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主要侵犯中軸骨、骶髂關節受累和附著病(即肌腱、韌帶、關節囊和骨間膜等附著部位的炎性及增生性反應,可見于股骨大小粗隆、坐骨結節、坐骨棘、髂嵴、棘突、跟骨、脛骨結節、尺骨鷹嘴、脛腓骨間和尺橈骨間)為其特征。 20世紀60年代以前被列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個型別即中心型,1963年在美國類風濕病學會的分類中將類風濕性脊柱炎改為強直性脊柱炎。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無論從臨床表現、遺傳因素、免疫反應、病理變化、影像學方面兩者皆有明顯不同,如臨床檢驗AS類風濕因子(RF)為陰性,而人類白血球抗原(HLA-B27 )多為陽性,且HLA-B27 陽性者AS發病率可達10%~20%,而普通人群僅0.1%~0.2%。 本病可伴發胸肋鎖骨肥厚癥(現多稱為SAPHO綜合征,即滑膜炎、痤瘡、膿皰瘡、骨肥厚、骨炎綜合征),亦可伴發類風濕性關節炎,與某些腸炎亦具有相關性。 【病因病理】 AS可能與細菌、病毒感染、內分泌失調、受潮濕、受累、營養不良有關。 其病理改變主要為附著病和滑膜炎。 雖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但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比,滲出性變化、炎性細胞浸潤較輕,而增生性變化是明顯的,從而引起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的鈣化骨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