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散文
情懷溫度
情感,思想,
角度,視野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將文化有效的記錄并傳承下來。方方正正的漢字所寫成的信,字里行間對于一個人,對于一個家庭無不存在著深意。小時候,鄰居的老奶奶經(jīng)常找媽媽寫信。每次寫完之后,媽媽給她讀的時候,開頭時,總是那四個字“見字如面”。我不知道“見字如面”意味著什么,內(nèi)心深處想過,要是長大了,我也可以寫信,那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兒。
記得真正第一次寫信還是在去省城上學之前。那一年,要離開家,媽媽叮囑我要給遠在省城的親戚寫信,告知她我即將到他們所在的城市上學,希望能得到他們的照顧。我很難提筆,雖然打了好幾次稿,可是就是寫不出來。沒有辦法,在媽媽的指導下寫完了。說是我寫的信,其實多半是媽媽的復述。很快,信有了回音,親戚對我能考上理想的學校表示祝賀,并很期待我的到來。我很慶幸自己能在他鄉(xiāng)有親人在,也第一次感覺到寫信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完成的事情。
后來離開家,上了學,對于寫信變成了一個常態(tài)。寫給爸媽,寫給以前的同學,寫給以前的老師。每到放學,學校的收發(fā)室,成了最熱鬧的地方。大家都等著宣傳委員把信分發(fā)給自己。看到同學、老師、家人的回信,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那一封封的信像天使一樣,將我的思念帶回爸媽的身邊,也將爸媽帶到了我的身邊,而思念親人的苦都融入到了字里行間悄然的釋懷了。分別才會知道相聚的可貴,沒有什么能比寫信更能表達同學之間的情誼。信中互相講述學校里發(fā)生的新鮮事兒;自己遇到的同學和相處的朋友之間的故事;一同回憶當年的美好時光;當然也少不了分享深藏心底的暗戀之信······
工作以后,也常常寫信。那時的信,是我的一個精神支柱。現(xiàn)在回憶起來,如果沒有當年的那些信,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過來的。人生當中第一次感覺到落差,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讓我備受打擊,即便面對了,心中仍然是憤懣不堪。離開家鄉(xiāng)后,自己在外闖蕩,那種無助感,那種懼怕感,無以承擔,我不知道自己脆弱的心到底能承受多久。而那時,正是朋友和姐姐的信給我以莫大的支持。每每郵差停在工廠門口,我才能感覺到我的存在,我存在的意義,我沒有被遺忘在那個城市的角落。而那時,寫給父母的信,多半是報喜不報憂。只有對朋友和姐姐,我才能將自己心中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希望在迷茫出看到一絲希望。記得那是在海邊的一個城市,海邊的早上總是霧氣蒙蒙,每日的清晨我總是早早地在工廠邊的菜地散步。那一刻,靜靜的思考,什么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我在來來回回的踱步中,認真思考朋友和姐姐給予我的建議,想著信中字里行間所透出的期望和溫暖,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那時,我才深深的體會到了,什么叫見字如面,這四個字在我的心底里有多重的份量。
回想起媽媽給老奶奶寫的信,我不禁想起了她對于信的期盼程度。一個人遠嫁他鄉(xiāng),后又獨自帶大兩個兒子,她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和內(nèi)心需要強大的支持,都源于那一封封見字如面的小小信件。而不認字的她,每每收到信時的激動之情,說著我聽不懂的山東話,不斷的重復著······記得聽一個節(jié)目中講,一個人不認識字,當她接到心愛之人的信件時,她會請求讀信的人,將她聽到“我愛你”這三個字是在哪個位置用手指畫個圈圈時,我心底不禁為之一振,是啊,這何止是見字如面啊,這分明是心與心緊密相連的血管啊!
在戰(zhàn)爭年代,家人能接到遠赴前線親人的書信,那就意味著活著!那僅僅是文字嗎,那是關(guān)乎生命的信件啊!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在給媽媽的信中寫到:“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zhàn)斗中為人民服務,不立功不下戰(zhàn)場!”當他的媽媽在看到這封信時內(nèi)心將是何等的心情啊!是自豪?是煎熬?還是欣慰呢?而當今時今日的全國人民在看到這封信后,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呢!熱血男兒的豪情,中華兒女舍生取義的精神,如何不在這樣的文字中代代相傳呢?
“見字如面”,我想這不僅僅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問候了,它所飽含的意義遠比這四個字多得多。現(xiàn)在的我們,通訊如此的發(fā)達,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寫信了,更很久沒有提筆了,你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作者簡介:薛紅巖,女,滿族,撫順市人。撫順市作家協(xié)會十組會員。工作之余愛好讀書、寫作。偶有散文見報端。
請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愛情懷、鄉(xiāng)愁、
親情友情愛情、生態(tài)情懷、性靈自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