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更多美文,敬請關注黃河歌者:微信公眾號huanghegezhe,《簡書》搜索“黃河歌者”。每天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卻說曹丕闖入袁紹宅中看到兩個婦人在啼哭,按劍問道:“你們是什么人?”其中年齡大點的婦人答道:“妾是袁將軍之妻劉氏。”曹丕又問:“那個女人是誰?”劉氏說:“她是袁熙之妻甄氏。因為袁熙逃奔幽州去了,甄氏嫌遠不肯隨行,所以留在家中。”曹丕拖那個女人到了近前,看到甄氏玉肌花貌,有傾國傾城之色。于是對劉氏說:“我是曹丞相長子曹丕,特地來保護你們全家,你們不要擔心害怕。”按劍坐到大堂上。
卻說曹操統領眾軍將進入冀州城,將要過城門時,許攸縱馬靠到近前,用馬鞭指著城門直呼曹操乳名說:“阿瞞,如果你不是得到我的幫助,怎么能夠進入這扇大門?”曹操只是大笑,眾將聽到這話后,卻都憤憤不平。
曹操來到袁紹府門下,問道:“有沒有人曾經進入過此門?”守將說:“丞相您的世子正在里面。”曹操召喚出曹丕責備。劉氏出來叩拜說:“不是靠世子不能保全我全家性命,我愿意將甄氏送給世子執箕帚。”曹操讓喚出甄氏叩拜,曹操看了看說道:“這真是我的兒媳!”于是命令曹丕納甄氏為妻。
曹操占領了冀州后,親自前往袁紹墓前吊祭,叩拜并且哭得很悲痛,他對眾文武說:“我和本初在幼年就是過命的好友,不想成為了對手。當初我和他共同起兵討伐董卓時,本初問我:‘如果我們這次起兵不成功,你將來怎么辦?’我反問他:‘你先說說你怎么辦?’本初說:‘我的目標是向南占據黃河之險,向北阻擊燕代以及沙漠以北的夷狄,然后向南發展爭雄天下,有誰能夠阻擋得住我的腳步?’我回答他說:‘我從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是網羅天下智力為我所用,用大道來駕馭他們,我就會無往而不勝。’這話好象就在昨天,而現在本初命已喪亡,我怎么不能為這而痛苦流涕!”眾人也都嘆息不已。曹操把金帛糧米等賞賜給袁紹的妻子劉氏。傳下命令:“河北居民連年遭受兵革之苦,全部免除掉今年全年的租賦。”一面寫表申奏申朝,曹操兼領了冀州牧。
有一天,許褚騎馬出東門,正迎面碰到許攸,許攸用手點指許褚問:“你們如果沒有了我,還能夠這么輕松出入這扇大門嗎?”許褚大怒道:“我們出生入死,血染征袍,才奪得了這座城池,你怎么敢這樣夸口!”許攸罵道:“你們都是一群匹夫,哪里值得稱道!”許褚大怒,拔劍殺掉許攸,提頭去見曹操,說:“許攸十分傲慢無禮,我已經殺掉,請丞相定罪。”曹操說:“子遠和我有老交情,他只是好開個玩笑罷了,你怎么一時沖動殺了他!”狠狠訓斥了許褚,命人厚葬了許攸。
曹操派人四處尋訪冀州賢士。有人推薦說:“騎都尉崔琰(音yǎn,掩),字季珪,是清河東武城人。他曾經多次向袁紹獻計,袁紹根本不聽,所以一直推托有病在家閑居。”曹操立即征召崔琰為本州別駕從事官,對崔琰說:“昨天我看了本州的戶籍冊,共計有三十萬人口,真是個大州。”崔琰說:“現在天下分崩,九州撕裂,二袁兄弟間相互爭斗,冀州的老百姓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丞相不著急救民于水火,卻先去計算戶籍,這難道對得起本州百姓對明公的期盼嗎?”曹操聽到這話后,立刻收住笑容后向崔琰致歉,待崔琰為上賓。
曹操平定了冀州后,派人打探袁譚的消息。袁譚領兵劫掠甘陵、安平、渤海、河間等地,得知袁尚敗退到中山后,就統兵追擊。袁尚無心戀戰,到幽州投奔了袁熙。袁譚收降了袁尚的全部人馬,想要復奪冀州。
曹操派人征召,袁譚不到。曹操大怒,寫書信斷絕婚事,親自統大軍征伐,直奔平原。袁譚聽說曹操軍馬殺來,急忙派人向劉表求救。劉表請來劉備商議,劉備說:“現在曹操已經攻破了冀州,兵勢正盛。袁氏兄弟馬上就要被曹操所擒,援救他沒有一點用處。況且曹操常常有偷窺荊襄的意圖,我們只能養兵自衛,不要輕易出動。”劉表問:“那我找個什么理由謝絕他?”劉備說:“可各寫一封書信給袁氏兄弟,以和解的名義婉言謝絕。”劉表聽了劉備的話后,派人送書信給袁譚。信中說:“君子有了難處,不應該向有仇的國家求救。前段時間我聽說你已經屈膝降曹,那是忘記了先人的仇冤,也背棄手足的情誼,更是我們袁劉同盟的恥辱。當年冀州在你弟弟手中時,你就應該同心協力抗拒曹操。等到擊敗曹操后,是非曲直自有公論,不比現在投降曹操要強得多嗎?我勸你還是先兄弟間和解,共拒曹兵。”又寫一封書信給袁尚說:“袁譚天生性急認死理。你們應當先除掉曹操,以報父親之恨。等到擊敗曹操后再去理論,不是很好的事情嗎?如果迷途不知返,那么到頭也會是一條死胡同。”袁譚得到劉表書信后,知道劉表沒有發兵的意思,又料定不能敵敵曹操,只好放棄了平原,退保南皮。
曹操追到南皮。當時天氣已是寒冬,河道全部結冰,運糧的船只不能行進。曹操命令本地老百姓敲冰拽船,百姓們聽說后四處逃散。曹操大怒,下令捕捉斬殺。百姓們聽說后都到曹營自首。曹操說:“我如果不殺你們,就是吾號令不行;如果殺掉你們,我又與心不忍。你們快快去到山中躲藏,不要被我的軍士擒獲。”百姓都垂淚而逃。
袁譚領兵出城后和曹軍對戰。兩陣對圓,曹操出陣用馬鞭指著袁譚罵道:“我用厚恩對待你,你怎么生出來異心?”袁譚也罵道:“你進犯我的境界,占領我的城池,搶奪我的妻子,倒反過來說我有異心!”曹操大怒,命徐晃出馬。袁譚派彭安接戰。兩馬相交不到數合,徐晃斬彭安于馬下。袁譚軍馬敗退,進入南皮,曹操派軍兵四面圍住。袁譚十分驚慌,派辛評見曹操談條件投降。曹操說:“袁譚這小子反復無常,我已經不相信他了。你的弟弟辛毗我已經重用,你也可以留在這里。”辛評說:“丞相說得不對。我早就聽說過主貴臣榮、主憂臣辱的道理。我跟隨袁氏很久了,堅決不會背叛!”曹操知道不能留住,就打發辛評回去。
辛評回去見到袁譚后說曹操不準投降,袁譚斥責道:“你的兄弟已經投降了曹操,你是不是也懷有二心了?”辛評聽完這話句氣滿填胸,立刻昏絕在地上。袁譚忙命人扶起,不一會辛評就氣絕而死,袁譚也很后悔。郭圖對袁譚說:“明天可以驅趕百姓在前面,我們軍兵隨后,和曹操決一死戰。”袁譚聽從其計。
當天夜里袁譚驅趕南皮百姓,都持刀拿槍強迫服從命令。第二天天明打開四門,軍兵在后,驅趕百姓在前,喊殺聲震天,一齊殺奔曹營,兩軍一場混戰。從早晨殺到正午還是勝負未分,遍地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曹操看到不能速勝,就下馬上山,親自擊鼓。將士們看到后,都奮力向前沖殺,袁譚軍兵大敗,老百姓被殺者不計其數。曹洪奮力沖入敵陣,正迎著袁譚,就舉刀亂砍,袁譚被曹洪砍殺在陣中。郭圖看到陣腳大亂,急忙指揮軍士退往城中。樂進看到后拈弓搭箭,一箭射倒郭圖在城壕中,人馬都亡。
曹領引兵攻入南皮后安撫百姓。忽然有一彪軍趕到,正是袁熙部將焦觸、張南,曹操領軍迎擊。兩將卻是前來投降,曹操封為列侯。又有黑山賊寇張燕,領軍馬十萬前來投降,曹操封張燕為平北將軍。
曹操下令將袁譚首級號令全城,敢有哭拜的立斬。首級懸掛在北門,卻有一人布冠衰衣,跪在首級下大哭。左右拿來見曹操,曹操問他姓名,這人是青州別駕王修,因為勸諫袁譚被驅逐。現在聽說袁譚已死,前來哭拜。曹操問:“你知道我下的軍令嗎?”王修說:“我知道。”曹操問:“難道你不怕死嗎?”王修說:“我一生效力于袁譚,主人死了卻不去哭祭,是不義之舉。畏死忘義,還有什么面目活在人世上!如果能讓我收葬袁譚尸體,我雖被殺無恨。”曹操說:“河北義士怎么這么多啊!可惜了袁氏不能使用!如果能使用起來,我怎么敢正視河北!”于是命王修收葬袁譚尸體,待王修為上賓,封為司金中郎將。
曹操問王修:“現在袁尚已經投奔了袁熙,有什么計策攻取?”王修一聲不吭。曹操說:“真是忠臣啊。”曹操就向郭嘉問計,郭嘉說:“可派袁氏降將焦觸、張南等前往攻擊。”曹操采納郭嘉之計,隨即命焦觸、張南、呂曠、呂翔、馬延、張顗,各自帶領本部兵,分三路進攻幽州,一面使命典、樂進會合張燕軍馬后,攻打并州高干。且說袁尚、袁熙知得曹兵將要來到,料定難以抵擋,于是棄城領兵連夜奔逃到遼西投烏桓去了。
幽州刺史叫烏桓觸,聚集了幽州眾官,歃血為盟,共同商議是向袁還是向曹的問題。烏桓觸先說:“我知道曹丞相是當世英雄,現在我們這就去投降,有不遵守將令的立斬。”依次歃血,輪到別駕韓珩(音héng,橫)那兒,韓珩把劍扔到地上大呼道:“我受袁公父子厚恩,現在主人敗亡,我能力不足以挽救大局,已是十分不義的做法。如果北面而投降曹操,我堅決不干!”眾人都大驚失色。烏桓觸說:“如果想成就大事,就應當先立大義。事情成與不成,不少一人。韓珩既有如此之志,那只好悉聽自便。”命左右推韓珩而出。烏桓觸出城迎接三路軍馬,投降了曹操。曹操大喜,加封烏桓觸為鎮北將軍。
忽然探馬來報告:“樂進、李典、張燕攻打并州,高干守住了壺關口,不能攻下。”曹操親自領兵前往,三將出來迎接,說壺關口非常難攻。曹操聚焦集眾將共商破高干之計。荀攸說:“如果想攻破高干,必須使用詐降計才可以。”曹操當即采納,召來降將呂曠、呂翔,附耳低聲如此如此。呂曠等領軍數十名軍兵直抵關下,叫道:“我們是袁家舊將,不得已投降曹操。但曹操為人奸詐,從不信任我們,我們趕回來扶保舊主。速速開關接納。”高干不信,只是讓兩將到關上講話。兩將卸甲棄馬而入,對高干說:“曹軍新到,可乘其軍心未穩今夜前去劫寨,我們愿意當先開路。”高于大喜,當夜就命二呂當先,領萬余軍馬前去。將要趕到曹營時,背后卻是喊殺聲大震,伏兵四起。高干知道上當中計,急忙回壺關城,樂進、李典早已奪下了壺關,高干只好奪路而逃,投奔了單于。
曹操領兵守住關口,派人追襲高干。高干到了單于界上,正碰到北番左賢王。高干下馬拜伏在地上,說曹操吞并了他的疆土,現在想進犯王駕地面,乞求救援,同力克復后以保全北方。左賢王說:“我和曹操無冤無仇,他怎么會侵犯我的領土?你是想讓和曹操結怨啊!”斥退了高干,高干走投無路,只好去投奔劉表。走到上洛時,被都尉王琰所殺,將首級送到曹操那兒,曹操加封王琰為列侯。
并州平定后,曹操商議西攻烏桓。曹洪等說:“袁熙、袁尚兵敗將亡,勢窮力盡后遠投沙漠。我們現在領兵向西深入出擊,如果劉備、劉表乘虛襲擊許都,我們恐怕來不及救應。我們建議回師不進為上策。”郭嘉說:“大家所說的都不對。主公雖然威震天下,但沙漠的人倚仗地處邊遠,必定不加防備。乘其無備猛然一擊,必定可破。況且袁紹對烏桓有恩,袁尚和袁熙兄弟尚在,不能不除。劉表只是坐談之客,自知才能不足以駕馭劉備,重用怕不能制約,不重用那么劉備也沒有機會伸展。雖然是虛國遠征,但是我們卻沒有什么可擔憂的。”曹操說:“奉孝的話說得太對了。”
于是率大小三軍,車數千輛,望北方進發。但見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曹操這時有回軍之意,問計于郭嘉。郭嘉水土不伏,臥病在車上。曹操落淚道:“因我想平定沙漠之地,讓先生遠涉艱辛,以至于染病,我心中惴惴不安!”郭嘉說:“我感念丞相大恩,雖然赴死不能報萬分之一。”曹操問:“我看到北地崎嶇難行,想要回軍,你看怎么樣?”郭嘉說:“兵貴神速。現在我們千里襲人,輜重多了影響行軍速度,不如輕兵兼道而出,攻其不備。但必須有熟悉地理的作為向導才行。”
曹操留下郭嘉在易州養病,尋找向導官引路。有人推薦袁紹舊將田疇,曹操召來詢問。田疇說:“這些道路夏季有水,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了不能渡舟楫,最難通過。不如回軍從盧龍口越過白檀險地,直插柳城,攻其不備,蹋頓一戰可擒。”曹操聽從田疇的話,加封田疇為靖北將軍,作為向導官,在前面引路,張遼緊隨,曹操親自押陣,倍道輕騎前進。
田疇引張遼到達白狼山后,正遇上袁熙、袁尚會合蹋頓等數萬騎前來。張遼飛報曹操,曹操親自勒馬登高觀望,見蹋頓兵無隊形,參差不整,只是憑借勇猛亂打亂沖。曹操對張遼說:“敵兵不整,訓練不足,可以合圍攻擊。”曹操把令旗交給張遼。張遼領許褚、于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奮力急攻,蹋頓陣形果然大亂。張遼拍馬斬蹋頓于馬下,其余眾軍士全部投降,袁熙、袁尚看形勢不妙,早領數千騎兵投奔遼東去了。曹操收軍進入柳城,再封田疇為柳亭侯,負責守衛柳城。田疇流淚說:“我是個負義逃竄之人,背叛了主公袁氏,蒙丞相厚恩活命,已經很是萬幸了。怎么能靠出賣盧龍要塞來邀功請賞!我死不敢受此侯爵。”曹操很是感動,拜田疇為議郎。
曹操撫慰單于人等,收得駿馬萬匹,即日回兵。這時天氣寒冷又干旱,二百里范圍之內沒有水源,軍中糧食缺乏,只好殺馬度日。鑿地深入下去三四十丈,才掘得井水。曹操回到易州后,重賞先前勸諫不要進兵的將領,對眾將說:“我前番冒著危險遠征,僥幸得以成功。雖然能夠得勝,這都是老天所佑,以后絕不能這樣。諸君的勸諫,是萬安之計,所以重賞大家,以后盡管直諫。”
曹操到達易州時,郭嘉已經死去幾日,靈柩停放在公館中。曹操前往拜祭,大哭道:“奉孝已死,這是老天要喪我!”回顧眾官員說:“諸君年齡都我和差不多,惟獨奉孝最是年輕,我早想托付給他身后之事。不想他中年夭亡,使我肝腸崩裂!”郭嘉的左右侍從,把郭嘉臨死所寫的一封書信呈給曹操說:“郭公臨亡,親筆寫此信,囑咐說:‘丞相如果按照書信中所說去做,那么遼東很快就會平定。’”曹操拆開書信看完,只是點頭嗟嘆,其他人都不知道信中內容。
第二天,夏侯惇領眾將進來稟報曹操說:“遼東太守公孫康一直沒有賓服,現在袁熙、袁尚又前去投奔,必定成為大患。我們看不如乘其沒有起兵之時,迅速前往征討,遼東可得。”曹操笑道:“這事不用麻煩諸公虎威,我們只管坐在這里等待,幾天之后,公孫康肯定會送二袁的首級來到。”諸將全都不肯相信。
卻說袁熙、袁尚領數千騎投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是襄平人,武威將軍公孫度的長子。當天得知袁熙、袁尚來投奔后,就召集本部屬官商議此事。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說:“袁紹在世時常有吞并遼東之心。現在袁熙,袁尚兵敗將亡后無處棲身,來這里投奔,是鳩奪鵲巢的意思。如果容納他們,將來必定要圖謀遼東。不如接納進城中殺掉,把首級獻給曹公,曹公必然重待我們。”公孫康說:“我只怕曹操領兵攻擊遼東,那樣就不如接納二袁為我助戰。”公孫恭說:“可派人前去探聽。如果曹兵來攻,我們就留下二袁幫忙。如果曹操不來攻打,我們就殺掉二袁,送給曹公。”公孫康采納后派人去打探消息。
卻說袁熙、袁尚來到遼東后,兩人秘密商議道:“遼東軍兵數萬,足可以和曹操爭衡。現在咱們暫時投奔,以后再殺掉公孫康搶奪他的地盤,等養成氣力后再去抗衡中原,可以復奪河北。”商議已定后,兩人進城去見公孫康,公孫康留他們在館驛住下,只推說有病,并不相見。
不到一天后,細作回來報告:“曹公兵屯易州,并沒有攻擊遼東的意思。”公孫康大喜,于是埋伏下刀斧手在壁衣中,派人接二袁進入。相見禮畢后命武士讓二袁到炕上坐。這時天氣嚴寒,袁尚看到床榻上只有炕席沒有被褥,對公孫康說:“大冷的天還是鋪上被褥為好。”公孫康瞪眼說道:“你們兩個的腦袋將要獨自去旅行萬里了!還要被褥有什么用處!”袁尚大驚,公孫康喝斥道:“左右武士還不快快動手!”刀斧手一齊擁出,就在炕席上砍下兩人的頭顱,用木匣盛好,派人送到易州衙去見曹操。
曹操在易州按兵不動,夏侯惇、張遼進入稟告說:“如果不進兵攻擊遼東,咱們兵回許都吧,時間一長恐怕劉表會生出襲擊之心。”曹操說:“我在這里等待二袁首級來到后,立即回兵。”眾將全都暗中偷笑,都認為曹丞相是想郭嘉想得腦子出了問題。
忽然有人報告遼東公孫康派人送袁熙、袁尚首級來到,眾將全都大驚。使者呈上書信,曹操大笑道:“果然不出奉孝之料!”重賞來使后,加封公孫康為襄平侯、左將軍。
眾官問道:“什么事不出奉孝所料?”曹操就拿出郭嘉書信讓大家觀看。信中大意是:“現在我聽說袁熙、袁尚去投奔遼東,明公千萬不要動兵去追。公孫康久懼袁氏吞并,二袁去投他必定生疑。如果派兵攻擊,他們會合力迎敵,那么很難攻下。如果緩緩等待,公孫康、袁氏自相殘殺,這是必然。”眾文武都連連稱贊郭嘉神算。曹操再次領眾官員祭祀祭郭嘉,郭嘉死時年僅三十七歲,跟隨曹操從征十一年,善于弄險奇謀,從來都是算無遺策。
后人有詩贊曰: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梁棟傾。”
曹操領兵還冀州,派人先扶郭嘉靈柩回許都安葬。還軍沿大海邊行進,在蒼茫的大海邊,曹操登碣石山遠望,寫下了傳頌千古的名篇《觀滄海》。詩中曰: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行軍途中,程昱等請示說:“北方平定后還兵許都,我們要早早定下攻略江南之策。”曹操笑道:“我也早有此志。諸君所說,正合我意。”
正是:北方大勢稍安定,卻是南方禍事興。不知曹操如何攻伐劉表,且聽下文分解。
黃其軍
作于2018年7月19日(古歷六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