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 535 期
北疆游記之五 —— 那拉提草原文 ▏饒永豹(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7月17日早晨8點,從伊寧縣啟程前往那拉提草原。行駛6個多小時,于下午2.20到達那拉提草原。那拉提草原又名鞏乃斯草原,瓦剌蒙古語意為“綠色谷地”(元明清時期這里是瓦剌輝特部牧區),哈薩克語意為“白陽坡”, 在新疆伊犁州新源縣那拉提鎮東部,距新源縣城約110公里,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發育在第三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疆著名的旅游觀光度假區。
雪山環繞下的空中草原,白色的氈包是哈薩克牧民的家
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彌漫,饑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沒想到翻過山嶺,眼前卻出現一片繁花織錦的茫茫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云開日出,殘陽如血,蒙古戰士不由的大叫“那拉提!那拉提!”(蒙古語“有太陽”的意思),于是留下了這個地名。
云杉
這里果真是陽光明媚,我們乘區間車先游覽了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的夏牧場,因為海拔很高,故又名之為“空中草原”。空中草原是一四面環山的盆地,遠處雪峰連綿,雪峰頂上白雪皚皚。山麓長滿郁郁蔥蔥的云杉和雪松,而云杉雪松下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廣袤草原。碧草青青,雜花開放。由于海拔較高,雖然艷陽高照,紫外線強烈,但是氣溫并不是很高。許多哈薩克牧民就在這片草原上悠閑的放牧。我看見一個哈薩克牧女,也許是累了,就坐在草叢中,埋首酣睡,也許正在做著美夢,我悄悄地一直走到她跟前,“咔嚓、咔嚓……”連拍了好幾張照片,也沒有驚醒她的好夢。
哈薩克牧羊姑娘抱頭坐在草原上曬著太陽進入夢鄉
女人們一看到鮮花盛開的草場,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換上鮮艷的衣衫,披上繽紛的紗巾,擺出種種posi,盡情拍照留影。
女人們一照相就像打雞血一樣興奮
拍照完,我帶領大家穿越草原。我走的是一條牧民走的路,牧草茂盛,真正使人體會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感覺。豐茂的牧草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花衣裳游完空中草原,我們又乘區間車來到哈薩克人居住的村莊。哈薩克是一個快樂豪放的民族,我們走到一個小亭子旁,看見哈薩克姑娘和小伙子彈著冬不拉,載歌載舞。于是,我在旁邊小店里買了一壺“卡瓦斯”(一種以面包發酵釀造的低度酒精飲品,酸甜可口),大家一面喝卡瓦斯,一面看俊美的哈薩克姑娘跳舞聽帥氣的哈薩克小伙子唱歌,心情無比愉快。
哈薩克姑娘載歌載舞
看完哈薩克歌舞表演,我們又乘區間車來到河谷草原。所謂河谷草原,就是鞏乃斯河穿草原而過。鞏乃斯河兩岸水草豐茂,綠樹蔥蘢。
河谷草原
我們剛到河谷草原,就有哈薩克男孩騎著馬兒來招徠生意。其他人都有點躊躇,我管他三七二十一,就讓那個哈薩克男孩揮鞭帶著我縱馬草原了。我抓住韁繩,那孩子在我后面用鞭子控制馬兒。我問他上幾年級了,他說上五年級了。我問他學校是不是雙語(漢語和哈薩克語)教學,他說只用漢語教學。看來哈薩克到他們這一代,也許就被徹底漢化了。后來,我覺得慢慢溜達不過癮,就叫他揚鞭催馬,縱情奔跑。從草原一口氣跑上山崗。女人們正在山崗上擺posi拍得不亦樂乎。看我騎了馬,于是我老婆、許玲、明毅強也紛紛讓哈薩克孩子帶她們騎馬。招徠我老婆的是一個八歲的哈薩克孩子,我老婆怕他太小,操控不好馬兒。最后,由那孩子的父親帶著我老婆騎。那孩子嘴巴翹老高,非常不高興。后來我看他父親和他耳語了一下,估計是說分點小費給他,他才把韁繩交給了他父親。
跑馬溜溜的山上
女士們縱馬奔馳完畢,我們乘區間車到景區門口,改乘我們的“考斯特”趕往那拉提鎮,入住國祥賓館。
晚餐,由于女人們特別高興,給團餐加了一道大盤雞。我們四個老爺們喝伊利特曲,大塊吃雞,不亦樂乎。大盤雞(比十幾年前吃過的大盤雞盤子小多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