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罵人(一):
1、況乎余尚未失神,其冤枉也。
2、何也伏於案上之學子者多於半者?
3、若真有能,
4、乃公居立刻而得之,安事《詩》《書》!
5、今日言吾之闔眼小憩,
6、直娘賊!
7、沐猴而冠
8、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9、罵人不帶臟字古語
10、豎子,不足與謀!
11、鴻鵠之志,安燕雀能知?
12、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13、其數可見也。
14、汝等鼠輩,窮極齷齪之能事。
15、厭汝者十者多有六,
16、汝彼娘之大去老嫗,
17、母之,誠彼娘之非悅
18、不足與謀!
19、而令吾所氣憤。
20、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
21、前事不咎,
22、今日之事則可惡也,
23、汝有何能?
24、何也點而言之?
25、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26、滄髯老賊皓首匹夫罵死你個王朗!
27、鳥人
28、老而不死是為賊
29、汝良乎?
30、定當頂不少於兩三句。用古語罵人的話
古語罵人(二):
1、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子曰:“六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第一句可謂孔子最犀利的第一損人利句!孔子身份是老師,此句是他在教訓學生宰予時實在氣不過所罵的話,不過孔子并非真罵,而是以諷刺激勵宰予上進。然而由于這兩句的形象性太強,直接成為了千古名罵!直到今天生活中,朽木不可雕,也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詞匯。
第二句意思為:這么老了還不死,真是社會的禍害!思考這句話之前,我們先想一想孔子光輝偉岸的形象,然后再來看這句他罵原壤的話,給人的感覺像是罵街,但比罵街稍委婉,可見學富五車的人罵起來人更加有沖擊力!
3、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4、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第三句有爭議,因為孔子此言本意不是罵女人的,此處的“女子”應作“內心陰險狡詐的人”解釋,孔子整句話意思是說“女子”與“小人”這兩種人不容易相處。不過發展到今天,這句話已然成為中傷女人的名言。
第四句,乍看之下如墜霧里,但實際這句話非常之毒!這句話的語境是這樣的:孔子看到閔子騫、子路、冉有、子貢等人在一起交談,子路一副剛強的樣子,孔子便說:“像仲由這樣,恐怕會不得好死啊!”
5、莊子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6、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7、詩曰:“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第5句,莊子的極度鄙視之詞,你不能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被狹隘的空間所限制,你不能和夏蟲談論冰,因為它受時間的制約。這句話引申出來,莊子就是說:老子懂得比你們多得多,才不和你們玩呢!
第6句是春秋時期鄭莊公罵太叔的著名罵句,意思是壞事干多了,就是自取滅亡,你就等著看好戲吧!多行不義必自斃,而今已經成為眾人皆知的成語。
第7句,老鼠都有皮囊護身,做人怎么不講禮儀?如果做人不講禮儀,那不去死還活著干嗎?這句話一看就是儒家文化的產品,十分注重禮法,不過這話貌似有點狠了,不懂禮法就不能生存嗎?
8、杜甫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9、花蕊夫人曰:“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10、諸葛亮曰:“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8句,杜甫罵道:就算你肉身與功名都殞滅了,也不會影響滾滾流淌的江河,引申為不會影響這個世界一絲一毫!身為現實主義詩人的杜甫,對奢靡的官宦階級深惡痛絕,能口出此言,在情理之中。
第9句,花蕊夫人是五代后蜀國王后,因后蜀十四萬士兵棄甲投降宋朝憤而作下此詩,她深居宮閨之中,無法上陣殺敵,聽到這個消息后,怒罵全軍無一有男子氣概!
第10句,諸葛丞相對周瑜的嘲詞,雖為小說杜撰,但由于它太過經典,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每當遇到連續兩次遭到損失時,人們總會想起一句“賠了夫人又折兵”!
古語罵人(三):
1、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
2、前事不咎。
3、厭汝者十者多有六,汝良乎?
4、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
5、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6、惡賊!汝今日辱我,異日吾誓取汝狗命!
7、察汝之行,莫如豚彘乎?
8、蒼然老賊,皓首匹夫。
9、汝彼娘之大去老嫗。
10、爾無顏吾奈爾何?
11、況乎余尚未失神,其冤枉也。
12、人或謗詈,無嗔怒心。
13、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14、何也點而言之?
15、笑人齒缺曰:狗洞大開。
16、若真有能。
17、汝彼母之尋亡乎。
18、而令吾所氣憤。
19、奈何戚戚小人,擔以重任。哀哉!
20、以小人之心觀人,則人盡皆小人。
21、爾等狗彘鼠蟲之輩焉與我并列之。
22、汝亦善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3、豎子,不足與謀!
24、何也伏於案上之學子者多於半者?
25、汝良乎?
26、孟德,令無羌乎。
27、爾等匹夫,休要作祟。
28、今日言吾之闔眼小憩。
29、定當頂不少於兩三句。
30、汝有何能?
31、及汝于學,猶吳郡大佬倚閭滿盈。
32、徘徊歧途,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
33、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34、袖有三百錢,便而翁也!
35、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
36、傷人者人恒傷之,辱人者人必辱之。
37、汝之屌,令尊知否?
38、鼠輩,汝行此不義之事,不怕五雷轟頂,死于非命嗎?
39、母之,誠彼娘之非悅!
40、汝等鼠輩,窮極齷齪之能事。
41、今曰之事則可惡也,而令吾所氣憤。
42、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古語罵人(四):
1、無賴(這個倒是古今通用):料其無由至臺,乃罵之曰:“無賴。
2、癡漢(看來日本人用于**用途的這個詞語也是有來源的):仁輒怒焉,罵之曰:“癡漢!
3、何物等流(相當于現代的‘什么東西’,雖然罵法不一樣,意思完全一樣):行數里,其人大罵云:“何物等流,使我來去迎送如是!獨不解一言相識,孤恩若是。如得五千貫,當送汝還。
4、“汝母婢也”,意思是說“你媽是小老婆”。
5、狗:吳將語彤令降,彤罵曰:“吳狗!豈有漢將軍降者!”《初學記》(也有罵作‘蟲狗’的,如:葬后,唐氏六畜等皆能言,罵云:“何物蟲狗,葬我著如此地。
6、田舍奴(唐代的‘鄉巴佬’,也有罵作‘田舍郎’的):太宗朝罷歸而含怒曰:“終須殺此田舍奴!”文獻皇后問曰:“大家嗔怨誰也?”帝曰:“只是魏征老兵,對眾辱我。
7、乞索兒(乞丐,相當于四川人罵‘討口子’):又兒或微刳其魚,貨者視之,因罵曰:“乞索兒終餓死爾,何滯我之如是耶!
8、獠(和罵狗差不多,也是罵人作動物):張曰:“有何相庇?”賀曰:“自相公在朝堂,無人敢罵知章作獠。罷相以來,爾汝單字,稍稍還動。
9、奴材(奴才):明日,以事語僚佐而嘆息曰:“子儀諸子,皆奴才也。不賞父之都虞候而惜母之乳母子,非奴才而何!
10、“豎子”了,這詞原義是:“兒童童仆”,引申為“愚弱無能的人”,而“豎”字又多有矮的意思,罵人“豎子”也顯示了古人鄙視身材矮小者的心態。
11、也有直接罵奴兵的:液命紙筆,立操而競,其詩曰:“長吟太息問皇天,神道由來也已偏。一名國士皆貧病,可是奴兵總有錢。
12、賊禿奴(罵和尚的,頗不敬):但聞狺牙嚙詬嚼骨之聲,如胡人語音而大罵曰:“賊禿奴,遣爾辭家剃發,因何起妄想之心?假如我真女人,豈嫁與爾作婦耶?
13、頭錢價奴兵(相當于說,賤奴才。頭錢價,意思為只值一文錢,奴和兵,在當時都是下等人):李罵云:“頭錢價奴兵,輒沖官長。
14、蠅蚋(罵人為蟲類):大師怒罵曰:“蠅蚋徒嗜膻腥耳,安能知龍鶴之心哉然則吾道亦非汝所知也。且我清其中而混其外者,豈汝齪齪無大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