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劍峰,湖南省臨湘市第一中學教師。偶爾寫作,獨抒性靈;有詩歌獲中國當代漢詩大賽獎,有散文入選《中國最美游記》。
近聞志愿者給留守兒童送去書本和文具,可是有孩子卻說不要這些,而想要可以打榮耀游戲的手機和可以自由購物的金錢。
玩手機,打游戲,玩物喪志,是讀書的大忌;愛花錢,講消費,貪圖享受,乃成才的大敵,留守兒童們為什么偏偏就愛這些呢?
志愿者送書本和文具,其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他們應該想一想,留守兒童缺少這些嗎?義務教育階段,課本是免費的;父母外出務工,每月寄錢,孩子買點課外書和幾樣文具也不會感到吃力。可以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書本和文具留守兒童并不難得到。這就好比有的志愿者向空巢老人獻愛心,送去了舊衣舊被之類;老人們卻說,這些東西他們都有,并不是他們最需要的。可見,這里的志愿者并不真正了解兒童的現狀,送的書本不是雨中之傘;也沒有深入分析兒童的心理,送去的文具不是雪中之炭。
留守兒童缺少的是什么呢?曾在電視中看到有的父母春節后要去遠方打工,他們的孩子追出好遠,扯著父母的衣服依依不舍,拉著父母的行囊號啕大哭。那些留守兒童,還是需要母親羽翼呵護的雛鳥,還是需要父親大樹庇護的幼苗。遠離父母,他們就置身于孤寂的黑夜和恐怖的深淵;難見父母,他們就陷入了心靈的沙漠和情感的荒原。他們感到了迷茫,難以有人給予指引;他們遇到了挫折,難以有人給予開導;他們失去了信心,難以有人給予鼓舞;他們出現了心理障礙,難以有人給予有效的疏導……即使有爺爺奶奶,他們也給予不了父母那樣的關心;雖然有老師同學,他們也給予不了父母那樣的愛護。可見,留守兒童最缺少的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理的疏導,最需求的是心靈的撫慰和人生的引導。而志愿者送的書本和文具,只是物質上的幫助,很可能還是多余的,哪里是他們最需要的呢?
得不到這些最需要的,他們的內心難免寂寞,心靈難免空虛;于是有的便想以游戲來驅趕寂寞,排遣苦悶,甚至想以上網來尋求刺激,麻醉自我。
得不到這些最需要的,他們的三觀難以有人進行有效的矯正,他們的人生方向難以有人進行有效的導航;于是有的失去理智而想以金錢來進行美食享受,有的盲目攀比而想以金錢來進行化妝品消費。
可見,留守兒童要手機和金錢,根本原因不是他們得寸進尺,貪得無厭,而是他們缺少人間的真愛,缺少人生的引領。長此以往,這些孩子,就如野草,任其瘋長,荒廢學業難道值得奇怪嗎?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像小樹,沒有修剪,難以成材難道不在情理之中嗎?
因此,我要呼吁志愿者和全社會,和兒童們多多交流吧,給他們以心靈上的溫暖;和兒童們講講勵志故事吧,給他們以拼搏的勇氣;和兒童們談談學習吧,給他們以學習上的指導;和兒童們做做朋友吧,給他們以心理上的疏導……獻愛心不要走形式,要捧出我們的真心;獻愛心不要做樣子,要奉獻我們的真愛。
本期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