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們都放假了,很多父母就想借機帶孩子們出去旅游,釋放一下學習壓力,增長視野和見識。
本來已經和鄰居約好了,兩家帶孩子一起去南丹山森林公園爬山玩水和農家樂。門票都已經提前買好,結果臨出發的時候,鄰居告訴我,他們家孩子不愿意去爬山,嫌天熱太累,非要換個地方去玩。
旅游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父母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組織,結果這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孩子說不去就不去。
其實如果做不到這3點,還是不要暑假帶孩子出去旅游了,費時費錢費精力不說,還不討孩子的歡心。
第一點:旅游目的地要跟孩子商量
帶孩子旅游,目的地最好讓孩子挑選,他感興趣和他想去的才最佳。比如爬山有益健康,所以父母安排帶孩子去爬山,但孩子討厭運動,不喜歡爬山。你強迫孩子去爬山,最終只會弄的敗興而歸。
孩子的旅游要讓孩子做主,去哪他說了算,這樣的旅游才會更加開心,孩子也玩的更盡興,也更加有利于親子關系。
第二點:旅游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雖然說沒有錢買不到的東西,但旅游前,父母還是得考慮周到,把能用得到的東西都帶上。比如防蚊蟲叮咬的藥,比如孩子睡覺必帶的玩偶或毛毯,比如退燒藥、中暑藥、止瀉藥、傷口包扎藥等等。
旅途中不可知的因素太多,準備的越周全,旅途的愉悅指數越高。此外,父母還得提前設計好旅游路線,做好旅游攻略,定好酒店。
帶孩子出游不比成人游玩,孩子的精力和體力不足,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到孩子的體驗感,所以出游準備的越仔細越好。
第三點:旅游過程中親子之間要多溝通互動
帶孩子出游的初衷也是為了增進親子感情,所以在旅游途中,父母一定要多與孩子溝通互動。孩子感興趣的地點可以多點停留,讓孩子盡情的玩,多給孩子拍點美照,或者親子之間多點合照,這些都將轉化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美好的回憶。
讓孩子多點參與到旅游中,比如分享他自己的見聞給我們聽,比如分享他旅途的感受和建議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成長歷程中,我們總要多帶他出去見識一下世界的廣闊,見識一下自然的奇妙,見識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既可以給他們留下珍貴的成長回憶,又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開闊他們的心胸,疏散學習的壓力,同時還有利于親子之間感情更加和諧深厚。無親子,不教育,旅游是最好的培養親子感情和教育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