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
我很少上低段的課,總共也就教過一次一年級,兩次二、三年級,上這幾次的時候,都還不是使用的統編教材。 所以,我看到任然老師第一次上低段,上得還有模有樣,心里很是為她高興。 在這一節課中,她很重視落實字詞,采用集中識字的方式,讓小朋友把難讀、難寫的字反復做了梳理;講故事的時候,她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小朋友理清了線索;寓言講述了什么道理,她也結合生活進行了落實。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小小的問題,比如,口頭的術語比較多;對低段的教材不夠熟悉;個別的地方有拔高;安排的教學順序也值得商榷。 但是,對于新老師來說,已經相當棒啦! 以下是她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識“寓、則”等15個生字,會寫“亡、牢”等6個生字 2.朗讀課文,根據提示語和內容中的關鍵詞,讀好對話的語氣。 3.抓住關鍵詞句讀懂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亡羊補牢”的寓意。 4.比較句子的不同,能體會詞語“趕緊”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讀懂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亡羊補牢”的寓意。 教學環節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圖猜成語。準備好了嗎? (ppt出示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的圖) 師:你們真聰明,都猜對了。那你們知道這些成語有什么共同點嗎。 師:他們都是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故事就是通過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2.認字識詞 (1)自由讀生字。 師:同學們,看看這些字寶寶,你會讀嗎。先自己讀一讀。 (2)請小老師帶讀生字。 師:這里有兩排生字,老師想請兩位小老師,小老師讀一次,你們讀一次。誰想當小老師。 (3)去掉拼音開火車讀生字。 師:現在挑戰升級,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去掉拼音開火車。 (4)認讀詞語。 師:看來這些字難不倒大家。你看,字寶寶放進詞語里,你還會讀嗎?自由讀一讀。 師:這里有3排詞語,老師想請3位小朋友起來讀一讀,讀對了大家跟讀一遍,誰想挑戰。 (5)多音字的學習與運用 師:這節課我們有兩個多音字?!般@”還有一個讀音是?誰會組詞? “圈”還有一個讀音是?誰會組詞? 師:孫悟空不知道這個字怎么讀,誰想幫幫他正確的讀一讀這個句子? 還有一句,誰想再來試試。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過渡語:看來生字詞難不住大家,那課文又讀得怎么樣呢? 1.把課文讀通順。 師: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呢? 師:那請5位小朋友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誰想讀? 2.自由讀課文,思考故事主要內容。 3.誰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講這個故事? 4.其實要想把故事完整地講出來,不難。你看,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串詞語朋友,它們可以幫我們。 師:先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朋友,然后給他們排排隊。 師:現在同桌兩個人交流一下排隊順序,然后按照你的順序把這個故事講給同桌聽聽。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排排隊,看看你的對不對。 師:你們真厲害,現在老師想請同學起來按照排隊的順序說說這個故事,誰想來挑戰, 小結:大家讀書真細心,給詞語排好了隊!還按順序連起來講了故事。這些詞語不 僅是文章的關鍵詞,還是文章的思路、線索,像這樣帶著單向箭頭的圖示可以幫我們梳理故事情節,這個圖就叫做思維導圖,我們以后可以借用這樣的思維導圖來幫助我們閱讀故事呢。 5.理解課題,感知內容。 (1)師:如果要把這段話再讀短一點,讀成一個詞,那就是------“亡羊補牢”。 師:你們真會讀書,“亡羊”是前因,“補牢”是后果。有了前因后果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2)看到“亡”字,我們立即會想到“死亡”,但“亡”字在這里是死亡的意思嗎?字典中“亡”有 4 種意思,大家看一看,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應該選擇哪一個呢?(泡泡語出示“亡”在字典里的 4 種義項) 亡:①逃,失去;②死,死去的;③滅;④古同“無”。 師:用手勢告訴我,是第幾種意思。 師:“牢”是什么意思呢?聯系課文想一想: 是補什么呢? (羊圈) 所以,是羊圈的意思。 師:亡羊補牢什么意思,這會兒你們知道了吧? (羊丟失后修補羊圈。)帶著理解再次齊讀課題。 四、精讀課文,感悟寓言 1.同學們,這個人一共丟了幾次羊?(兩次) 2.(1)想一想:放羊人為什么會連續丟兩次羊呢?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 師:都找到了嗎,你們一起讀一讀,找的哪個句子。(……)果然都找到了 (2)師:羊丟了,街坊鄰居們怎么說? 師:老師把這個句子做了一丁兒改動,你們發現沒有?仔細讀一讀,這一字之差,到底有什么不同?(感受“勸”的意思:講道理、勸告,語重心長,語氣不一樣) (3)養羊人怎么說的? (4)現在老師就是那養羊人,誰想來當街坊勸勸我? (5)情景演繹,請一個學生當養羊人,一個學生當街坊。 3.第二次丟羊:出示相關語句。 街坊們算得上苦口婆心了,可養羊人偏偏不聽勸告,這不,第二天他的羊又少了一只,大家一起讀原因——“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span> (1)師:人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養羊人都第二次丟羊了,他長智慧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生:后悔) (2)養羊人后悔了,他是怎么想的? (3)那他怎樣做的? (4)修好羊圈的結果是“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5)說說:如果養羊人再不修羊圈會有什么后果? 4.《亡羊補牢》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5.“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出自于《戰國策》。這個成語的后面還跟著四個字,我們一起讀一讀: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亡羊補牢,猶未遲也;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6.你的生活中有類似“亡羊補牢”的事例嗎? 五、指導書寫 1.出示“亡、牢、鉆、勸、丟、告”五個字 2.重點指導“丟”和“告”。 1)依次觀察并指名說說兩個字重點部件和重點筆畫的點位。 “丟”:第一筆是短撇;注意勿把豎和撇折連成一筆寫。 “告”:牛字頭的豎寫在豎中線上,不要向下出頭;長橫寫在橫中線上。 2)觀察老師范寫,一邊觀察一邊做書空練習。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展評,指出彼此書寫的生字的優點和不足,并改正。 教學反思
好書推薦:《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
推薦理由:《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是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現就職于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夏雪梅博士的研究成果。這本書是2012年出版的,但是很多研究對現在也很有指導意義。我已經是三刷這本書了,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