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在德國,孩子被同學欺負了怎么辦?

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哪個做父母的肯定心里都不會淡定。曾經看到一篇新聞,大連市某小學的兩個孩子因為玩鬧發生爭斗,被打敗的孩子臉上帶著傷回家,結果父母氣憤不過,第二天他們逮著機會兩個大人一起動手竟然把這個小孩活活打死。

其實這個算是比較極端的例子,我覺得遇到這種問題家長們的態度基本可以分為兩類,

一種是以牙還牙,以暴制暴,誰打你你要堅決打回去。

第二種是基本漠視,認為小孩子之間玩鬧打斗很正常,打完過一陣兒就又和好了。

暫且不討論這兩種態度,先說一下我自己的孩子的一些經歷。

1

兒子上小學前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們基本上是半年在北京半年在德國。

在德國兒子的小學和女兒的幼兒園是在一起的。有一天我接完兒子然后一起去接女兒回家,碰到一個長得比較高高大大的孩子,兒子跟他打招呼。我問兒子這個是你同學嗎?結果兒子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他叫Samuri,不同班,是我們同年級的。(他們一班20個人,一個年級4個班,經常一起混班活動所以大家都相互認識)

他可是我們年級的小霸王,經常打人。我問兒子: 那他也打你嗎?兒子一聽來勁了:我可不怕他,他有體力,我有領導力。他是長勝將軍,我可以不戰而勝。(我啞然失笑,一個七歲的娃,這些詞兒哪學來的?

忽然想起來他在聽中國歷史講到孫子兵法那段,好吧是老祖宗智慧啟發了兒子)我興趣來了,問兒子:你怎么做到不戰而勝呢?兒子舉例: 有一次他來追打我,我急中生智大喊一聲:alle schlagen Samuri(大家都來打Samuri),結果我們班小朋友停下玩耍都來追打Samuri,Samuri只好抱頭鼠竄。

2

看著兒子充滿稚氣的臉,心里頗感欣慰。

想起幾個月前我們從國內回來剛入學那陣,每到長天的中午(兒子所在的小學一年級每周有兩個長天到下午四點,三個短天到下午一點,女兒在幼兒園都呆到下午一點),我去接女兒的時候,兒子孤零零的站在學校門口等我,拉著我說東說西,以打發掉中午一個小時的午休時間。

我問他怎么不去找別的同學玩呢,兒子一臉愁容的說有的孩子在他玩兒的時候會莫名其妙過來追打他。我跟他爸估摸著主要是兒子剛從國內回來,各方面不適應,再加上有的熊孩子太跋扈,才會這樣。于是我跟他爸分頭行動,我找老師反映情況,他爸教他防身秘笈。

兒子領悟很快,馬上就有了玩伴,長天的中午接女兒的時候,有時候我還想看看他玩兒的好不好呢,結果連人影子都找不到,不知道去哪里搗蛋了。偶爾我還會問他,還有沒有人欺負他,他一臉輕松的說:沒有啊,即使有我也不怕。遇到打不過的,要不就跑,要不就躲,要不就團結好朋友一起對付。

然后他跟我講有次別班的孩子過來追打他,他拔腿就跑,跑到轉角處躲了起來,手里抓兩把沙子,等那家伙跑到跟前,兒子猛的把沙子撒在他臉上,從此這家伙再不敢惹他。而且兒子還說,學校現在有了一項規定,孩子們在一起玩鬧的時候,如果有人喊stop,追打的那個必須停手,否則周圍的孩子必須要去告訴老師。禁不住為學校這個明智的規定點贊,這樣就能把孩子無心打鬧和惡性bully區分開,并有效制止惡性欺凌事件發生。

3

兒子小小年紀就有了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跟兒子比,女兒可沒有她哥哥那么灑脫。

女兒性格本來比較內向,不愛表達,再加上德語也不太好,問題就更多一些。有天早上女兒忽然不愿意起床上學。本來我還挺生氣,批評她怎么學會逃學呢,后來他爸說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一定有原因。耐心一問,果然女兒說園里有個大個子的孩子總從后面猛推她,昨天差點讓她跌一跤,所以不想上幼兒園了。

帶女兒去找幼兒園阿姨,我要求跟這個孩子談談。阿姨拒絕了我的要求,讓我站一邊,他跟孩子談,如果情況沒有改觀的話她會讓孩子的父母直接跟我談。我站一邊看阿姨把那個孩子招呼過來,女兒嚇的往我身后躲,此刻我才意識到自己太粗心,沒發現女兒一直生活在這個熊孩子的陰影之下。阿姨問他是不是總是推搡我女兒,他低頭不敢吱聲,算是默認。阿姨讓他給女兒道歉,保證以后不這么做了,并讓他跟女兒握手。女兒在我的鼓勵下算是跟他握手言和。從此這個孩子再沒欺負過我女兒。

不過因為她語言表達有限,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想對四歲的女兒來講,這是她比較艱難的一個階段,環境陌生,溝通不流暢,作為媽媽應該好好支持她。后來又出現幾次別的孩子欺負她的情況,一邊跟阿姨溝通,一邊教女兒自己學會應對。每次送女兒,我都有意坐女兒身邊呆一會再走,(這里的幼兒園允許父母把孩子送進房間)一方面給女兒點底氣幫她樹立自信,另外給那些熊孩子一點威懾。

孩子的世界還真不是我們想象的一派單純善良,那里有兩個小霸王式的孩子,威風凜凜,呼風喚雨,別的孩子在玩的玩具他看上的,隨手就搶。還有個大姐大,個子不高,可會來事,跟屁蟲似的跟在阿姨身邊,有好幾次甚至看到她拉著園長的手在園里各班巡邏。

4

有次去一個嫁了德國老公的朋友家談起來孩子,感嘆小孩的世界就像動物世界,弱肉強食。

我問他們家是怎么看待孩子跟同學之間的一些沖突的。她說基本上交給學校,不刻意插手,需要家長出面的時候老師自然會通知。她說自己的兒子,在學校屬于比較調皮惹事的那類,有次跟一個孩子搶東西,把那個孩子推一跤,正好腦袋磕在桌角上,當時就出血了。老師的處理方式是這樣的,先給那個受傷的孩子緊急包扎,安撫情緒,然后把他的媽媽叫來,說孩子之間玩鬧不小心受傷了,對不起。

作為闖了禍的孩子的媽媽,我朋友竟然壓根不知道這件事,后來還是從別的家長那里知道了。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向認為養不教父之過,自己兒子把人家弄傷了那還不是自己教子無方嗎,朋友忙不迭跑去找老師詢問,要不要去人家家里道個歉。結果老師反而安慰她說:小孩之間相互玩鬧不小心受傷很正常,對方的家長也不覺得有什么,這事已經過去了,不用再去找了。

5

聽了這個事,我想起三年前兒子在北京一家幼兒園上中班的時候。

有次兒子回家臉上帶著被撓過的抓痕,問他怎么回事,他說是班里一個小姑娘跟他搶玩具時撓了他。結果隔了幾天臉上又被抓傷,一問還是那個小姑娘。奶奶不干了,第二天帶著孩子去找阿姨。結果阿姨矢口否認,說孩子不小心在哪里蹭了一下,然后問我兒子是不是這樣。一向誠實的兒子漲紅了臉,垂著腦袋點了點。奶奶回家氣的不行,說這孩子怎么這么慫,在阿姨面前跟老鼠見了貓似的,明明是被抓破了,阿姨說被蹭了他就承認了。

我一聽就覺得事情嚴重了,本來孩子玩鬧互掐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孩子不敢說實話這就是問題。我們后來趕緊給兒子換了個幼兒園。回德國后我跟兒子提起這個事情,問他為什么當著阿姨的面不敢講實話,兒子的回答讓我內心五味雜陳半天說不出話。他說阿姨講了,哪個小朋友要是回家跟父母告狀,阿姨就拿筆尖狠狠戳他的眼睛。

這個阿姨的做法當然令人發指,不過冷靜下來想想,阿姨這樣做是不是跟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過分緊張和保護也有關系,想想前面提到那對大連的父母因為孩子之間鬧點矛盾竟然把一個孩子活活打死。學校為了防止家長來找來鬧,干脆用威脅的辦法封住孩子的口,且不說這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什么樣的扭曲和傷害,我們做父母的連知情權都沒有了,你還敢把孩子交給這樣的學校嗎?

相對比我那個德國朋友的經歷,學校和家長之所以可以寬容坦誠的溝通,跟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信任,以及父母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態度是分不開的。

6

其實孩子自從進了幼兒園,就開始踏入微縮的社會。而社會都是有階級,分三六九等的。

孩子的社會因為沒有道德力量的約束,善與惡都表現的更加赤裸裸,有時比成人社會更加沒有底線,更加殘酷。孩子進入學校或幼兒園,一方面開始體會友誼的美好,團隊協作,集體的榮譽,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對弱肉強食這樣的叢林法則。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和學會面對的。

作為父母,我覺得我們應該以一種包容寬松的心態在一旁默默關注,而不應該過多的插手,孩子自己能夠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來,有時候過多的干預反而是添亂。孩子理解的世界跟我們成人并不一樣,有時候大人還在生氣,孩子早已拋到腦后和好如初了。

讓孩子獨立探索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說到前面提到的那兩種態度

1. 以牙還牙

這種要分情況,如果是那種比較惡性的bully,父母肯定要出面找學校聯手解決。

我們這里討論的是孩子之間普通的沖突或者欺負,讓孩子當場狠狠打回去,睚眥必報,絕不吃虧,當然解氣痛快。但是我們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應該目光放長遠一些不是?別說孩子的世界,就是我們成人,每天要面對那么多事情,真的能做到事事都不吃虧?

如果樣樣計較,那我們還有辦法做自己的事情嗎?如果我們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絕不吃虧的觀點,根據教育學家的觀點,孩子成人后容易形成攻擊敏感型人格,比如在單位跟同事發生點矛盾或者老板批評兩句,就反映激烈拳腳相加,或者干脆炒了老板的魷魚。

社會很復雜我們要關注的事情很多,如果這么心胸狹隘處處計較真沒辦法立足。

2. 漠視態度

另外一種觀點,采取漠視的態度,認為孩子打鬧很正常,不用去管。

這也要分情況,比如我兒子比較獨立靈活,適應能力很強,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我就可以放手不管,只是平時多溝通詢問了解情況。對于比較內向不太會交流的妹妹,就一定要細心關注,必要時要親自出面溝通。

認為孩子打鬧是小事情而采取漠視的父母,可以去知乎上讀讀那些從小生活在熊孩子陰影之下的成人寫的文章,就會了解孩子被欺負無力獨自解決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出面支持會給孩子的心靈和人格造成怎樣的影響。孩子去了學校和幼兒園,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我們的視野之外的。

所以我們最最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怎么樣區分人,什么樣的小孩可以作為玩伴,什么情況下可以原諒,什么情況下必須堅決捍衛自己,什么情況要盡量躲避。這個社會上總有些人是我們靠一己之力沒辦法感化的,而且這也不是我們的責任。

就像那個別的熊孩子,他們大部分來自最底層的家庭,長大之后會淪為社會的混混,難道我們能讓自己的孩子去跟他們對著干?這種孩子只能是能躲多遠就躲多遠。再次覺得兒子學校那個小孩被欺負時喊stop的規定真是明智,至少在校園里杜絕了惡性bully事件的發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替子報仇的母親
孩子教會大人的10件事,我無力反駁……
女人獨立難,不獨立更難
老漂族:被隔代養育壓垮的晚年
UC頭條:一位58歲阿姨的自述:跟兒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是一個錯誤
離婚十年28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利辛县| 竹山县| 黄山市| 文登市| 旌德县| 库车县| 资中县| 蛟河市| 汤阴县| 峨山| 镇巴县| 清丰县| 团风县| 临漳县| 南昌县| 台山市| 比如县| 宝清县| 汤阴县| 柘城县| 德庆县| 紫阳县| 静海县| 余姚市| 焦作市| 寻乌县| 常德市| 甘洛县| 绥德县| 乡城县| 南华县| 中西区| 板桥市| 灵寿县| 当雄县| 汉寿县| 梅河口市| 汪清县| 伊通|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