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為南朝宋史學家范曄所寫,因其極高的文學與史學價值,超越其他寫后漢的史學專著,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是公認的記載后漢歷史的正史著作。
黃河歌者金石點評:
耿氏后人都是能征慣戰(zhàn)的好手,其中著名的有耿國、耿秉和耿夔。到了三國時期,出了個耿紀,聯(lián)合謀殺曹操未成被滅族,受到牽連被殺的人很多,曹操借機進行了一場政治大清洗。請看《<后漢書>研讀》第92章:
耿家軍進擊北匈奴
耿國(?~58年),字叔慮,他是耿況的兒子,在28年初入朝陪侍,劉秀封他為黃門侍郎,在身邊左右侍奉,劉秀認為他很有能力,升任他為射聲校尉。31年,朝廷裁撤射聲校尉職位,封耿國為駙馬都尉。耿況去世后,耿國應(yīng)當承襲爵位,耿國向劉秀上書,因為耿況非常喜愛小兒子耿霸,堅持把爵位讓出,劉秀下詔書答應(yīng)。耿國歷任頓丘、陽翟、上蔡縣令,所在的地方受到官吏百姓稱贊,朝廷征召他擔任五官中郎將。
這時,烏桓、鮮卑多次侵犯邊境,耿國平時非常有計謀,多次向劉秀建議邊境對策,劉秀對他非常器重。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呼韓邪單于,到塞下正式稱為藩屬,愿意為漢朝守衛(wèi)北方,劉秀把這事交給公卿大臣商議。商議者認為天下初定,中原空虛,夷狄的情況真?zhèn)坞y以知曉,不能答應(yīng)。
只有耿國一人說道:“臣認為應(yīng)當根據(jù)孝宣皇帝時期的慣例答應(yīng),讓他們向東防御鮮卑,向北抗拒匈奴,率領(lǐng)四夷,保持邊郡安全,使塞下再也沒有晚上打開城門的警報,這是萬世安寧的計策。”
劉秀采納其建議,于是封比為南單于,于是烏桓、鮮卑保塞自守,北匈奴遠遠逃遁,中國邊境沒有了戰(zhàn)端。
51年,耿國接替馮勤擔任大司農(nóng)。他又上書說,應(yīng)當恢復(fù)設(shè)置度遼將軍、左右校尉,屯駐五原以防備逃亡。58年,耿國在官位上去世。漢明帝追思耿國的建議,后來恢復(fù)設(shè)置了度遼將軍、左右校尉,就像他建議的那樣。
耿國生有兩個兒子:耿秉和耿夔。
耿秉(?~91年),字伯初,他體態(tài)魁梧,腰粗八圍,博通經(jīng)書,能解說《司馬兵法》,尤其喜歡將帥領(lǐng)兵方略。他因為父親為官擔任郎官,多次上書談?wù)撥娛隆=?jīng)常說中原虛費,邊境不安,其憂患就在匈奴,所以要以戰(zhàn)去戰(zhàn),弘揚盛王大道。漢明帝也有志向北伐,暗中同意他的觀點。永平年間,漢明帝征召他來到皇宮中,詢問他前后上書中談及的用兵方略,封他為謁者仆射,受到漢明帝親近寵幸。每次公卿大臣召開會議,漢明帝經(jīng)常命人領(lǐng)著耿秉上殿,詢問邊境事務(wù),大多符合劉莊的心意。
72年,漢明帝封他為駙馬都尉。73年,耿國以騎都尉的身份作為秦彭的副將,和奉車都尉竇固等人一起討伐北匈奴,結(jié)果北匈奴人逃走,漢軍不戰(zhàn)而還。
74年夏天,漢明帝詔令耿秉和竇固合兵一萬四千騎,再次兵出白山進攻車師。車師國有后王和前王,前王是后王的兒子,其王廷相離五百多里。竇固認為后王道路遙遠,山谷高深,士卒受寒冷所困,想要進攻前王。耿秉建議先進攻后王,以除掉其合力的根本,那樣前王自然臣服,竇固猶豫沒有決定。耿秉奮身而起說道:“我請求去打前鋒。”
耿秉說完后上馬率軍向北,其他部眾迫不得已,也一路跟隨前進。漢軍縱兵抄掠,斬首幾千級,繳獲馬、牛十多萬頭。后王安得震驚恐怖,率領(lǐng)幾百騎出來迎接耿秉。竇固的司馬蘇安想要把全功歸于竇固,馬上飛馳上前對安得說:“漢朝最尊貴的只有奉車都尉,他是天子的姐夫,爵位為通侯,應(yīng)當先向他歸降。”安得于是返回,改令其他部將迎接耿秉。
耿秉看到后大怒,被甲上馬,幸率領(lǐng)自己的精騎直到竇固的營寨,大聲喊道:“車師王已經(jīng)歸降,現(xiàn)在竟然不到,我請求前去砍下他的腦袋!”竇固聽到后大驚說道:“你暫且停下,這樣會壞事的!”耿秉厲聲說道:“受降就如同臨敵。”說完后飛馳前往。
安得更加惶恐,急忙走出城門,摘下帽子,抱著耿秉的馬腿歸降。耿秉帶著他去見竇固,前王也隨后歸降。于是漢軍平定車師后返回。
75年秋天,漢章帝劉烜繼位,封耿秉為征西將軍,派他巡視涼州邊境,慰勞賞賜保塞的羌胡,進而屯駐酒泉,營救戊己校尉。
76年,漢章帝封耿秉為度遼將軍。他共在職七年,匈奴人懷念其恩信。朝廷征召他回京擔任執(zhí)金吾,受到親近器重。漢章帝每次巡視各郡國以及前往宮觀,耿秉經(jīng)常率領(lǐng)禁兵宿衛(wèi)在左右。漢章帝封耿秉的三個兒子都為郎官。80年,漢章帝又封耿秉為征西將軍,協(xié)助車騎將軍竇憲進擊大敗北匈奴,其事情記載在《竇憲傳》中。劉炟封耿秉為美陽侯,食邑三千戶。
耿秉性情勇敢,行事簡易,他行軍時經(jīng)常披甲在最前面,休息時也不安營扎寨,而是遠遠派出偵探,明確約誓,有警報部隊馬上結(jié)成陣式,士卒都愿意為其死戰(zhàn)。
90年,耿秉接替桓虞為光祿勛。第二年夏天,耿秉去世,享年五十多歲。漢和帝賞賜朱棺、玉衣,由將作大匠負責開鑿墳?zāi)梗褂霉拇担鍫I騎士的三百多人送葬,謚號為恒侯。匈奴聽說耿秉去世的消息后,全國號哭,有的甚至用頭搶地流血。
耿秉的兒子耿沖承襲爵位。竇憲被殺后,因為耿秉是竇氏的同黨,封國被廢除。耿沖官至漢陽太守。
耿秉的曾孫叫做耿紀,年少時就有美名,被征辟到公府工作,曹操對其非常尊敬,慢慢升任少府。耿紀因為曹操想要篡漢,在218年,他和太醫(yī)令吉平、丞相司直韋晃等人謀劃起兵誅滅曹操,事情沒有成功,被夷滅三族。當時的官僚大戶因為牽連到耿紀案件中被滅門的太多了。
耿夔字定公,他年少時非常有志向。永元初年,耿夔擔任車騎將軍竇憲的假司馬,向北進擊匈奴,轉(zhuǎn)任騎都尉。91年,竇憲再次兵出河西,任命耿夔為大將軍左校尉。耿夔率領(lǐng)八百精騎,兵出居延塞,直奔北單于的王廷,在金微山斬殺閼氏、名王以下五千多級,單于僅帶領(lǐng)幾名騎兵逃亡,全部繳獲匈奴的珍寶財物牲畜。耿夔離開要塞五多里返回,自從漢軍出師以來從未有過,耿夔被封為粟邑侯。
這時,北匈奴單于的弟弟、左鹿蠡王于除鞬自立為單于,率領(lǐng)其八部部眾兩萬多人,居住到蒲類海上,派使者到塞下歸降。朝廷任命耿夔為中郎將,持節(jié)護衛(wèi)單于。竇憲被殺后,耿夔也受牽連被削奪官吏和爵位。
耿夔后又復(fù)出擔任長水校尉,出京擔任五原太守,升任遼東太守。105年,貊人侵犯漢朝郡界,耿夔追擊并殺掉其首領(lǐng)。109年,南單于在檀城反叛,朝廷派耿夔率領(lǐng)鮮卑和各郡軍兵屯駐雁門,和車騎將軍何熙一起進擊。何熙推薦耿夔為先鋒,派自己的司馬耿溥、劉祉率領(lǐng)兩千人和耿夔一起前進。
漢軍到達屬國故城,單于派薁鞬日逐王率領(lǐng)三千多人阻擊,耿夔進攻其左翼,命令鮮卑進攻其右翼,單于戰(zhàn)敗逃走。耿夔追擊斬殺一千多級,斬殺其名王六人,繳獲穹廬輜重一千多輛,牛馬牲畜人口非常多。鮮卑的戰(zhàn)馬大多瘦弱,于是背叛出塞。耿夔不能單獨作戰(zhàn),也無法追擊,被貶任為云中太守,后來又升任代理度遼將軍事務(wù)。
耿夔作戰(zhàn)勇敢,但脾氣很大,他多次欺負使匈奴中郎將鄭戩(音jiǎn,簡)。114年,耿夔獲罪被逮捕入獄,判處減死一等論處,鞭笞二百下釋放。121年,耿夔再次被封為度遼將軍。這時,鮮卑攻殺云中太守成嚴,在馬城包圍烏桓校尉徐常,耿夔和幽州刺史龐參前去救援,追擊烏桓出塞返回。耿夔最后因犯法免職,在家中去世。
耿秉
黃其軍
作于2022年10月10日(古來歷壬寅年九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