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套飛碟唱片發(fā)行的“這一年”系列的唱片,分別是1989、1990、1991這三年,精選了每個年度的金曲。這三年在“飛碟”也誕生了很多現(xiàn)在可以稱之為經(jīng)典的歌曲,其中1991年的這個系列,包含了3張唱片,是歷年最多的。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飛碟1991這一年》的3張唱片,也重溫一下華語歌壇輝煌的1991年。
我們從唱片的封底也可以看出,其實還包含了1990年年末的一些歌曲,不過這部分今天就不花費筆墨了,我們只詳細介紹1991年。
飛碟1991年這一年(1)
1991年飛碟唱片的開年大作來自當時大紅的王杰,這年的元旦發(fā)行了專輯《為了愛夢一生》。專輯中除了傳唱度很高的主打歌《為了愛夢一生》之外,他自己則偏愛那首《那段血、淚、汗的日子》。王杰說“這首歌,講得就是我從前的寫照,這首歌在唱的時候,就忍不住想哭……”。從一個特技演員變成了紅遍兩岸三地的歌手,王杰的這條路走得異常艱辛,其中的辛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1月26日發(fā)行了姜育恒的專輯《一個人》,回想起來,我第一次聽到李子恒與姜育恒倆人合作的作品就是這首《一個人》,不過那時聽的是一盒翻錄的磁帶,并不知道詞曲作者是誰,但歌曲一開始那段如泣如訴的二胡聲,以及“你曾愿做我生命里永遠的江河,陪我共鳴滿腔的豪邁與悲歌...”這樣的歌詞,讓聽慣了李子恒寫給小虎隊那些清純歌曲的我,不得不佩服李子恒對不同風格歌詞的沉穩(wěn)、準確的把握,整首歌詞其實是帶有一點苦情的味道,但是苦情都可以如此地大氣。還要特別提到日籍作曲及編曲名家服部克久與服部隆之父子的加入,讓專輯具有更多的東方元素,頗具可聽性。這張專輯拿下了第三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可謂是實至名歸。
小虎隊的師弟紅孩兒這一年的戰(zhàn)績也相當不錯:《初戀》及《青春》兩張專輯接連發(fā)行,加深了歌迷對他們的印象。尤其是3月6日發(fā)行的第三張專輯《初戀》由金牌制作人李子恒親自操刀,小虎隊因為蘇有朋即將參加聯(lián)考而暫時休整,半年未曾發(fā)行專輯,這也讓紅孩兒的人氣暴增,而且紅孩兒主唱張克帆的實力不容小覷。制作人李子恒在考慮紅孩兒幾人整體性的同時,也要讓張克帆的嗓音有展現(xiàn)的空間。《初戀》讓他們名聲大噪且贏得歌迷更多關注,短期內就賣出了十萬張,《初戀》這首歌在當時的排行榜上也贏得了冠軍的位置。還要爆個料,如果你聽過日本歌手長渕剛的歌《電信柱にひっかけた夢》,你會發(fā)現(xiàn)《初戀》的前奏就是“借鑒”它的。不過這種情況,在那時的華語歌壇也不是新鮮事了。
五人的樂隊“東方快車”出道不久后迅速贏得了許多歌迷的心,不同于奔奔跳跳、青春活力的小虎隊,他們吸引了較為成熟一些的歌迷,以BAND的形式出現(xiàn)會讓歌迷們覺得很酷,第一張專輯《就讓世界多一顆心》很快風靡了兩岸。團員姚可杰和郭明虎因為參加第一屆的熱門音樂大賽而被音樂人翁孝良發(fā)掘,《紅紅青春敲呀敲》是他們第三張專輯《搖滾寓言》的主打歌。不過作為一支樂隊,成員的創(chuàng)作能力不算太突出,也是他們的弱點。
飛碟1991年這一年(2)
方志耀,一個只發(fā)過三張唱片的歌手,卻不時會被身邊喜歡聽歌的朋友提起。這個長相俊秀的歌手,曾是林志穎的同門,夏春涌“夏哥”工作室簽下的第一位歌手,后來還幫林志穎制作過歌曲。他的歌聲里有一種可以讓心寧靜的特質。神秘、獨立、冷漠似乎一直是方志耀給人的感覺。首張專輯《我是一個無心的人》發(fā)行后,“人無心,歌有情”仿佛已經(jīng)是他的代名詞?,F(xiàn)實中他卻只是一個單純熱愛音樂的大男生。1991年3月30日在飛碟唱片發(fā)行的第二張專輯《留一些空間》就是希望更多的朋友能一起享受有心、用情的音樂。 2002年30歲那年,方志耀不幸離世。
1990年以招牌手勢“對你愛愛愛不完”拿下6白金的新人郭富城,1991年又乘勝出擊,4月8日推出了第二張專輯《郭富城 2》,主打歌《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旋即成為排行榜上的熱門金曲,專輯也獲得了8白金的佳績。10月15日推出的第三張專輯《到底有誰能夠告訴我》發(fā)行不到一周,即創(chuàng)造了20萬的銷售成績。這顆新星繼續(xù)延續(xù)著上升趨勢,這兩張專輯的主打歌均嘗試抒情慢歌,也讓歌迷感覺到這位新星的努力與誠懇,郭富城的偶像旋風橫掃兩岸三地。有意思的是,唱片封面上郭富城那標志性的發(fā)型,也為當時的年輕人們爭相模仿。
蔡幸娟1991年4月30日發(fā)行的專輯《真的讓我愛你嗎》是我個人所偏愛的,制作人是蔣三省和藍樓(林利男)。從1990年的《是雨還是你》專輯開始蔡幸娟的風格有了改變,在聽者的心里,“中國娃娃”長大了。從14歲時因為興趣出唱片,到現(xiàn)在把唱歌作為工作,她的聲音卻從未讓我們失望過。從上一張專輯《是雨還是你》中演唱《末代皇孫》的片尾曲《不到天荒情不老》,到這張專輯中演唱“中視”清宮戲《戲說乾隆》的主題曲《問情》,也證明了她是這類“中國風”歌曲的極佳代言人。
這首《問情》也成了專輯中第一首完成創(chuàng)作的歌曲,并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帶動了專輯的銷售。順便提一下這首歌的作曲者Iskandar Ismail,他是一位新加坡籍的馬來西亞后裔,畢業(yè)于伯克利音樂學院。若你翻翻“飛碟”的不少專輯,還會發(fā)現(xiàn)他創(chuàng)作的不少作品,可惜前幾年已經(jīng)去世了。
林立洋出生于北京,后定居香港,16歲踏入演藝圈,曾和梅艷芳合出過一張大碟頗受肯定。他也曾和其他兩位成員合組了“香港小虎隊”,轟動香港。來到臺灣發(fā)展后,簽約飛碟唱片,1991年5月7日發(fā)行了這張《當我懂得》,同名主打歌由鄭華娟創(chuàng)作。
26歲的計程車司機王耐吾,每天開車從北投出發(fā),然后淹沒在臺北的車水馬龍中,這是他賴以謀生的職業(yè)。很普通的人生經(jīng)歷:高中畢業(yè)、服兵役、退伍、工作……。因為曾經(jīng)西餐廳唱歌,而被制作人發(fā)掘,用了8個月的時間慢慢“雕琢”出這張《奇跡》的專輯。沒有絢麗的包裝及強力的主打歌,這是張很平民化的專輯—-簡單、粗糙。看慣了飛碟唱片制作出的“包裝精美”的流行偶像,再看王耐吾,他更像是我們鄰家的兄弟,平凡而又樸實,卻用心唱歌。1991年5月5日,王耐吾《奇跡》。
1991年才20歲出頭的蔡幸娟,已有超過10年的演唱經(jīng)驗,并出版了20多張個人專輯,但蔡幸娟并不滿足于此,又和圈中多位幕后制作人一起組成了“中國娃娃”音樂工作室。除了經(jīng)營自己之外,還發(fā)掘新人,彭偉華便是當時簽下的新人。
而關于“大學城”的內容,強烈推薦你看丁曉雯的那本《我們的音樂課》。這張飛碟唱片1991年6月20日發(fā)行的第八屆大學城合輯《希望與榮耀》中,其實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董運昌的《明天早早起》,當時還在成功大學工業(yè)設計系就讀的董運昌憑借這首積極向上的歌曲摘得了第八屆大學城音樂比賽的第一名暨最佳編曲獎。
1991年的7月1日,王杰專輯《忘記你不如忘記自己》發(fā)行,仍然延續(xù)了上一張“王杰 +陳大力”的制作人模式。從1987年出道四年時間,王杰共出版了7張國語專輯,平均每張的銷量達到40萬張,這也奠定他在當時歌壇巨星的地位。有趣的是,這張專輯的封面設計也出自于王杰自己的創(chuàng)意—“一張沒有臉的封面”,為了這個創(chuàng)意,唱片制作團隊爭吵了很久,終于拍出了這張臺灣國語流行歌壇有史以來第一張封面不見歌手臉貌的個人專輯。
《太陽出來了》詞林秋離 曲熊美玲 ,當時身居飛碟唱片要職的李世忠,可謂是林秋離、熊美玲這對夫妻檔創(chuàng)作人的貴人,要知道許多飛碟早期的唱片都是由李世忠策劃的:《雪在燒》、《來自心海的聲音》、《日安我的愛》?!短柍鰜砹恕肥遣糖匐x開飛碟前的最后一張專輯,也是李世忠向倆人邀的歌?!短柍鰜砹恕分心莻€為愛執(zhí)著的女子,到后來點將時期《新感情舊回憶》中那個對感情戀戀不舍的女子,再到后來林秋離填詞的《點亮霓虹燈》中對感情大徹大悟的女人,這夫妻倆人給蔡琴寫的這三部曲,仿佛就是那段時間蔡琴生活的縮影。
飛碟1991年這一年(3)
1991年7月24日“牯嶺街少年”合唱團《WHY》。“牯嶺街少年”合唱團從楊德昌的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走入人們的視野,這五個穿著花襯衫、梳著飛機頭、唱著美國60年代流行歌曲的年輕人,以全新視覺的震撼結合著傳統(tǒng)樂隊組合的演出形態(tài),打開了另一片天空,重現(xiàn)了60年代樂團的瀟灑與自由,喚起了這些老歌在人們心里溫暖的記憶。
記住這五個年輕人的名字:Vocal王宗正、Guitar曹子文、Piano袁凌、Bass劉民振、 Drum張逸群,平均年齡23歲,但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曾經(jīng)參加過“熱門音樂大賽”、“青春之星”等比賽。不過這個組合存在的時間并不長,1991年因為主唱王宗正及吉他手曹子文入伍而宣告解散。
超級偶像組合小虎隊在1991年則接連發(fā)行了兩張暢銷專輯《愛》和《再見》,其中8月1日發(fā)行的《愛》專輯,發(fā)行的第一周的發(fā)貨量就超過15萬張,顯示了小虎隊超高的人氣?!稅邸反钆渲终Z推出,讓人印象深刻,也旋即成為小虎隊的代表金曲,這首歌曲后來也被不少偶像組合重新翻唱,來向“小虎隊”致敬。當然,這張唱片的封面也一直是我微信的頭像。
作為飛碟旗下偶像組合“星星 月亮 太陽”中的“月亮”,馬萃如單飛后于1991年8月26日在“飛碟”發(fā)行首張個人專輯《什么樣的愛你才會懂》,由陳秀男擔任制作人,同名標題曲曾被陳慧嫻翻唱為《孤單背影》,馬萃如在單飛后并沒有取得特別優(yōu)異的成績。
于鄭智化來說,1991年是重要的一年,在與可登唱片約滿以后,他轉投飛碟唱片,并于9月16日推出了加盟飛碟唱片后的首張專輯《年輕時代》,由音樂大師陳志遠親自擔任專輯的音樂制作及編曲,可見“飛碟”對于鄭智化的重視程度。也正是由于陳志遠出色的音樂制作及編曲,讓整張專輯充滿了連貫性和完整性,專輯中的《讓風吹》、《年輕時代》、《你的生日》至今都是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作品。鄭智化自己說“這是我最沒有企圖的一張專輯”,也正如專輯內頁中寫到的“這是一張用音樂寫成的日記,一張記載生命的專輯”。
在經(jīng)歷了“烈火青春”、“美夢成真”、“吶喊天空”后,第四屆“熱門音樂大賽”的優(yōu)勝紀念專輯《青春像把槍》1991年的10月11日發(fā)行,這次的制作人是吳大衛(wèi)。這個比賽已經(jīng)成為當時的年輕人在音樂上較量的場合。第四屆比賽共有14支隊伍進入決賽。冠軍團體“未知數(shù)”以東方色彩濃厚的原創(chuàng)曲目《醒》,獲得本屆比賽的最佳創(chuàng)作獎,樂隊成員中有如今還活躍在樂壇上的臺灣著名吉他手--董運昌。這張專輯中,收錄了這次參賽的六支優(yōu)勝隊伍的歌曲,并在這六支隊伍中選出八人組成精華團,合唱《青春像把槍》。此外,專輯中還收錄了張雨生的作品《我學會飛翔》,為專輯增色不少。
1991年另一張李子恒擔任制作人的重要專輯是10月22日發(fā)行的《旅》,這也是很多人的心頭之好吧,當然也包括我,當年引進版的卡帶聽了不知道多少遍。同名主打歌由李子恒填詞,姜育恒作曲,寥寥幾段歌詞,將旅人的心情說盡,轟鳴的飛機啟動聲及機場里的聲音,更是將離愁別虛渲染得更加濃烈,而姜育恒滄桑的聲音,是對歌詞最好的注解:心要留下 夢已經(jīng)起飛 叫你別來 你說怎舍得 既然要走 何必再挽留 不要勉強 無辜的流浪……。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聽到,歌曲開始時機場廣播員的聲音,是不是有點耳熟?看了歌詞的內頁才知道這是由才女鄭華娟客串的。
10月29日發(fā)行的專輯《瀟灑走一回》,讓葉倩文大紅了一把。這首歌在大陸走紅程度也是令人驚訝,“瀟灑走一回”甚至也成了那一年人們口頭的流行語。專輯發(fā)行前,葉倩文還一直擔心臺灣的歌迷能否如以往那樣接受她,但新專輯發(fā)行后不到一周,銷量就突破了9萬余張,這也讓她的擔心成了多余。飛碟還是堅持著慣用的策略,將專輯的主打歌搭配著熱播劇:華視8點檔的好戲《京城四少》的主題曲,就選擇了這首《瀟灑走一回》。經(jīng)典電影《倩女幽魂》的插曲《黎明不要來》的國語版本也收錄在此專輯,加之翻唱中島美雪原曲的《忘了說再見》,使整張專輯保持了很強的可聽性。
《飛碟1991這一年》的3張CD,較好地展現(xiàn)了飛碟唱片在這一年的成績。1991年這一年,飛碟唱片總共發(fā)行了41張國語唱片,和對手滾石唱片的發(fā)片量基本一樣,這兩家本土唱片公司的競爭,也造就了華語樂壇黃金年代中百花齊放的情景。
近期回顧
靜聽
一起分享聆聽的點滴
如轉載或他用請事先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