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和人類共生共存、對人體有益的活的細菌。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做了如下定義:通過攝取適當的量、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活菌。迄今為止,已發現的益生菌大體可分成三大類,包括:1.乳桿菌類如嗜酸乳桿菌、干酪乳桿菌、拉曼乳桿菌等;2.革蘭氏陽性球菌如糞鏈球菌、乳球菌、中介鏈球菌等;3.雙歧桿菌類如長短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等。大家喝酸奶的時候,仔細看配料表會發現里面都添加了一兩種益生菌。
人體腸道中存在三類細菌,它們分別是共生菌、條件致病菌和致病菌。條件致病菌,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導致疾病的細菌,正常腸道內大量共生菌的存在抑制了其在腸道內的大量繁殖。而致病菌則較少出現在腸道中,一旦出現則可能大量繁殖而致病,可稱之為腸道“壞菌”。一個正常人腸道內的細菌高達10萬億個,重量達1-1.5公斤。其中99%是共生菌,也就是好細菌。在維持腸道菌群正常平衡中,共生菌占著主導地位,是保證機體健康的重要菌群。
從正常人體存在的共生菌中分離培養出用于糾正菌群失調的細菌,利用這些細菌制作出的微生物制劑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益生菌”。補充腸道益生菌相當于使腸道共生菌的數量和功能增強,當腸道中益生菌達到一定數量時,其他致病菌的空間就會被“擠壓”,從而達到維護和改善腸道健康的目的。益生菌與腸道的健康有重要的聯系。
益生菌如何調節腸道健康
益生菌可以在腸道內定殖,調節腸道各種不同菌群的平衡,防止條件致病菌及致病菌大量繁殖,它通過產生有機酸、游離脂肪酸、過氧化氫、細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長,通過“生物奪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夠定殖于腸道粘膜表面或細胞之間形成生物屏障,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并可以對腸道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提高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增強腸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增強腸道的免疫功能。
除此之外,乳桿菌等益生菌具有半乳糖苷酶活性,能夠明顯降低乳糖的濃度,產生乳酸,有利于人體消化吸收。尤其是乳糖不耐受的人,喝完純牛奶后會出現腹脹、腹瀉,而喝酸奶卻沒有這些癥狀,就是因為酸奶中添加了益生菌。
益生菌是對于人體腸道非常有利的一種菌群,但是要注意的是健康狀態下是不需要大量補充益生菌的,因為腸道自身會產生有益的共生菌。若是生病,補充益生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其適應證主要為功能性胃腸道疾病及兒童腹瀉病。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腸易激綜合征、炎癥性腸病、肝膽疾病、乳糖不耐受及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濕疹等疾病中也作為輔助用藥推薦使用。此外,老年人、兒童、免疫力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者也可適當使用益生菌,但不可把益生菌作為保健品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