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性格的公眾號
ID:dfsw123456
東方散文
春季版
小花茶 故鄉(xiāng)情
毛曉茗
深夜,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劃過一條條美麗的弧線,呵欠一個連一個,看看表,已是凌晨一點多了,懶洋洋站起身,打開剛剛新上市的故鄉(xiāng)“小花”茶,捏一撮沏之,一股醇香之氣充盈小屋,困意也隨之離去??粗械那逅疂u青漸綠,細長的葉芽在一壺碧水中輕舒慢展,象山峰澗谷中朵朵承受著初春氣息和一縷晨光的蘭花。云汽從杯面上靜靜升起,帶著淡青的水色,輕輕飄散來幽幽的暗香。這時輕閉雙眼,就會慢慢地感到一股極深極細象青草又象蘭香的氣息不知從何處涌起,將你無知無覺地帶入到那青青的山峰、潺潺的溪流、遍野的草綠之中。迫不及待喝上一口,頓時神清氣爽,疲憊和昏沉煙消云散,只留下滿齒芳香漸漸地,漸漸地彌散開來,濃濃茶香把我?guī)нM了回憶里,故鄉(xiāng)的風(fēng)情也在這熱茶中浸泡開來。
古人說,月是故鄉(xiāng)明。我說,茶是故鄉(xiāng)淳。故鄉(xiāng)“小花”茶既比不上西湖龍井的口感芳甜、黃山毛峰的深幽纏綿,也比不上碧螺春的青翠淡遠、鐵觀音的溫厚和長,甚至連名字也那么平俗土野,但是在我的心中它卻有其它名茶所沒有的家鄉(xiāng)山水清素質(zhì)樸的氣息,品茶能聞幽蘭香,每每談起故鄉(xiāng)小花茶,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無限的自豪。小時候,我就在這無邊的茶香陪伴下,度過了充滿書香的學(xué)生時代。往后日子里,每當(dāng)我身心疲倦的時候,就沏上一杯小花茶,看著一杯故鄉(xiāng)的山水,聞著熟悉的野土氣息,品嘗著浸沐著早春陽光的茶味,疲憊的心就象那一枚枚焦干的牙葉,沉到杯底,又慢慢的滋潤著,泡開了,鮮嫩鮮嫩的,象飽綻的花朵洗滌了隔夜的風(fēng)塵,象雨后拱動的田野,膨脹著,充滿了力量,充滿了故鄉(xiāng)山水那早春暖暖的春息…
曾多少次沖動的想提筆寫一點關(guān)于故鄉(xiāng)小花茶的情懷,但一直覺得“茶”這一古韻悠然、禪意滿懷的字眼,蘊藏著太多我無法搜尋的歷史,故每每提筆又輕輕放下。今夜,窗外月色格外明亮,品一杯姐姐手工自制的故鄉(xiāng)小花茶,帶著一份寧靜的心情在電腦上敲下這份濃濃鄉(xiāng)情。
故鄉(xiāng)在文都桐城的崇山峻嶺中,山山嶺嶺長著一簇簇、一團團茶樹。每年春天,伴隨著幾場春風(fēng)、幾陣春雨,故鄉(xiāng)廣闊的土地便呈現(xiàn)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漫山遍野間,茶葉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一撥撥鄉(xiāng)親在茶園里忙碌;在環(huán)繞茶園的坡壁間,自然生長著一種家鄉(xiāng)特有的“蘭花”草,每年小花茶清明“冒尖”的時候,“蘭花”也競相開放。春風(fēng)輕拂,繁茂的新綠與“蘭花”草遙相呼應(yīng),大自然總是充滿著神奇,它們?nèi)找瓜嗷P守,日久生情,悄悄地,“蘭花”草竟毫不吝嗇的將自己獨特香味沁入與自己相依相伴的茶芽。小花茶外形條索舒展,芽葉完整,形似蘭花,色澤翠綠,碧綠清湯,香氣鮮爽持久,有蘭花香,伴幽蘭而生,集蘭香而成,故名“小蘭花”茶,后來簡稱“小花”或“桐城小花”,自明朝起作為歷代朝廷的貢品,清朝丞相張廷玉為此而留下“色澄秋水,味比蘭花”的詞句。
故鄉(xiāng)的茶樹林,記下了幾多兒時的歌謠,春有茶采花摘,初夏有野草莓,秋是我們游戲的天堂,冬看雪花飄飄,我特別鐘情于春季時節(jié)的采茶。采茶時的情景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年谷雨時節(jié),約三五個伙伴一起跑進茶樹林,挑選芽頭青青尖尖的茶枝,食指扣著茶芽,大拇指一用勁,那嫩嫩的茶芽就折斷了,含一片嫩茶頭在嘴里咀嚼,澀澀的,香香的,嫩嫩的,一種收獲的喜悅之感油然而生。那時茶樹里經(jīng)常會有壁虎或青色的蜥蜴,有時也會碰見火赤鏈、土弓蛇。我是山里長大的孩子,并不太怕這些生靈,往往是把它們趕走,繼續(xù)玩自己的。采摘新茶也是最放松的時候,手不停歇,嘴也不停歇,許多趣聞逸事便在茶樹林間裊裊升騰。年少時,總喜歡與母親一起上山采茶,我有時調(diào)皮的嗅著蘭香在茶林里尋摘蘭花苔子放入采茶籮,有時安分地邊摘茶邊聽媽媽與鄰居姐姐阿姨一起閑聊,日子就在采茶的手縫里一點點漏過去,沙沙地響。別看摘茶是手上功夫,可累人了,首先是枯燥無味,站在茶園里,聽到最多的是“嚓嚓”掐摘聲,偶爾的鄉(xiāng)親們嘮家常、說個笑話、唱唱山歌,鬧得大家開懷大笑;也有的帶個收音機放在竹籃里,活躍了枯燥的氣氛。其次是腰酸背痛,摘茶是俯著身子彎下腰,從早到晚都是這樣的姿勢,因此是腿腳僵硬,脖子酸;直到夕陽下山,母親才背起一天的收獲走出茶林?;氐郊遥赃^晚飯,母親總會泡煮上一壺“小花”,我卻坐在書桌前,聽收音機里不知名的旋律,茶壺里溢出的香氣飄進了心房。
摘茶苦,炒茶更辛苦,還真是個靈巧活:殺青、搓揉、晾攤、再干、烘焙…一系列方法,還得必須掌握大小火候,如此做出來的茶葉才會碧綠清香,色香味俱全。記得那時,媽媽把采回來的新茶青攤薄鋪在簸箕里,我和姐姐先挑揀剔除掉樹葉、茶果、老茶葉片、野草等雜質(zhì),爸爸在鍋灶下猛火燒紅鐵鍋,媽媽便舀一瓢水倒入,“呲呲”聲響,鍋里水面飄起一層浮油,如是連續(xù)幾次,去油凈鍋,媽媽再抓起軟綿綿的茶青在鍋里不停的手工翻炒殺青,再均勻放置簸箕散熱,而后再用栗炭火烘烤?,F(xiàn)在好了村村有現(xiàn)代化的炒茶廠,全是流水線機器操作,每每炒茶時節(jié),大人們異常忙碌、通宵熬夜的,像搞雙搶一樣,搶在谷雨前摘茶、炒茶,賣個好價錢。在靜謐的山村里,茶香四溢,戶戶飄香,真乃“綠絲遍山野,家家有茶香”。
深夜的風(fēng)帶著寒意,月光不分初一十五如常瀉下。此時,喝著濃濃的故鄉(xiāng)“小花”,我靜靜坐在窗前,遙望霓虹燈下城市的繁華,心卻懷念起故鄉(xiāng)山村的那份寂靜,想念著家中年邁的母親,想起電話里母親的聲音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多了幾分蒼老,忍不住鼻子發(fā)酸,眼眶發(fā)熱。窗外,不遠處,叢林里花香幽幽傳來……面前的“小花”,幾經(jīng)沖泡,濃香的茶水泛出淡淡的昏黃,幾片舒張的茶葉或上或下浮在水中,盡顯悠閑之意,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也在這杯“小花”中蕩漾而去,端起杯子,輕輕抿一口,閉著眼,仿佛回到了家鄉(xiāng),仿佛母親就在隔壁的臥房。
“飯后一杯茶,郎中餓著爬”。清晰的記得,這是爸爸的口頭禪。家鄉(xiāng)人都有飲茶的習(xí)慣,他們把茶當(dāng)飲料,小花茶浸泡著故鄉(xiāng)祖輩、父輩們或淡或咸或酸或甜的生活。小花茶是家鄉(xiāng)人自采自制自消費的一種“自然主義茶”,有著清腦提神、潤肺溢肝、清除疲勞之功效。兒時的我每每放學(xué)歸來,都能很過癮地喝飽媽媽早已泡好的小花茶。農(nóng)忙時節(jié),天剛麻麻亮,大人們早早就起了床,把山泉水倒?jié)M井罐燒開,泡一壺“小花”,喝上幾杯,一整天口不干、舌不燥,干起活來勁足力大,晚上收工回來,再喝一杯,一天的疲勞頓消,睡眠也香甜。冬季農(nóng)閑時,左鄰右舍手捧茶杯相互串門,在“小花”里打發(fā)時光,盤算著一年的收成,計劃著來年的春播。
家鄉(xiāng)人喝茶,大多喝的是一種禮節(jié)。當(dāng)客人登門之時,主人必定獻上一杯上好的谷雨前“小花”。坐在小木椅上將年成與天氣的閑話拉近,侃談天南海北之事和人間是非曲直,以茶代酒,以茶傳情,輕咂慢品,不時往嘴里塞入一味野果子,此番情景,有著田園式的輕松與閑適。一杯喝干了,再倒一杯,茶味淡了,再泡一壺,你一杯,我一杯,越喝味越妙,越喝越神清氣爽。喝來喝去喝了幾十代人的光陰,家鄉(xiāng)人最終喝出了一些諸如“茶能養(yǎng)性”的格言妙語。于是,家鄉(xiāng)人喝井罐山泉水泡小花茶喝上了癮,與茶結(jié)了情,天長日久,便喝出了一種文化,喝出了一種藝術(shù),喝出了一片亮麗的天空,引來了八方客人。
時光煮雨,離開家鄉(xiāng)二十多年了,小花茶一直形影相隨,伴隨著我步入中年。當(dāng)心情不好時,泡上一杯“小花”,聞著淡淡的茶香,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無憂無慮的享受著微風(fēng)吹過臉龐的感覺,所有煩惱都煙消云散,閉上眼,輕啄一口,唇濕舌潤,此時此刻,茶葉就像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淡淡余香,讓人心曠神怡;當(dāng)工作繁忙時,泡上一杯濃濃的“小花”,輕輕的搖晃杯子,撲鼻而來的香氣,讓人感覺原來生活是如此美好,茶從口入,似乎流遍了五臟六腑,每到一處,都仿佛帶來了一種清新的空氣,讓大腦飽受潤澤。同時,也讓我一改當(dāng)時的浮躁,更加沉穩(wěn)的、靜靜的思索,捋清所有頭緒。此時的茶,對我來說像是太上老君的靈丹妙藥,細細品上一口,仿佛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小花茶,故鄉(xiāng)情。記憶恍惚,茶園依舊;抿一口,淡淡的苦澀彌漫舌尖,兒時記憶像裊裊炊煙,順著老屋飄啊飄,飄過屋后的茶園,飄過嶺上玉帶似的公路,飄過我這段人近中年;再一口,想起家鄉(xiāng)的彎彎月亮,徐徐清風(fēng),透過茶杯還看見了村頭夕陽下的殘照、屋后山頂上的云朵,這一切,讓我想起了夏日早晨閃亮的露珠,夜間頂著月亮走在山徑上透過楓葉凝于布鞋邊沿的白霜……我深愛著故鄉(xiāng)那片土地,深愛著故鄉(xiāng)小花茶濃濃的醇香。
故鄉(xiāng)小花茶,深埋著桐城土地的文化底蘊,有著一種純樸的味兒,有著幾分淡雅嫻靜,折射著家鄉(xiāng)人淳樸辛勞的可敬形象。因此,每當(dāng)泡上“桐城小花”時,總喜歡慢慢品味,讓濃濃茶香彌漫心靈,讓故鄉(xiāng)的味道飄香千里。
讀著魯迅先生《喝茶》第三段寫道:“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xí)出來的特別的感覺”。其實人生亦如茶,苦澀中蘊含著甘甜,一道濃釅,二道清醇,三道趨淡。只有靜心品茗,喝出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味到一份怡然自得的好心情。我終于領(lǐng)悟一個小小心得:“桐城文章甲天下,明清貢品小花茶。”可不是,也許我飲了這杯葉浮幽香的“小花”之后,今夜,于夢中會在故鄉(xiāng)桐城走一回,拜讀一篇好文章,摘一朵“小花”幽夢。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毛曉茗 南京人,公司總經(jīng)理,特約記者,書法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