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老百姓在生活中所總結出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千百年的傳承,如果我們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老祖宗所講述的這些俗語,都是十分有道理的!
我們農(nóng)村經(jīng)常有老人會說“養(yǎng)兒防老”,在以前的社會中,人是第一生產(chǎn)力,所以每家每戶,即使在即再窮再累,也會多生兒子。在我的農(nóng)村老家,老一輩兒的人們每家都有那么三四個孩子,多的甚至有六七個!
每家都有這么多孩子,而且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那些老人家在生活中,就總結出了這樣的一句話“老大傻,老二奸”,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話,那就是“家家有個壞老三”!那么老祖宗總結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老大傻,老二奸
“老大傻”所說的“傻”,其實不是指的智商,而是說老大往往會很懂事,很老實,非常懂得照顧人。
在老一輩那個時候,由于孩子生得多,家長有時候不一定能夠照顧得來,所以一般情況下,家里的老大就會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來。不僅僅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大成為家里的頂梁柱之后,還會幫助補貼家里。
再加上,自古以來“長兄如父”、“長姐如母”傳統(tǒng)觀念,老大相當于家里的又一個家長。所以在旁人看來,老大總是將好吃的、好喝的讓給弟弟妹妹,而弟弟妹妹犯錯的時候,又會自己站出來,替弟妹受罰,所以才有了“老大傻”的說法!
“老二奸”中的“奸”,說的也不是奸詐,而是相比較老大和老三而言,老二就比較圓滑、世故了。
作為老二,因為上面有老大,家長對于第一個孩子,總是特別小心翼翼的撫養(yǎng),老三指的就是老小,一般而言,老小受到各方的照顧比較多,所以說,老二所處的位置非常尷尬,即使是父母再怎樣的一視同仁,孩子多了就總有疏漏的時候。
所以老二就會抓住機會,在父母面前表現(xiàn),于是在人們眼中,相比于老大和老小,老二就要顯得機靈很多。于是,一般情況下,老二就會比較能說會道,并且機智圓滑!
家家有個壞老三
“老大傻,老二奸”的下一句是“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里的“老三”也不是說一定是排行老三,通常說的是眾多孩子中最小的哪一個;“壞”指的是調皮搗蛋,相比較老大和老二,老小受到了兄長們的溺愛,比較任性,所以在旁人看來,老小就是那個比較“壞”的小孩兒!
這句俗語放到一些年輕人身上,或許他們沒有深切的體會,因為一般80、9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或者家中只有兩個孩子。他們沒有體會過,老一輩家中有四五個兄弟姐妹的情況,所以對這些也體會不深。
再有便是由于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老祖宗所傳下來的這句俗語,并不能夠概括所有的家庭!我們常說“家是溫柔的港灣”,家里的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到底是老大奸還是老二奸,老二壞還是老三壞,其實并不重要!
各位讀者,你覺得這句俗語“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說得有道理嗎?你在家里排行第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