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絲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
欒樹之戀
初秋午后,走在林間步道,清風吹過,幾朵黃色小花落在肩上、袖邊,輕輕摘了下來,原是欒樹上飄落的花蕊,哦!屬于欒樹的季節到了。
不記得是從什么時候,喜歡上看欒樹變化。最初濃綠的枝葉間冒出幾簇鵝黃的花穗,徐徐涼風穿城而過,花蓬長的極快,從最初的掩面含羞到開的歡天喜地,和濃綠的樹葉擠擠挨挨。純粹的綠、惹眼的黃為這個略顯單調的季節添了幾抹亮色。沒過幾天,花條上結了果莢,最開始是淺淺的紅、漸漸的顏色濃烈起來,綴滿了樹冠的頂端。紅色的果莢越長大色彩越飽滿,象一只只紅色小燈籠懸掛在綠葉黃花之間、也似無數只含情脈脈的紅羽小鳥,留戀在翠枝蓬朵之上,微風吹過、俏影舞動。
小時候,放學路上,逢上下雨的日子,總喜歡站在欒樹下躲會兒雨,再小跑幾步到下一棵樹下躲一會兒,就這樣一路磨磨蹭蹭的才回家。會被大人訓斥,但是下次還是會照舊。也喜歡在起風的日子,呆呆地立在樹下,等著風吹過,黃色的花蕊落滿衣服、書包帶、鞋子上。還喜歡深秋的季節,在樹下撿飄落的果莢,掏出里面黑色的果實,放在鉛筆盒里,也用線穿了當做手串戴著。
多年以來,欒樹已經成為我對每個秋天的小小期盼。習慣秋日里慢慢走在大大小小的樹下,或躲在樹蔭里翻幾頁閑書,微風拂過,花雨紛紛灑灑,留在書頁上……旁邊小女孩嬌嬌的對她媽媽說喜歡樹上的小紅燈籠,想拿著回家,我禁不住笑起來!
從前以為欒樹是在夏末秋初才開始繁茂。其實,它是四季常青樹,春回大地時,悄然褪去最后一抹紅,把春色相讓與桃蕊杏枝,只留一抹綠色在它們身后。
欒樹,春、夏間舒展身肢,安靜地茂葉繁枝。它生命的綻放從第一抹秋風開始,由綠葉繁枝間萌出一縷鵝黃,顏色越來越濃烈,進而化做絢爛的紅,為城市添上一抹暖色。 深秋之時,放眼望去,繁枝茂葉簇著透紅的果夾,一片片、一叢叢,煞是熱鬧。宛如一抹紅霞,暈染著秋日長天。
不獨我喜歡欒樹,宜昌人也鐘愛欒樹,愿與它相伴。欒樹也回饋著一份濃情。它追著秋風而來,只為在蕭瑟的季節、落葉凋零的日子,萬抹緋紅躍上枝頭,為匆匆行走的路人帶來一份喜悅。就這樣,滿樹自綠到黃、由黃漸紅,從淺粉到嫣紅。從清晨到黃昏、從初秋到深冬,不卸妝容。
我的家鄉宜昌是森林之城,山坡上、街道旁,公園、綠地種植了很多種樹。曾經茂盛的法國梧桐已老態龍鐘,漸漸退出視線之外,被橘樹、香樟、銀杏替代。唯有欒樹,一直默默地陪伴在這兒。隨意推開窗,眼前那棵熟悉的大樹和我們點頭問候,走過小巷深處,幾位老人悠閑地在樹下敲棋落子。欒樹就這樣和我們一起走過長長歲月,穿過漫漫時光。
當年栽種的欒樹從青枝嫩葉到華蓋亭亭,曾倘佯在樹下的我們也從年少時光走進中年。欒樹和我們一同陪伴著宜昌城從江邊小城蝶變成長江之濱現代新城。
光陰荏苒,這座城對它的喜愛和呵護從未改變。把它和橘樹共同定為宜昌的市樹,還騰挪出綠地種植上更多欒樹。 這些欒樹守望著長江,擁抱著清江,呵護著葛州壩、三峽大壩。見證著宜昌成為世界水電之都。
昨天,小樹在這座城市扎根發芽,今天,這座城和這些樹一路相伴,以后更長的歲月,共同守望和裝扮我們的美麗家園。看宜昌藍、守長江水、伴綠樹成林、花開四季……
陪伴我們一路成長的欒樹,早已綠色成蔭,它們深深地刻進了城市的血脈。我、我們與欒樹、這座城和欒樹。年年相伴、歲歲相守,生生不息!
行走在家鄉的秋陽下,領略一城秋色,捕捉每一道絢麗風景,享受和欒樹相伴的美好時光!
作者簡介:高莉玲(海棠心語,)宜昌市人,喜歡行走在暖暖的街道上,看落葉紛飛,感受一份秋天的氣息。
絲路
新
散
文
情懷溫度
絲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臺。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與詩意相結合的文體。絲路新散文,歡迎一切有格調、有情懷、有溫度的文字。優秀稿件將在《絲路新散文》雜志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