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霹靂一聲響,一貫在眾人眼里的伉儷情深的楊冪劉愷威離婚了,可是忙壞了吃瓜群眾,紛紛站隊,去討論誰是誰非。也有人感嘆貴圈真亂,明星們也逃不過七年之癢。而在唏噓的同時,我們又不禁產(chǎn)生一個疑問:那個剛剛四歲的小糯米,今后該怎么辦?!
我在高中里教書,學(xué)生中難免有一些來自單親家庭的,事實上這部分孩子,也成為了教育的一大難點,心理狀況較為脆弱敏感,已經(jīng)成為了普遍現(xiàn)象,而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大多是夫妻離異后,對待孩子不合理不健康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
夫妻離異后,對孩子最大的影響,來自于父母間的互相傷害。無論如何,父母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是爸爸媽媽生命的延續(xù)。
而在婚姻經(jīng)營失敗以后,習(xí)慣性地詆毀對方,一味地說對方的壞話,試圖以此來增強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都會讓孩子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媽媽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說“爸爸是個壞人,拋棄了我們”“世上沒有一個好男人,你爸爸就是最壞的”。當(dāng)然了,有的男人也會絮絮叨叨,說“你媽媽最無情無義”“世上就沒有好女人,都是為了錢”。這些無形之中,都會影響孩子世界觀婚姻觀的形成。
參考范例,吳綺莉獨自撫養(yǎng)大的“小龍女”,無疑聽多了太多關(guān)于父親成龍的壞話,以至于現(xiàn)在選擇伴侶都選了個女生。
而在經(jīng)歷胡撕以后,爭奪到了孩子撫養(yǎng)權(quán),又覺得處處對孩子有所虧欠,“父母離婚的孩子,最最可憐”的信念一直深藏心底,然后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的委屈,任何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都去滿足,陷入了無底線溺愛孩子的怪圈。事事代替孩子去做,而壓縮了孩子心靈成長空間。參考范例,宋丹丹和英達分手后,獨自撫養(yǎng)巴圖,陪伴他英國讀書,對孩子期望特別大,巴圖稍有不太如意之處,就給出“我養(yǎng)了一個廢物”的差評。對孩子自然是弊大于利。
夫妻離異之后,孩子無論跟了爸爸還是媽媽,都會成為重組家庭的一大難點。民間慣稱此類孩子為“拖油瓶”,爸爸或媽媽,時常在孩子面前嘮叨起自己的重組家庭:“還不是為了給你一個完整的家,要不然我才不會娶她/嫁他”,反復(fù)的心理強化之下,無意間就賦予了孩子一定的罪惡感,變得心情壓抑性格抑郁。
或者,在重組家庭之后,過分害怕孩子在面對“后爸”或者“后媽”,心里產(chǎn)生委屈。將孩子寄養(yǎng)到爺爺奶奶家里,或者姥姥姥爺家里,對孩子形成了雙重影響,父母離異再加上隔代教育,更容易產(chǎn)生自我成長的問題。
參考案例,前幾天有個新聞,說到哈爾濱22歲男生晨宇,留學(xué)新西蘭兩年花光家中200萬,學(xué)業(yè)務(wù)成,而現(xiàn)在只是沉溺游戲,連吃飯都要奶奶一口一口喂,就是吃了離婚后隔代教育的虧。
而楊冪劉愷威離婚后,宣稱小糯米跟著爸爸,而二人共同撫養(yǎng)孩子長大。毫無疑問,這一過程并不像說一句話那么云淡風(fēng)輕,無論如何,在孩子教育方面,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父母的作用,而完整科學(xué)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長大的必要的心理營養(yǎng)。
在此,我們也只能按捺住吃瓜群眾的心,真心祝福小糯米可以順利度過這一坎坷,祝福她健康長大成人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