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齊天大圣孫悟空,想必每個人都不會陌生,那么,孫悟空是吳承恩杜撰的還是有參照原型呢?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魯迅先生明確指出“巫支祁就是孫悟空得原型。”
巫支祈何許人也?即古《山海經》中記載,大禹治水時在桐柏山遇到“淮渦水神” 巫支祈興風作浪,阻礙治水,后被庚辰手拿定水神針捉拿而這巫支祈“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
明嘉靖年間,吳承恩在桐柏相鄰的新野任縣令時,多次到桐柏山觀光。西游記中的水簾洞、花果山、通天河、流沙河等的描述都與桐柏諸多景點相吻合。可以說,桐柏山是吳承恩創作《西游記》的靈感來源地。
水簾洞位于南陽桐柏縣城西的桐柏山,地處群山環抱,松柏蒼翠,距地高約20米,緊臨一座百米峭崖,一弘山泉自崖巔傾瀉下來,活像一條水晶掛簾懸在空中,將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稱為水簾洞。水簾洞更是西游記中孫悟空稱王的地方的原型地。
桐柏山水簾洞水,清純甘冽,勝過諸多名泉。洞外有小寺,寺內墻上嵌有歷代文人游客書寫的詩文和題記。水簾洞被道家定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后,桐柏山佛教昌盛,自成白云山系,成為飲譽海內外的佛教圣地之一。佛道和諧的畫面可以說在桐柏山表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