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南陽工業經濟運行基本態勢
1、工業生產:穩增長、緩回升
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880億元,同比增長11.8%,較上年回落4.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14位,較上年下降5個位次。從全年走勢來看,2013年南陽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累計增速呈現出一個'穩'字和一個'緩'字。'穩'是指運行平穩,2013年南陽規模以上工業各月累計增速變動趨勢大致呈現'一'字形,最低增速為上半年的10.5%,最高增速為全年的11.8%,僅相差1.3個百分點。'緩'是指回升較緩,進入下半年南陽工業生產呈現出回升態勢,但各月間回升幅度較緩,基本維持在0.1-0.3個百分點之間?;厣^緩與今年各月當月增速水平較低、波動較大有關,今年以來全市工業生產增速一直處在較低水平,大部分月份增速在10%到12%之間,其中2月份和5月份當月增速在10%以下,分別是4.4%和9.4%,分別低于上年同期23.9個和6.7個百分點,9月增速為今年以來的最高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且各月度間增速起伏波動較大。
2、主要效益指標出現回落
2013年,南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219.5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利潤205.6億元,同比增長11.9%;完成稅利355.8億元,同比增長8%;全市虧損企業36家,比上年增加16家,虧損企業虧損額3.5億元,同比下降43.5%。今年以來,效益各項主要指標回落明顯,主營業務收入各月增速均明顯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指標從一季度開始持續走低,全年11.9%的增速為近年來的最低增速。
3、產銷銜接良好,出口快速增長
2013年,全市工業品產銷銜接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8.1%,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年共完成出口交貨值11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3%,增速較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二、2013年南陽工業經濟運行特征
1、 產業集聚加速推進,平臺建設快速發展
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發展,南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14個省定產業集聚區、5個專業園區。南陽已成為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國最大的天然堿生產基地、國內三大光學冷加工基地之一,河南省生物產業基地、全省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和電力產業基地。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規劃面積296.8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區面積 197.53平方公里;入駐規模以上企業669家,吸納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截止2013年11月底,全市14個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842個,占全市施工項目的39.3%。其中,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625個,占全市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個數的74.2%,占全市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60.7%;本年新開工億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13個,占產業集聚區新開工項目的68.8%,占全市新開工億元項目的63.1%。2013年,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62億元,增長14%,主營業務收入1896.9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利潤107.5億元,同比增長12.2%。各產業集聚區經濟效益大幅提升,集群效益不斷增強。
2、工業生產基礎較好,近九成行業保持增長
2013年,雖然南陽工業經濟有所放緩,主要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總體上南陽工業生產基礎依然較好。2013年,全市38個行業大類中有33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86.8%,其中18個行業同比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南陽已經初步形成了裝備制造、油堿化工、冶金建材、紡織服裝、食品醫藥、電力能源等六大戰略支撐產業和光電、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2013年,六大戰略支撐產業以及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91.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8.6%,同比增長11.1%,對全市工業上規模貢獻突出。
3、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興產業得到積極培育發展
2013年面對經濟增速的回落,市委、市政府把穩增長的壓力轉化為調結構的動力,把穩增長的著力點放在調結構上,在調結構中不斷培育和創造出新的增長點,工業生產更有后勁和活力。2013年南陽三大新興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1.2億元,同比增長12.8%,總量比上年增加12億元,增速高于全市1個百分點。
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經過多年尤其是近年來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增加值627.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71.3%,同比增長13.9%。
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2.8%,較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比重呈下降趨勢。
高技術產業快速增長。2013年全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明顯加快。新建市級工程(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60家,爭創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推動河南省光學薄膜、冶金保護材料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電氣防爆安全重點實驗室晉升國家級。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創新型企業(試點)2家。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啟動建設'南陽市光電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支持防爆集團建設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爭創省級重質碳酸鈣和精細化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積極推動防爆和冶金材料等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爭創國家級。加快高新區智能終端新興產業示范園建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自主創新專項,力爭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新突破。2013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工業企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80.8億元,同比增長12.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
4、企業知名度不斷提高,名優產品不斷涌現
至2013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39家,其中大中型317企業家。油田、龍成、淅鋁、天冠、新紡等5家企業躋身河南省'百強'重點企業,防爆、二機集團、西保、宛西等8家企業進入省'百高'企業行列,南陽企業知名度不斷提高。
2013年,南陽工業企業生產的燃料乙醇、天然堿、防爆電機、石油鉆采設備、光電信息記錄材料、人造金剛石、六味地黃丸、鹽酸林可霉素、冶金保護材料、汽車水泵等優勢產品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華石牌鉆機'、'中南牌人造金剛石'、'拓寶牌玉器飾品'、'遠興牌工業碳酸鈉'、'CNE牌防爆電機'等5個產品獲得中國名牌稱號,仲景牌六味地黃丸、淅川減震器、'漢鳳'牌棉紗等35個產品獲得河南名牌稱號,防爆集團CNXD牌防爆電機、臥龍牌電線電纜等53個產品獲得河南優質產品稱號,名牌總量位居全省前列。
5、工業經濟的增長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
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是今后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應對激烈競爭的明智選擇。
2013年,多數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保持增長,企業虧損額大幅下降。全市38個行業中27個行業實現利潤保持增長,增長面71%,1個行業在年底實現扭虧為盈。全市143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虧損企業36戶,較年初、上半年、三季度末分別減少25戶、10戶、13戶。虧損企業虧損額3.5億元,同比下降43.5%,虧損額降幅好于2012年22.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