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人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轉移到了這個其貌不揚的男子身上。
莫言成名較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前一年才獲得茅盾文學獎。不過莫言的幸運就在這兩年,居然接連獲得如此具有含金量的文學大獎。
其實,真要說我國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不至于只有莫言一個人。如果不出意外,莫言并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第二都排不上,只能夠排在第三個。
第一應屬魯迅
魯迅應當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關于魯迅先生的個人成就,無論從哪方面來分析,都有足夠的資格獲得這樣一個獎項。
其實,魯迅先生當年是收到了諾獎組委會的獲獎通知的,只不過魯迅先生沒有接受。
魯迅先生回復道:我的水平不夠,你們還是頒給真正有水平的人吧。
其實,魯迅先生并非水平不夠,只是他創作的初衷并不是為了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是為了解放當時麻木的思想。這才是他的重任,至于其他的,魯迅先生毫不在意。
諾獎組委會見魯迅先生毫不領情,便不再強求將此獎頒給魯迅先生。
第二應當沈從文
很多人都說,我國的文學高度,除了魯迅,就是沈從文了。雖然說沈從文寫作只寫了半輩子,前半生寫作品,后半生研究服裝文化。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沈從文先生都在不同的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雖然說后半生的沈從文早已經沒有寫作了,但是他曾經留下的瑰寶,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特別是長篇小說《邊城》直接奠定了沈從文大師作家的地位。
1988年,經人舉薦,諾獎決定頒獎給著名作家沈從文,以表彰他憑借《邊城》描寫出不一樣的世外桃源。
不過很可惜的是,本來就已經頒給沈從文先生諾貝爾文學獎了,可是奈何這個時候沈從文先生已經去世了。由于不能夠將諾獎頒給已故之人,因此沈從文就錯過了這樣一次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絕好機會。
第三才是莫言
經過魯迅、沈從文這兩位文學大師的遺珠之憾以后,才有了莫言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這樣一個機會。
至于諾貝爾文學獎有多么難得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日本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文學獎14年,本來以為他會憑借作品《挪威的森林》在今年如愿以償,不過還是與諾獎失之交臂。我國著名作家余華,雖然文學功底深厚,不過如今已經和村上春樹成了好兄弟,無緣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能夠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靠的是幸運,有人能夠將他的作品翻譯成英文,讓別人看到,要不然的話,即便是他莫言把文學寫出花來,也不可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其次便是莫言的文學立場符合諾獎審委會的口味,有人翻譯,又合口味,一拍即合,莫言就得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