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一個遠房親戚的孩子患了腸癌,在江蘇省腫瘤醫院進行了手術治療,但可惜的是一年多之后出現肝轉移,今年這個25歲的孩子帶著遺憾和悲傷離開了人世。無法接受現實的父母就像祥林嫂一樣見人就問,為什么我家孩子這么不幸?年紀輕輕患腸癌,遺傳基因可能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據我所知,這個孩子從小被溺愛,只吃肉不吃蔬菜,無肉不歡,米飯吃得也少,父母對他這個不好的飲食習慣一味縱容,并沒有想著去糾正。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習慣在他腸癌的發生過程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膳食纖維是第七類營養素
膳食纖維既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能量,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無營養物質”。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深入研究,科學家逐漸發現膳食纖維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理作用。并排在傳統的六類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與水之后的第七類營養素。
膳食纖維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兩大類。植物表皮、根莖蔬菜、全谷類糧食當中含有很多纖維素、木質素、半纖維素,這3種是常見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樹膠、魔芋等屬于水溶性膳食纖維。日常飲食的膳食纖維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谷薯類、豆類、蔬菜、水果、干果等。
膳食纖維在腸癌防治中作用顯著
膳食纖維通過四大作用來保護腸道。
1.改善腸道菌群 膳食纖維可在大腸中被發酵,促進有益菌的大量增值,抑制腐生菌的生長,以改善腸道菌群,有利于某些營養素的合成和吸收。
2.吸附水分 膳食纖維容易吸水膨脹,有利于增加食糜的體積,刺激胃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和增加排便次數,防止便秘,減少糞便在腸道中的停滯時間以及糞便中有害物質與腸道的接觸。膳食纖維吸水后可膨脹10~15倍,可以增加人的飽腹感,減少食物攝入量,而且能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起到減重作用。
3.吸附有害物質 腸道中有很多致癌劑,比如多環芳烴、雜環胺、植酸、黃曲霉素、N-羥乙酰神經氨酸、N-亞硝基化合物等,膳食纖維能夠吸附黏滯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并將其排出體外,減少這些致癌物的刺激,降低腸癌發生幾率。此外,膳食纖維對鈣、汞、鉛、高濃度銅、鋅,特別是有機陽離子也具有清除能力。
4.結合膽酸鹽
腸道中的膽酸和鵝膽酸會被細菌代謝為致癌劑和致突變劑,尤其是沒食子酸,能夠抑制人體本身p53的抗癌功能,導致結腸和直腸癌頻發。膳食纖維能夠結合這些膽酸鹽代謝產物,減緩消化速度,抑制其吸收和快速地將其排泄出體外。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胡吃海塞成為很多人的飲食常態,我國成年人平均每日進食膳食纖維的量才11g左右,遠遠不足“中國正常成年人每日應進食25g~35g”的標準。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不僅會引起肥胖和三高,還使腸癌的發生幾率升高。如今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少吃紅肉,多吃粗糧,多吃蔬菜水果,這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胡洋,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上海醫學會肺功能學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成員。擅長間質性肺病、結節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預防與診治。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