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