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自閉癥孩子古怪的興趣愛好,可能一天一夜都說不完。5歲的奇奇最喜歡圓形的東西,輪胎、風扇、陀螺......都是他的最愛,有時候在路邊看到圓圓的井蓋,經常忍不住會趴在地上摸個夠。3歲的明明超級迷戀汽車,每次帶他出門必須緊緊抓著他的手,一不小心放開就有可能撲向路邊疾馳的車上。亮亮9歲了,他說話特別早,記憶力也很好,電視上看過的廣告詞,聽一遍就能記住,每天總要念上幾百遍。日常生活中,很多自閉癥孩子明明已經長大了,身上卻依然保留著一些和自身年齡不符的愛好特點。相對同齡的普通孩子來說,他們似乎更喜歡偏“幼稚”的活動。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自閉癥這一疾病所帶來的影響,另外也可能與自閉癥孩子所經歷的社交、教育和治療相關。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最新第五版(DSM-5)中,“行為方式、興趣或活動內容狹隘、重復”作為自閉癥譜系障礙的診斷標準之一,可見其對孩子所帶來的嚴重影響。在自閉癥孩子的眼里,規則和程序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任何打亂規則和程序的行為,都會讓他們感到難以理解,不舒服,甚至暴躁。很多自閉癥孩子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物品放置在固定的地方,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表現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但是,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成不變,自閉癥孩子同樣。所以,一旦發生自己不受控制的改變后,對他們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往往會爆發情緒。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大齡自閉癥孩子也會做出一些哭鬧、躺地等不符合年齡的行為。普通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模仿成年人和同齡人來學習技能的,他們還能敏銳地意識到并回應他人的期望,學習其他人預期的行為。例如,媽媽希望自己能好好吃飯,老師希望自己能在教室里保持安靜,普通孩子都會意識到并努力規范自己的行為。但是大多數自閉癥孩子卻不會通過模仿來學習,他們更傾向于通過別人直接指導來學習。換句話說,他們不會觀察周圍的同伴,并試圖“融入”其中。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學不會,因為在他們被直接教導后,也能夠學習我們預期的行為。這一能力的缺失,意味著自閉癥孩子可能完全不知道,同齡人已經過了喜歡看《小豬佩奇》的年齡,轉而喜歡上了其他的事物。而不擅長模仿及觀察他人的自閉癥孩子依然還會沉浸于動畫片的快樂之中。更重要的是,就算告訴了他們這一情況,他們可能也不會太關心。刺激行為就是自我鎮靜的動作,如搖擺或踱步、喃喃自語等。另外,它們也可以指已經存在的行為習慣,但這一習慣很快就會變得與其年齡不相符。例如,自閉癥孩子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再吮吸拇指、學會獨立上廁所、不再攜帶毛絨玩具、在遇到挫折時不再哭泣等等。學會新的興趣愛好,他們需要以同樣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情。最為困難的是,他們不會對新玩具或新興趣感到高興,反而是對已經學會的東西堅持不懈。自閉癥孩子常有不尋常的興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戲方式,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特別著迷,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游戲或活動。如著迷于旋轉鍋蓋,單調的擺放積木,熱衷于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或自己在地上轉圈,對迷戀物件會終日拿著,數十天如此。面對正常小朋友喜歡的事物,自閉癥孩子卻常常不感興趣。經常,同齡孩子已經開始熱衷于交朋友、聚會等事情,自閉癥孩子還依然對玩具火車樂此不疲。有很多人認為自閉癥患者沒有感情。事實上,大多數自閉癥患者都有非常強烈的情緒。通常,自閉癥很難控制沮喪、恐懼或焦慮的感覺,這樣的結果可能就是情緒爆發或“崩潰”。而對于自閉癥青少年來說,情緒崩潰也并不罕見,他們經常會爆發情緒,淚流不止,看起來非常像一個小孩子。小志3歲的時候,他喜歡芝麻街。他現在19歲了。他仍然喜歡芝麻街、《小美人魚》、圖畫書和坦克引擎托馬斯。他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觀看相同的迪斯尼電影,并且知道虛構的“多多島”上每輛車的名字。他喜歡用玩積木,喜歡聽迪斯尼音樂。
這樣看來,小智的愛好雖然不適合他現在的年齡,但這些愛好并不會傷害任何人,而且肯定比抽煙酗酒、盜竊謀殺等行為更積極安全。
但是,為什么大家看到一個人的興趣和年齡不匹配時,還是感到很不舒服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表現出不符合年齡的興趣的人是不同的,而不同意味著奇怪,奇怪的人是可怕的。可怕的孩子會被排斥、戲弄和欺負,可怕的成年人則會被邊緣化,使他們在找工作、交朋友、融入社區都會帶來困難。幫助自閉癥孩子培養適合年齡的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開展社交,和同齡孩子有共同話題可聊,建立同等的伙伴關系。反之,如果孩子一年年長大,卻依然保留著不符合年齡的行為和興趣,則會對孩子找工作、在社區生活、交朋友帶來負面影響。而從長遠看來,一個自閉癥孩子表現的聰明、工作努力、善于表達,但身上一些不符合年齡的興趣愛好也會給自己帶來影響。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克服自閉癥所帶來的障礙,其中就有改變孩子不符合年齡的愛好。這并不意味著要強制剝奪孩子的喜好,而是盡可能讓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培養孩子適合年齡的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幫助開展社交,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朋友一樣,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另外,它或許還能給人提供一個新的身份,讓你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興趣愛好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機會,這種投入的感覺非常寶貴。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變當前“幼稚”的興趣,朝著更復雜的成人興趣和行為邁進呢?首先,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喜歡的活動,不要強行把自閉癥孩子拉入我們的世界,而是要進去他們的世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如果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還可以,我們不妨和他進行一場直接對話。討論自閉癥,討論孩子奇怪的喜好可能會引來別人異樣的眼神。如果讓孩子放棄自己的喜好會讓他感到焦慮,那么最好讓孩子在家里或者和同樣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分享。只要符合道德觀,我們并不應該妄自評論孩子的喜好,但奇怪的是,喜歡玩積木的成年人很奇怪,但是能搭出復雜的樂高的成年人卻被認為很厲害。我們可以在孩子現有的興趣之上,幫助他以更復雜的方式去探索。如果孩子喜歡看《托馬斯》,他們可能會喜歡乘坐火車或參觀火車博物館。如果孩子喜歡反復觀看相同的電視節目或電影,可以讓孩子觀看同一主題內容更豐富的節目。說起海南融爸,很多家長想必都不陌生吧。最近幾年,融爸一直在積極督促融融學習游泳。融爸說,當初讓融融學習游泳并不是因為融融自己喜歡,而是聽別的家長說,游泳可以鍛煉孩子的心肺功能,對孩子發音有好處才去學的。如今,幾年過去,融融也從最初的排斥到現在的喜好,游泳這項技能也學的有聲有色了。融爸覺得,很多自閉癥孩子并不是一開始就有所謂的天賦和愛好,而是需要家長慢慢的挖掘探索。融融一開始也并不喜歡游泳,甚至看到水后會覺得害怕,游泳池都不敢下去,因為他不懂,當親自感受過以后,他才會慢慢的喜歡。記得融融4歲的時候第一次跟著爸爸坐飛機去北京,當時融融對飛機沒有任何概念,走進飛機就像從一間房走進了另一間房,所以他沒有任何情緒,也沒有喜不喜歡之說。到了北京后,他們住的地方離首都機場很近,融融每天都能看到盤旋在頭頂的飛機,這才明白什么是飛機。3個月后,融爸再次帶融融坐飛機趕回海口,這次卻出現了小小的意外,即將登機時,融融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意識,甚至大發脾氣,這時的他對飛機感到了害怕。最后,融爸只能連拉帶拽,將融融帶上了飛機。現在,已經對飛機非常熟悉的融融,早已不再感到害怕,甚至很喜歡。從不了解到害怕再到喜歡,這個過程代表著孩子的進步。很多家長經常焦慮孩子長大之后的情況,其實與其在孩子長大后追悔莫及,不如在孩子小時候做好干預。我們所說的干預,并不只是教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也不是必須有藝術特長,而是讓孩子早點學會自理能力、培養興趣愛好,有喜歡的事情做,實現照顧自己。小釗是個8歲的自閉癥孩子,小釗媽媽就曾說:“在進入到早期干預的后半階段,幫助孩子找到受用一生的職業技能或興趣愛好,其實真的比上認知課還重要。”“最少要發展一個動態的,一個靜態的特長,這樣到了成人期的他們總是有機會走出門的,也有機會找到或者是培訓機構或者社區活動中心去發展他們的特長,找到活著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打發他們那無處安放的精力。無事就生非,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天天窩家里,是一定會有大麻煩的!”
自閉癥孩子可能有與年齡不符的興趣和行為,這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的某些方面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社會化、教育或治療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對孩子保持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與蛻變,等待孩子學會一個新的技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