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民 謠 , 愛 生 活
每 天 一 民 謠 , 溫 暖 你 內 心
2021年1月21日 天氣晴 | 每天推薦一首民謠第1378期
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國家一直提倡“非必要不回家過年”。
許多的異鄉人,不得不留在異鄉過年。想必年關時節,又要增添幾分鄉愁。
看著不斷滾動的新聞,腦海里突然就浮現出李健的這首《異鄉人》。
這首歌曲收錄在李健2007年發表的第三張專輯《想念你》中。
在我的記憶里,這張神奇的專輯首首經典,專輯中的每一首歌曲都將李健唯美的音樂風格及具有人文關懷的氣息表現得淋漓盡致。
想起來,都是好久以前聽到的歌曲。套用網抑云上很經典的一句評論:
“初聽是高三,再聽已是三高”。
大學的時候,經常聽這首《異鄉人》。那時候在離家幾百公里外的城市上大學,脫離了父母的管束,享受著大學自由自在的時光,對歌曲并沒有太深的共情,只是覺得歌曲很唯美,很好聽,偶爾矯情的時候還會覺得“不知不覺把他鄉當做了故鄉”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后來又到了更遠的城市去讀研和工作,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才發現內心深處的鄉愁,在孤獨、佳節及生病的時候,便會涌上心頭。
“披星戴月的奔波,只為一扇窗,當你迷失在路上,能夠看見那燈光”。
多年后,等到自己成家時,才明白歌曲中的“燈光”代表的是家,那個牽掛著自己,等待著自己的人。
日夜奔波,披星戴月,當看到母親或愛人深夜為自己留著的那盞燈,那便是家,那便是奮斗的意義。
總有些溫暖,細水長流,在不經意間。家,是甜蜜的負擔,是羈絆,亦是愛的歸屬。
2017年李健參加《歌手》的時候,重新演繹了這首歌曲,加入了幾段新的歌詞,作為10年后新的人生感悟。
“近在眼前的繁華,多少人著迷,當你走近才發現,遠過故鄉的距離。”
從歌詞上,新填寫的歌詞部分拓展了原來歌詞的內容,讓人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題。
但可能受先入為主的影響,我更喜歡原版的留白和克制。
“只是偶爾難過時,不經意遙望遠方”相比“故鄉卻已成他鄉,偶爾你才敢回望”更具畫面感,更容易產生共鳴。
同樣,歌曲副歌“有許多時候,眼淚就要流”相比“就在這時候,眼淚已經流”,亦更讓人容易共情。
也許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人反而更加脆弱?又或者能更坦蕩地面對自己的情感?
至少對此刻的我而言,那努力藏在眼眶中的眼淚,比淚流滿面更貼近現實,再過10年,或許我也會像李健一樣更柔軟,情感更外露?
不管今年過年,你是否回家過年,不管在家鄉或是異鄉,愿你內心的那盞燈,能照亮你前行的路,陪你度過這寒冷的冬季。
# 晚安打卡 #
留下你今天的音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