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銀河補習班》觀后感
文//羽 毛
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銀河補習班》,對教育與人生的反思之深令人動容,是難能可貴的。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80、90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獲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獄,讓他遺憾地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給予兒子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筆者認為,這部電影從整體來看,既是講我們眼前的現實,又是在講詩和遠方,銀河就是詩和遠方,補習班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影片中的爸爸給孩子辦了一個補習班,這個孩子可以看到整個銀河,這不只是為了做某一個功課完成的補習班,這是一個關于夢想的補習班。”
影片主要反映了兩個方面的思想意境。一方面反映出了父子親情。電影講述一個不同尋常的父親如何影響兒子的選擇,讓兒子在一次突發災難性航天事故中,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辦法。影片中,父親馬皓文和天下所有的父親一般,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的兒子。他自知缺席兒子的成長,所以加倍的對兒子好,他不想在世人的眼中自己的兒子是個學渣,他堅信兒子是一個可造之材,他用自己的理念成就著兒子。最后,兒子馬飛終于成為了一個出色的宇航員。我們生而為人,我們的感情應該被善待,父母和我們的,我們和父母的,相信所有的親情都是愛著所愛人的愛,因為夢著所愛人的夢。你的驕傲也是我的驕傲,你的煩惱也是我的煩惱。你的愿望我幫你實現,相信這是親情的最大體現、最深刻的境界了,而影片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詮釋。另一個方面所蘊含的是,關于獨立思考、敢于堅持自我的人生態度。馬皓文一直在努力給自己孩子一個相對自由的教育環境,他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不要停止想”。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獨立思考,去勇敢面對這個世界,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影片中馬飛從小就被老師說成“缺根弦”,教導主任更是屢次強調:“煤球再怎么洗,也成不了鉆石。”唯有他父親堅定地告訴他:“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蠢貨,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這句話使他相信,別人怎么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怎么看待自己。馬飛在即將高考時,學校教導主任再三請求他放棄飛行員面試,參加高考讓學校重獲昔日榮光時,馬飛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說:“爸爸告訴我,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后,馬飛毅然報考了航空學校,經過自己的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了一個出色的宇航員。
筆者認為,這部電影在反映了以上主題內容的同時,從另一個側面也折射出關于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比較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哪個好,但我覺得,近年來國內家長對于所謂的“素質教育”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所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是我的孩子要發展多少的興趣愛好,參加多少高大上的活動和培訓,與此同時還不能耽誤考試成績。其實不然,正如影片中所表達的,真正的素質教育,是要教會孩子怎樣去獨立的思考,通過這樣的思考找到自己的目標,然后堅持不認輸的朝著這個目標奮斗。
筆者近幾年也比較關注教育,特別是對中國博瑞智家庭教育的一些理念學習了解比較多一些。在這里我就這部影片,結合博瑞智家庭教育理念談一些粗淺認識:
其一,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考取名校,而是為了培養真正的人。博瑞智教育董進宇博士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真正的人。我們應當培養的不只是高智商的人,還應該是正直、善良的人,能夠創造幸福和快樂人生的人,對社會有正面價值的人。在影片中,馬皓文問兒子為什么要學習,馬飛回答:“考清華北大啊,媽媽說的”。考上名校就是一個人寒窗十年的最終目的嗎?影片中有一個白色紙片漫天飛舞的場景,是高考考得好的學生撕書紀念畢業的儀式。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中學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好好學習,等高考完就解放了!”這句話讓大學老師深惡痛絕,因為很多學生到大學后,就完全松懈下來,認為目標已經完成了,大學混混日子就好了。 馬皓文說:“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義呢?”很多家長會告訴孩子,人生就是一條線,考名校、好工作是你需要不斷攀登的高峰。于是,在孩子沖刺終點時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很多孩子一遇到挫折就崩潰了,因為他們把它當成人生的終點,認為自己從此就完了。事實上,人生是一個圓,它沒有終點,每時每刻都重要,明白了這一點,才會去享受這個過程。
其二,教育的思路不僅僅是灌輸,而是要引發孩子學習興趣和成長動力。博瑞智教育董進宇博士指出,教育的思路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引發成長動力。家長教育孩子需要系統的思路,不是家長不斷地講道理,告訴孩子該怎么做,而是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什么能夠把他激勵起來,使孩子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也就是讓孩子找到“我想學”的感覺,然后引發他成長的動力。在影片中,馬皓文原本是一個前途光明的工程設計師,因為替單位“背鍋”入獄,而缺失了兒子馬飛七年成長的時光。再次相見時,兒子是一個被教導主任視為“再怎么洗也成不了鉆石的煤球”,并責令其退學。而父親馬皓文用他獨特的方式引導孩子興趣、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孩子成長。在影片中,馬皓文拿著800元報酬,對馬飛說:“這,就是知識的力量。”接著又補充說:“這叫連通器原理,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地方的壓強相等,初中物理你就會學到這一課的。”這句話很快就激發了馬飛對知識的興趣,學習的渴望。所以,我們只有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這才是一個讓孩子受益終生的財富。真正的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
其三,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關鍵是要用好教育的方法和工具。博瑞智教育董進宇博士認為,培育優秀的子女,就要運用好教育子女的八大工具,即,無條件地愛、鼓勵、表揚、確認、理解、陪伴、制定規則、批評。在這里我結合這部影片,重點談一下無條件地愛、鼓勵、陪伴等方法的運用。
——無條件地愛。 愛自己的孩子是我們每個父母的天性,當一個人被無條件地愛著的時候,他的自信心會大增,自己會尊重自己,進而尊重別人。在他的心靈中會感受到自我價值的產生,即自我價值開始萌芽。影片中極力傳達父愛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身邊,只要有一點能力,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不止有母親,也有父親。一切為了孩子,可以說是為人父母以后的座右銘。我們都說愛是噓寒問暖的關心,這個只是很初步的,只有愛其所愛,人才會快樂。在影片中,兒子馬飛想要一臺電腦,父親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即使賣血也給兒子買了電腦,這不正體現了對孩子的一種無條件的愛嗎?馬皓文說:“每個孩子身上都裝著神奇的感受器,能感受到大人是不是真的愛他。”父親在教育兒子馬飛的過程中,一次次以身作則地展現不認輸的精神,又一次次為了兒子的自由,與學校體制進行對抗,可以說父親永遠都心系孩子。中國的父親似山,他們的感情是隱忍,不輕易外露的。他們為了妻兒在外辛苦打拼,回家看著妻兒,所有的疲憊就會一掃而光。影片里給我們呈現的就是這樣一位父親,即使自己這么多年來一直想要的愿望都是想要把案子給翻了,抹去人生污點。但是為了兒子的前途,他選擇了犧牲自己,這樣的愛無疑是非常偉大的, 這就是真愛。
——鼓勵。就是教育孩子時要多鼓勵孩子,孩子面對新環境、新事物一無所知,孩子的勇氣和自信是被鼓勵出來的。告訴你的孩子:“沒問題!爸爸相信你!”在電影里,教導主任當眾諷刺馬飛:“煤球再怎么洗,永遠變不成鉆石。”同學給馬飛取外號“缺根弦”。連媽媽也說:“這孩子本來就笨,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馬飛就是在一句句否定中,變成了一個“笨”孩子,還差點就淪為打擊教育的犧牲品。幸好馬皓文沒有放棄馬飛,他指責馬飛媽媽:“別罵了,一條狗剃了毛都知道不好意思。”然后抱著馬飛說:“不要信你們老師說的話,你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在爸爸的信任和鼓勵下,馬飛覺得自己仿佛就是少年霍金,終于開始努力學習,成績也慢慢好轉。孩子需要被看見、被肯定、被鼓勵,而且再糟糕的情況下,也有值得鼓勵的地方。就像馬皓文在馬飛考了63分的情況下,興奮地說:“這么短的時間,你就從全班倒數第一名到了倒數第五名,我就說了,你是天才!”馬皓文還說,他帶馬飛上的是最好的“銀河補習班”,讓孩子感覺自己獨一無二,這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鼓勵。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父親對于兒子的尊重和誘導,激勵和暗示,不僅是有效的,而且是令人動容的。
——陪伴。說的是人必須在人的環境下才能長成為完整意義的人,需要別人的存在,對他確認、理解、鼓勵,最后得以建立獨立的人格。孩子不是需要我們的錢,而是需要家長的人本身。孩子在出生后,他的成長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他就會孤獨、無助、沒有安全感,需要家長的陪伴。否則,他會漸漸產生恐懼感、對人生的無助感,也就沒有辦法成長。在影片中,馬飛的媽媽和大部分父母一樣,認為拼命掙錢,想辦法把孩子送進市里最好的學校就夠了。但是從小缺少父母關愛和陪伴的馬飛,別說好好學習,連對生活的熱情都沒有。馬皓文深知這一點,一出獄就把馬飛接回自己身邊,照顧孩子的一日三餐,每天風雨無阻的騎著自行車送孩子上學。雖然住的是昏暗的破房子,吃的是青菜和饅頭,但是有了爸爸的陪伴后,馬飛看上去比之前快樂多了。所以,最好的教育不是砸錢,而是陪伴孩子,并讓孩子看到我們是怎么做的。
其四,孩子有問題并不是孩子自己的原因,一定是家長的責任。孩子有問題,百分之百是家長有問題,這里并不是說家長的行為或做人等等不好,至少是家長對孩子不夠了解,使用了錯誤的方法。孩子在初生狀態下,他對事情一無所知,他后來形成的觀念都是從哪里來的呢?他把學習看成是一種痛苦是從哪來的呢?玩世不恭是從哪來的呢?這都是父母教的。有的父母說:“我跟他講過那么多道理,他不按我說的去做。”事實上,孩子不是按道理來做事的,他是按照你的行為,按照他的感覺去做。影片中,初一學生時期的少年馬飛,因父親馬皓文的入獄,而讓他缺失了爸爸陪伴其成長的七年時光。因母親忙于事業,對學習缺少興趣和信心的馬飛變得頗為叛逆。父親出獄以后,面對兒子出現的問題,盡管在學校看來,兒子是一個學渣,不是什么可塑之才,但父親馬皓文從未放棄過兒子,鼓勵孩子找到了心中的夢想并為之努力。在影片中,有一個場景特別觸動我,馬皓文站在堤壩上,面對兇猛的洪水,不顧一切地用喇叭對不確定是否活著的兒子喊:“看看你的周圍有什么!想辦法,動你的腦子,你能出來,你能出來!”“保持腦子一直想,一直轉,你就能想到辦法!”這是馬皓文常常對馬飛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在關鍵時候救了馬飛一命,他用門板和床單做了一個木筏,讓自己從被洪水所困的屋子里逃了出來。馬飛在父親獨特的教育和自已的努力下,終于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航天員。浩瀚太空,航天員意外失聯,生命最大的絕境中,他回憶起自己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我們身邊有太多孩子,就是毀在父母以及教育者不負責任的語言暴力中,他們被貼上各種不好的標簽。久而久之,這些標簽就內化到心里,讓他們相信,自己真的就如別人說的那樣不好。對于那些很早就表現出自己的興趣和天賦的孩子,父母應該珍惜,而不是忽視甚至打擊。做為一個名校的教導主任,自已的孩子雖然考上了理想的名校,但最后卻蛻變成了一個瘋子,這難道不是這位父親的責任嗎?
什么是銀河補習班?如果要說得更簡單直白點就是,父母的信任、愛、陪伴、言傳身教、尊重和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抗挫能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補習。
作者簡介:翟長斌,筆名羽毛,就職于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現為中國作家網會員,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星空詩社會員。先后在巜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星星詩刊》、《作家平臺》、《當代美文雜志》、《神州文藝》等網絡雜志發表詩文多篇(首)。詩文和遠方是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