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合器的故障分析
01
離合器的失效形式
① 離合器的磨損主要在離合器從動盤與飛輪和壓盤之間存在滑動時發生,其中離合器從動盤的磨損是最大的。
② 隨著離合器的磨損,離合器自由行程也越來越小。
③ 壓盤總成(含壓盤和離合器蓋等)上的膜片彈簧和分離軸承逐漸磨損會出現凹槽。
④ 分離軸承使用時間過長,會出現缺油而“沙沙”響或卡滯。
⑤ 離合器分泵的密封圈磨損后,會出現漏油情況。
⑥ 拉繩式離合器操縱部分的拉繩使用時間過長,會出現使用不靈活,離合器踏板沉重的現象。
⑦ 液壓油使用時間過長容易變黑、變質,內部容易出現空氣。
02
離合器液壓操縱系統排氣
離合器液壓操縱系統在經過拆裝后,或在添加制動液時,管路中可能進入空氣,進而導致離合器分離不徹底。排氣時需要兩個人配合進行。
① 檢查離合器儲液罐液面(一般為制動液),必須位于“MIN”刻線以上。
② 用軟管連接離合器工作缸的放氣螺釘,并將軟管另一端插入裝入一半制動液的容器內,如下圖所示。
③ 緩慢踩幾次離合器踏板,并踩住不動。
④ 慢慢擰松放氣螺釘,直到開始有液體流出。
注意:必須在擰緊放氣螺釘后,才能松開離合器踏板。
⑤ 重復上述步驟③和④,直至液體不帶氣泡為止。
⑥ 添加制動液,直至儲液罐液面符合要求。
03
離合器主要部件的檢修
飛 輪
①飛輪的啟動齒圈應良好,有斷齒或齒端耗損嚴重時,應更換齒圈或飛輪組件。齒圈和飛輪是過盈配合,組裝時應加熱齒圈。
②飛輪的表面應無劃傷、撞傷痕跡及嚴重燒灼等。如輕度的不平或燒蝕,可進行光磨修復。如磨損溝槽深度大于0.50mm 時,應修整或更換。
③飛輪及壓盤有動平衡要求,裝配原因或配件質量原因的不平衡會造成曲軸疲勞、飛輪殼產生縱向裂紋等。
壓盤總成
① 壓盤平面的檢修和飛輪平面的檢修方法相同,壓盤厚度小于規定(總極限值不超過2mm)時,應更換。
② 如下圖所示,膜片彈簧厚度允許磨損至一半(極限值深度為0.6mm,寬度為5.00mm),如果膜片彈簧因長期負荷而彎曲、折斷、有高度差等,需更換。
③ 用鋼直尺和塞尺測量壓盤的平面度,如下圖所示,壓盤和平面尺間最大間隙如超過0.5mm,應更換離合器壓盤總成。
從動盤
① 檢查鉚釘有無松動,如有松動應對其進行更換。用游標卡尺測量離合器表面至鉚釘的距離,如下圖所示,如果測量值小于極限值應更換離合器從動盤,其極限值一般為0.3mm。摩擦片的磨損極限為0.5mm。
② 檢查減振彈簧是否磨損、松動、折斷或彈力減弱。檢查時彈簧松動,可拿起從動盤晃動,如彈簧響聲明顯,說明減振彈簧松動,要更換從動盤。
③ 檢查輪轂花鍵和變速器輸入軸上的花鍵是否配合適當,且未嚴重磨損。
④ 離合器從動盤部件的金屬部分應干燥、清潔,沒有燒傷的痕跡,各表面之間的拱形彈簧應無斷裂。
⑤ 摩擦片有輕微燒蝕、硬化,可用銼刀或粗砂布光磨。
⑥ 從動盤鋼片翹曲可用目測法檢查,也可用百分表檢查其最外周邊緣處圓跳動量,極限值為0.80mm。
分離軸承
分離軸承不能用汽油或其他清潔劑清洗,檢查軸承是否卡住、損壞、發出噪聲或回轉不規則。檢查時用手壓緊軸承內圈轉動軸承,如卡滯或有“沙沙”聲,需更換分離軸承。
分離軸承與分離叉接觸點如有磨損,可用堆焊修復。
變速器輸入軸導向軸承
變速器輸入軸導向軸承通常是永久性潤滑,不需要經常清潔或加注潤滑脂。檢修時用手向轉動方向施加壓力后看轉動是否靈活。若阻滯、松曠、卡住,需更換。如下圖(a)所示,更換時要使用專用工具。導向軸承的安裝深度為0~0.4mm,如下圖(b)所示。
離合器踏板軸和襯套
檢查離合器踏板軸和襯套有無磨損、踏板有無彎曲或扭曲、復位彈簧有無損傷或劣化及踏板襯墊有無損壞。
液壓操縱機構
檢查總泵內側有無生銹或磨損及傷痕;總泵外側有無漏油痕跡;活塞有無磨損或變形;離合器的接頭是否堵塞;膠碗是否老化或磨損;回位彈簧是否折斷。
裝配前將缸筒清潔干凈,活塞、密封圈、膠碗等零件抹上離合器油。
離合器分泵的檢修方法和總泵的檢修方法類似。
拉繩式操縱機構
拆下拉繩與分離叉,檢查拉繩是否卡滯,如有卡滯需要加潤滑油進行潤滑后再檢查,如還卡滯,需要更換拉繩。
離合器打滑故障診斷
故障現象
一輛上海桑塔納普通型轎車,行駛里程為23000km,發動機沒有任何異常,但行駛中達不到額定車速。又過了一段時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最高車速也只能達到95km/h。
完全放松離合器踏板,汽車不能起步或起步困難;汽車行駛中車速不能隨發動機轉速的提高而提高,感到行駛無力;上坡行駛或重載時,動力明顯不足,嚴重時可嗅到離合器摩擦片的焦臭味。
故障原因
離合器打滑的故障實質是離合器踏板完全放松時,主動盤與從動盤沒有完全接合,離合器處于半分離狀態,其主、從動部分摩擦力矩不足,發動機輸出轉矩不能全部傳給傳動系統。主要原因如下:
①離合器踏板自由行程過小或沒有自由行程、離合器踏板不能完全復位,分離軸承常壓在分離杠桿上,使壓盤處于半分離狀態;
②離合器拉索失效,喪失自調功能;
③分離杠桿調整不當,彎曲變形;
④離合器摩擦片變薄、硬化,鉚釘外露或有油污等;
⑤壓緊彈簧過軟或折斷,膜片彈簧受熱退火變軟或變形,致使壓緊力不足;
⑥離合器與飛輪連接螺栓松動;
⑦離合器壓盤或飛輪表面翹曲變形;
⑧液壓操縱機構中的主缸不良,導致不能完全復位;
⑨駕駛員操作不當,如經常使用半聯動等,使離合器處于半接合半分離狀態,磨損過大,導致打滑。
故障診斷與排除
① 首先進行故障確診,然后再進行逐項檢查。
啟動發動機,拉緊駐車制動器操縱桿,掛上低速擋,緩緩放松離合器踏板,使離合器逐漸接合。若汽車不能起步,而發動機無負荷感能繼續運轉又不熄火,即為離合器打滑。
汽車加速行駛時,若發動機轉速升高,而車速不隨之相應升高,感到行駛無力,嚴重時有焦臭味或出現冒煙現象,則為離合器打滑。
② 詢問駕駛員的操作習慣,若經常使用半聯動,通常是離合器片、壓盤磨損過度,應拆檢離合器,更換從動盤等。
③ 檢查離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離合器自由行程應符合原廠的規定,如離合器踏板沒有自由行程或自由行程過小,需進行調整。
④ 檢查離合器蓋固定螺栓是否松動。
⑤ 檢查摩擦片是否磨損過多或有油污。先從檢視孔檢查離合器從動片周邊的清潔狀況,若有油污甩出、燒蝕痕跡或磨損留下的粉末等,應進一步拆檢,并找出燒蝕原因。
如下圖所示,檢查從動片是否磨損過甚、鉚釘露出、燒蝕等。從動盤鉚釘距摩擦片表面深度t 應不小于0.3mm。
⑥ 檢查壓緊彈簧(螺旋彈簧或膜片彈簧)是否損壞或彈力不足。
⑦ 檢查壓盤、飛輪工作表面的平面度誤差。工作面應無刮傷、劃痕、燒蝕和裂紋,壓盤表面翹曲度不得超過0.2mm,飛輪端面圓跳動量應小于0.1mm。
⑧ 檢查發動機支座是否松動、移位等。
離合器打滑的故障診斷流程如下:
你們對這個如何看,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評
汽車維修視頻
汽車維修行業
這漫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