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絲路 · 以夢為馬 | 第84期
四月十六日,普通的周二,日常慣例刷一下早間微博,醒目的“爆”字吸引了我的關注。話題是我未曾想到的#巴黎圣母院大火#,消息顯示當地時間15日晚18時(北京時間16日0時50分)法國巴黎圣母院塔樓起火,目擊者視頻中雨果筆下壯麗雄偉的建筑,在熊熊大火中,冒出滾滾濃煙、塔尖頃刻墜落……
據法國媒體報道,大火從巴黎圣母院的樓頂開始燃燒,火勢很快蔓延,熊熊火焰從教堂兩座鐘樓間竄出,塔尖隨后轟然倒塌。
丨報道中的火災現場 圖源網絡
同一時間,相關話題#巴黎市長 火災非常嚴重#、#玻璃花窗沒了#、#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瞬間#、#卡西莫多的鐘樓沒了#及#巴黎圣母院文物搶救出來了#等十一個熱點話題沖上熱搜,一時間,全民熱議、舉世惋惜。
丨微博熱搜相關話題 圖源微博截圖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是哥特式基督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自1163年開始至1345年整座教堂全部建成,共歷時180多年。
這是古老巴黎的中心、是幾代建筑師心血的凝成、是千萬信徒心中的朝圣之地,更是凝固的人類文明。
所以這座教堂承載了太多,他矗立在塞納河畔,是古老巴黎和歷史的象征。它的地位、歷史價值無與倫比,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筑之一。
毋庸置疑,巴黎圣母院至今仍然是一幢雄偉壯麗的建筑。然而,盡管它不減當年的風采,但當您看見歲月和人力共同對這令人肅然起敬的豐碑給予無情的損壞,完全不顧奠定給它第一塊基石的查理大帝和安放最后一個石塊的菲利浦-奧古斯都,您不慨然長嘆很難的,感慨萬千。
在這個堪稱所有大教堂的年邁王后的臉上,每一道皺紋的旁邊都有一道傷疤。時毀人噬,我情愿將這句話這樣譯:時間有眼無珠,人則愚不可及。
——維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這是雨果用筆觸表達出對飽受摧殘的藝術建筑大廈的惋惜和痛恨,他發出振聾發聵的疑問:“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么樣的摧殘?關于這一切,關于古老的高盧歷史,關于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么存留給我們呢?”
丨火災后圣母院內部首張照片 圖源@36氪
不管是歷史的創傷還是人為的毀壞,此次火災對這座矗立850年的古跡來說都是一次嚴重損壞。據新聞報道消防員進入教堂內部,現場濃煙四起,火星掉落,塔尖已坍塌,木質框架基本被燒毀,美麗的玻璃天窗也未能幸免于難,但是萬幸的是文物被搶救出來了。
巴黎圣母院中收藏的基督的王冠和圣路易斯外衣,已被消防員救出來。還有現場記者稱,圣母院中所有的藝術品都被保存了下來,大教堂的寶藏是完整的。
意外發生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取消當天關于黃馬甲抗議的全國講話,并承諾將重建巴黎圣母院。馬克龍說:“我要告訴大家——我們將一起重建這座大教堂,將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做到這一點。從明天開始,一個全國性的捐贈計劃將會啟動,它將延伸到我們的國界之外。”
丨受災前的玻璃花窗 圖源@微天下
億萬富翁皮諾家族承諾捐1億歐元用于重建,將來一定還會有更多力量融匯進來,以期重現巴黎榮光。
火災過后,法國民眾自發站在塞納河的岸邊,唱起圣哥表達悲傷之情,并為圣母院所祈禱。
我想起《巴黎圣母院》中很浪漫的一句話:“每天我敲的鐘,是我的愛,是我的情。我要她們高歌,愛斯美拉達在何方?昭告天下我卡西莫多愛著她。”這是故事的悲劇,但是我希望圣母院將能浴火重生,再現榮光。
文 | 兜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