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制造型企業在精益管理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實踐。精益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在制造行業廣為傳播,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學者,都對“精益”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本書作者結合自己在精益管理領域近30年的實踐和咨詢經歷,以幽默風趣的行文風格講述了一個完整的精益故事。書中以弗里德曼電子集團下屬查爾斯頓工廠廠長唐為主人公,講述了唐及其管理團隊從不理解、不接受精益理論到最后成長為卓越的精益領導者的故事。相對于純理論的書籍,不枯燥,更容易讓人接受。
要想打造精益組織,領導者必須先具備精益領導力。只有組織的高管真正接納了精益思維并且付諸實施,組織才有可能持續推進精益管理。沒有精益領導者,就沒有精益管理。本書特別適合于企業高管來閱讀,可以讓大家明白“管理”和“領導”的區別。
管理者一般擅長指揮和控制;而領導者,特別是精益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激發員工的潛能,放手讓員工處理事務,讓他們為自己的績效負責。
本人在從事精益改善的過程中,切身體會到精益領導者的重要作用。當一個團隊的領導出自精益團隊或熟悉精益知識,該團隊的成員投身改善的熱情是非常積極的,進行頭腦風暴的時候貢獻的創意也特別多。最為可觀的是,員工或基礎管理者可以很快的做出決策并付諸實踐,因為他們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授權,并有明確的方向,改進成果有KPI度量,這些都是符合組織的方針管理制定的。
而不了解精益的管理者,推進起來就相當吃力,需要不斷的去引導和說服管理者,這樣的組織一般中央集權,所有資源都握在一個人手中,精益改進方案無論是在策劃還是實施階段,都是步履維艱。
所有,在我們公司十幾年的精益推進過程中,摸索出一條人才培育的方法,那就是,讓優秀的精益人員逐步走上生產管理崗位,去領導一個團隊,效果顯著。
書中還提到一個精益領導者需要具備的素質——要學會包容。改變需要時間,人的改變是很慢的,精益領導者需要不斷的重復其理念,讓員工相信這個理念并為之努力,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反復嘗試,直到成功。如果員工嘗試失敗,領導者必須提供資源支持,讓他們繼續嘗試,繼續失敗,再嘗試,直到最后的成功。這也是精益改善的哲學。
關于主人公唐轉變的過程中,書中也講了很多精益工具,不過不是特別具體,我在這里也就不做介紹。因為本書主要在強調精益領導力的重要性,它可以是組織變得繁榮,助推組織打造出更好的品牌影響力和凝聚力。
近期課程/活動
↓↓↓大家都在看↓↓↓
《可制造性設計》:在設計階段做出改善,比在制造階段有效10倍!
唐道述Dantotsu?專注精益戰略轉型咨詢,匯聚中國頂尖顧問。為包括全球500強和中國百強企業的國內外商業機構長期提供咨詢服務。
精益化 | 自動化 | 信息化 | 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