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經過三年苦戰,紅軍徹底把德國侵略者趕出了國土,東線的戰火燒到了納粹仆從國的土地上。這時軸心國脆弱的聯盟發生了松動,納粹德國的“盟友”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都開始首鼠兩端,私下跟蘇聯示好,愿意脫離德國的戰車。
匈牙利王國是德國最早的伙伴之一,它跟羅馬尼亞一道加入軸心國入侵了蘇聯。直到1944年,匈牙利付出了20萬士兵傷亡的慘重代價,非但沒得到好處,戰火反而燒到了家門口。
1944年德國敗回東歐,匈牙利國內人心惶惶,國家領袖“霍爾蒂攝政王”決定跟德國斷交,以求保全匈牙利。這一決定被納粹德國察覺后,德國先下手為強,扶持了親納粹的“匈牙利箭十字黨”政變上臺,把霍爾蒂攝政王抓到了德國軟禁。
匈牙利想退出二戰的夢想破滅了,但蘇聯百萬大軍已經殺來,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帶領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70多個步兵師來到匈牙利。此時,擺在蘇聯面前的是撤退到匈牙利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以及F集團軍群,只有編制縮水的50個師,總共20萬人。
隨后,蘇軍和德軍在匈牙利廝殺,在該國首都布達佩斯進行了慘烈的攻城戰。這次戰役被軍事家們跟斯大林格勒戰役相比較,被譽為“二戰最殘酷的圍城戰之一”。到底1945年初的布達佩斯,是一幅怎樣的地獄景象呢?
在蘇聯衛國戰爭之中,紅軍有這樣一句口號:“我們要讓他們的土地,撒上他們的鮮血。”
在1944年夏天,這一口號終于成為了現實。隨著蘇聯在白俄羅斯戰役獲勝,德國人回到了1941年6月“巴巴羅薩行動”之前的狀態。而紅軍戰士們并不滿足,因為最高領袖已經下定決心:蘇軍將不接受任何停戰,直到殺到柏林,徹底將法西斯滅亡為止。
德國此時還在做困獸之斗,而且越發歇斯底里。在南方,納粹往日的小弟羅馬尼亞已經投降,它轉頭就加入了蘇軍,跟著紅軍一起來進攻德國人。羅馬尼亞后面的就是匈牙利,這是前往德國本土最后的防線。而多瑙河將匈牙利一分為二,納粹核心下令,德軍必須在多瑙河給蘇軍痛擊。
此時,德軍控制著多瑙河沿岸,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防御的重點。
1944年11月,蘇軍開始進攻布達佩斯,匈牙利士兵被新上臺的“箭十字黨”逼著上了前線,但是當看到蘇聯紅軍鋪天蓋地的攻勢,以及敗退的德軍慘狀后,部分匈牙利軍隊一哄而散。匈牙利軍的潰敗讓德軍雪上加霜,蘇軍頂著炮火強渡多瑙河,他們即將面對的是德國國防軍以及精銳的納粹黨衛軍。
布達佩斯之戰前后長達數個月,納粹核心非常重視這里的防守,親自給前線指揮官加油打氣,把這一戰當做德國的命運之戰。德軍在城外修筑了大量的碉堡工事,圍城戰第一階段從11月延續到12月末,蘇軍用優勢兵力打垮了德軍在城市外圍建設的堡壘。
城內的德軍傷亡更重,德軍無論人數還是武器都不如蘇軍,蘇聯su100殲擊車開到了前線,它能在2000米距離上打擊德軍的豹式坦克,而后者卻打不到su100。黨衛軍的裝甲部隊在短時間內被打垮,幸存的德軍化整為零,進入布達佩斯進行巷戰。
布達佩斯城在被包圍時,城內除了10萬軍隊外還有80萬匈牙利平民,蘇聯為了保全這座中世紀的古城,在12月28日跟德軍進行談判。按理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是自知死路一條的德軍喪心病狂,在談判破裂之后將蘇軍代表送回,并于戰場上直接將其擊殺。
這一違背軍人榮譽的行為徹底激怒了蘇聯紅軍,蘇軍在第二天搶回了戰友的尸體,并開始瘋狂進攻,拉開了血腥的布達佩斯圍城戰的序幕。
1945年1月,蘇聯紅軍從東部進攻佩斯區,這是布達佩斯繁華的商業區,土地平坦,城市道路寬闊,蘇軍坦克和火炮可以長驅直入。
德軍和蘇軍開始巷戰,此時城內守軍約8萬人,一半是匈牙利法西斯軍隊。在被包圍之后,德軍向后方求援,駐守波蘭的黨衛軍南下,在半個月里組織了三次“康拉德行動”。黨衛軍第4裝甲軍作為德軍最能打的部隊之一,擔負起解圍任務,猛攻蘇軍包圍圈。黨衛軍激戰十幾天,傷亡2.9萬人,曾一度控制布達佩斯機場,但是在蘇軍的優勢兵力下未能成功。
第4裝甲軍包含黨衛軍“骷髏師”和“維京師”,這兩支聞名二戰的部隊都沒能打穿蘇軍防線,布達佩斯城內的德軍基本失去了希望。
元首致電布達佩斯,給所有的部隊指揮官許諾“加官進爵”,各種勛章被飛機空投了下來,他下令德軍必須死守這座“堡壘”。但德軍失去了機場,只能在大街和公園里起降飛機,德軍飛行員在蘇軍高射炮網中起降,傷亡很大。
圍城一個月后,布達佩斯城在炮擊下面目全非,70%的建筑被毀,平民四散奔逃,城區化為火海,饑荒在蔓延。當時正是寒冬,多瑙河被冰封,城內居民沒有任何逃離戰區的途徑,80萬平民被困在這個修羅場。
德軍雖只有幾萬人,但是面對幾十萬蘇軍,他們展現出十足的韌性和視死如歸的斗志。黨衛軍化整為零,趁著夜色分散到大街小巷的房屋里,倉庫里,甚至下水道里,用冷槍殺傷蘇軍。蘇軍戰士發現布達佩斯每一步都暗藏死亡,槍聲從不同方向傳來,敵人無處不在。
德軍缺乏重武器,剛開始有“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在鐵拳打光后,德軍只好用燃燒彈招呼蘇軍裝甲兵。大量蘇軍坦克被燒毀在半路上,蘇軍為了開路,用集束手榴彈把自己的坦克炸毀。
蘇軍像在斯大林格勒一樣謹慎,他們一棟棟房子前進,每一棟房子都要仔細搜索,只要傳來槍聲就會用平射火炮或者坦克將其炸平。噴火兵和沖鋒槍手清理小巷和下水道,工兵爆破路障,德軍在打光子彈后會發起白刃戰,或者用手雷跟蘇軍坦克同歸于盡。在布達佩斯戰役里,每一條街道都要易手兩到三次,蘇德士兵的尸體交疊在一起,分不清敵我,被噴火器一起火葬。
蘇軍在佩斯區獲得慘勝,德軍則在1月17日全部渡過多瑙河,放棄了佩斯區,死守丘陵地帶的布達區。為了防止蘇軍大部隊追上來,德軍將多瑙河上的5座橋梁全部炸毀。
布達區位于多瑙河另一邊,是崎嶇的山地,中心的布達山崗上有座布達城堡,從中世紀開始就是匈牙利王室的宮殿。這座易守難攻的堡壘被德國人當做指揮中心,布達區的民居、教堂、公園甚至墓地都成為德軍的陣地。
隨著蘇軍包圍圈越來越小,布達區的德軍給養非常緊張,德國飛行員幾乎是在執行自殺式任務,在夜間補給德軍。布達區的山丘地形讓雙方的部隊都無法大規模展開,士兵以營連為單位進行戰斗,雙方在山崗上短兵相接,戰線犬牙交錯,蘇聯炮兵甚至有誤傷情況發生。蘇軍士兵有時和德軍只有一墻之隔,彼此都能聽到對方的呼喊。
在布達前線沒有電話線和電臺,傳令兵奔波在后方和前線,有時傳令兵帶著命令回到指揮部,等回來時前線戰友已經全部死光。
德軍的處境比蘇軍更艱難,每個士兵每天只有100多克的黑面包,以及屠宰的馬肉,飲水全靠自己解決。傷兵完全得不到治療,在寒冷中死去。蘇德兩方都殺紅了眼,前線戰地醫院遭到炮擊,傷兵和醫護人員被無差別襲擊。
德軍在布達區的主力——第13統帥堂裝甲師傷亡一萬人,坦克幾乎全部報銷。德軍用一切能找到的材料修筑工事,阻擋蘇軍的坦克,甚至拆掉了教堂的圣象。但作為德軍的戰友,匈牙利士兵內部發生了分裂,每天都有幾十上百人投降,德軍不得不在緊張的戰事中進行“軍紀審判”,將叛徒和逃兵火速槍斃,尸體被高高掛起。
蘇軍沒想到布達佩斯城的戰役會這么焦灼,此時“雅爾塔會議”正在召開,蘇共領袖要求前線必須盡快拿下布達佩斯,讓蘇聯在談判中更有底氣。
在布達區的“法克什雷蒂公墓”,德軍用棺材、墓碑和墓穴做掩體戰斗。蘇軍和德軍在墓地進行白刃戰,光這座墓地的爭奪就持續了兩天。
1945年2月10日,經過殘酷的血戰,蘇軍已經基本控制了布達區,100門大炮被拉到了布達火車站,朝著山崗上猛轟。
2月11日,蘇軍前鋒到了布達山崗,這天夜間,所有德軍還存活的指揮官來到布達城堡開會。在要塞的地下室里,城防司令威爾登布魯赫宣讀了元首“與布達佩斯共存亡”的命令,隨后這位將軍宣布:該命令無效。
他首先贊賞了德軍指揮官們的忠誠和勇敢,對德國士兵的犧牲精神感到感動,隨后,他下達了最后的軍令:各部突圍。會議上的指揮官們相對無言,現在外面已經被蘇軍團團包圍,突圍也是死路一條,但是眼下他們別無選擇。指揮官們每人喝下了半杯烈酒,然后像古代的騎士一樣摔碎杯子,以表示“視死如歸”。
當天半夜,德軍趁著夜色開始分頭突圍。
布達城堡內部有2萬多名平民,德軍想趁著夜色混入下山的平民中離開布達。天公作美,這天夜間的山崗上彌漫著霧氣,很好地隱蔽了德軍的行動。但是當德軍走到卡爾曼廣場邊上時,蘇軍發現了德軍小股部隊的轉移,馬上調集坦克和加農炮攻擊。
被發現的德軍發起了最后的反擊,這種反抗幾乎是自殺式的。第13統帥堂裝甲師師長胡博少將,和他手下2000名士兵沒有投降,全部戰死。
經過一夜的撤離,布達佩斯的德軍7000人逃到了西北部的山地樹林里,蘇軍隨即開始封山搜索。經過幾天的找尋,大部分德軍或戰死或被俘,只有不到700人逃出了包圍圈。
布達佩斯之戰前后長達三個多月,德軍和匈牙利軍隊傷亡9萬人,守城的主力第13裝甲師、統帥堂裝甲擲彈兵師全軍覆沒,黨衛軍第8和第22騎兵師大部分被殲滅;陪同德軍守城的匈牙利第一集團軍全軍覆沒。蘇軍傷亡7萬人,損失一千多輛坦克。此戰中,還有1萬多名布達佩斯居民死于戰爭,2萬多人因為饑荒而餓死,更有幾千人被匈牙利法西斯處決。
布達佩斯城防司令威爾登布魯赫從下水道逃出布達佩斯,但是最后被蘇軍巡邏隊包圍,在交火后被俘。蘇軍于2月12日徹底拿下了布達佩斯,布達佩斯戰役的勝利給蘇聯領導人很大的鼓舞,提高了蘇聯在盟軍的話語權。
血腥的布達佩斯圍城戰,是二戰最黑暗的一頁。此戰中大量的平民遇難,蘇德雙方都在后世遭到了抨擊。但是布達佩斯之戰對于蘇軍可謂受益良多,作為歐洲史上的6大古都之一,繁榮的布達佩斯是完全不同于蘇聯城市的樣板。蘇軍雖然有斯大林格勒、基輔、列寧格勒、明斯克等等城市的作戰經驗,但是在接近百萬人口的歐洲大城市進行圍城戰,這還是第一次。
此戰亦被稱為“柏林之戰”的演習,蘇軍在三個月里鍛煉了巷戰能力,工兵、步兵、裝甲兵配合更加純熟,大大減少了后續攻城戰帶來的傷亡。而德國失去了布達佩斯,同時期西線的阿登戰役也宣告失敗,元首雖然在著手組織“柏林保衛戰”,但此時想必他心里已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國大勢已去。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威震歐亞戰場的蘇聯名將——馬利諾夫斯基》,王清耀
2、《虎王闖宮——德軍布達佩斯戰役紀實》,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