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五馬六羊,死了別剮”是什么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這其實是一句和健康相關的俗語,其意思是說農歷五六月份死亡的馬和羊,最好不要剮了來吃。這是為什么呢?我們應該很清楚,在過去農村的生活條件很差,一般人家養羊都是為了用來擠奶的,而養馬是用來干活或者是賣錢的。那個時代誰家里養一頭羊、馬,可也是一筆不少的財富。可是,有些時候就像人會生病一樣,羊、馬也會生病,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更是常常會感染瘟疫。 如果誰家里的羊,或者是馬因病死亡了,雖然很可惜,農民也是不敢吃的,而是把它們就地掩埋了。因為在過去就有人吃了五六月份因病死亡的羊馬,而最后也感染了疾病,是得不償失的事情。于是古人也就總結了這樣一句俗語,意思是告誡大家別吃這段時間的病羊病馬,或者是一些來歷不明的食物。 其實,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在五六月份的時候,高溫天氣也是細菌滋生的季節,有些羊馬就是因為感染病毒而死亡的。如果人吃了不明原因的死亡羊馬,對健康也是不利的。雖然過去大家并不知病菌,但對其危害了如指掌。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羊肉是大補的,而吃多了羊肉的話就很容易會上火。 不過,在有些地方卻有著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 五馬六羊,七月的狗肉不能嘗。”說的是五月份的馬肉、六月份的羊肉和七月份的狗肉是不能吃的。這是因為農歷五月份的時候正是芒種,是需要用到馬的時候。而六、七月份正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羊肉和狗肉又是屬熱的,還是大補的食物,吃多了會上火,身體更加吃不消。 其實,這也是古人變相在保護動物而已,是一種善意的謊言。你認為是這樣的嗎,在你家鄉有木有這種說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