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對國有上市公司有何影響?有哪些應對策略?一文講透
知風云: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市場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早在十年前證監會就出臺了《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并幾經審議修改,直至2020年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詳情可搜索zhizhengce.com)以來,退市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4月1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強化退市機制。這一新規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也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自我提升的契機。據2020年證券日報公開報道“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國資委系統控股上市公司共1024戶,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4056戶的比重約為25.25%。所以,上市公司在整個國有企業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是'優等生’'基本盤’。” 《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退市標準,拓寬了退市渠道,加大了退市力度,并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嚴厲處罰。這將對國有上市公司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將探討退市新規對國有上市公司的影響,并提出應對策略建議。《意見》對公司內部控制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連續多年內控非標意見退市情形,督促上市公司強化內部管理和公司治理。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這是一場不容懈怠的“治理大考”。想象一下,內部控制的嚴苛就像是一場全民大掃除,必須把所有角落的灰塵都清理干凈。國有上市公司需要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以避免因內控失效而面臨退市風險。是時候讓董事會和管理層們坐下來好好聊聊了: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是否合理?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內部控制是否到位?這些問題都需要逐一解答并加以改進。《意見》提高了虧損公司的營業收入退市指標,旨在淘汰缺乏持續經營能力的公司。這將加速低效國有企業的市場出清,推動國有資本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提升國有經濟整體質量。不妨想象一下,一個國有企業就像是一臺老舊的家電,如果長期虧損、缺乏競爭力,那就像一臺漏水的洗衣機,不僅浪費資源,還讓人頭疼。新規就像是一張“大掃除名單”,幫助市場迅速清理掉那些“漏水”的家電,把資源轉移到“高效能”的新機器上,提升整體市場質量。《意見》支持市場化并購重組,尤其是同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吸收合并。這為國有企業提供了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資源整合、優化產業布局的機會,有助于增強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率。這就像是一次企業間的“超級拼圖競賽”。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并購重組,把各自的優質資源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幅更完整、更有競爭力的產業圖景。通過這樣的“拼圖”,不僅可以拓展業務領域,還能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意見》強調了信息披露和交易監測的重要性,要求上市公司及早揭示退市風險。這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更高的合規要求,必須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同時加強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管的協同配合。就像是參加一場馬拉松比賽,選手們需要時刻保持最佳狀態,遵守比賽規則。國有企業在信息披露和合規管理上也需要做到這一點,確保在“比賽”中不掉鏈子。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避免因違規行為導致的退市風險。《意見》強化了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要求健全退市過程中的賠償救濟機制。國有企業需要積極履行對投資者的責任,通過合法合規經營贏得市場信任,提升企業形象。想象一下,你在一家餐廳用餐,如果服務周到、菜品美味,你會樂于再次光顧。同樣,國有企業如果能在經營中保護投資者權益,提升企業形象,自然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這不僅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也能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國有企業應加強公司治理,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問題,避免因內控失效而面臨退市風險。在這方面,國有企業可以關注最新政策趨勢和優秀的治理管控經驗。例如,迅速開展一系列治理和管控的提升工作。公司首先優化了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職責分工,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權限。所有派出外部董事參加知本咨詢董事履職能力提升特訓營(董事履職模擬駕駛艙),提高董事履職能力,提升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引入國際先進的內部審計機制,定期開展內部審計,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通過這些舉措,公司不僅可以提升治理水平,還能增強市場競爭力,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國有企業應抓住政策機遇,積極參與市場化的并購重組,通過業務整合和結構優化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強與同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具體來說,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強化主業相關性,在進行并購重組之前,對目標企業的業務與上市公司主業的相關性進行詳細評估,確保并購重組活動與上市公司的主業發展密切相關,能夠增強主業競爭力,避免偏離主業的盲目擴張。嚴把注入資產質量關,對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進行嚴格審查,防止低效或劣質資產影響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堅決出清不具重整價值的公司,對于沒有重整價值的公司,要堅決進行市場出清,避免資源浪費和市場風險積累。國有企業應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機制,確保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加強合規管理,嚴格遵守市場規則和法律法規,避免因違規行為導致的退市風險。在這方面,國有企業可以借鑒國內外先進的信息披露和合規管理經驗。例如,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機制,確保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加強內部審計,定期開展合規檢查,確保合規管理的有效運行。同時,國有企業還應加強員工的合規培訓,提高員工的合規意識,確保企業的合規運營。國有企業應積極落實《意見》中的投資者保護要求,建立健全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通過合法合規經營,提升企業形象,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具體來說,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例如,在企業出現重大違法行為時,應及時啟動賠償救濟機制,積極處理投資者的賠償請求,確保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提前制定退市后投資者賠償預案,明確賠償范圍、標準及程序,確保賠償工作的及時和有序進行。設立專門的投資者調解機構,處理投資者與公司的糾紛,通過非訴訟方式快速解決問題等。國有企業應加強內部審計,確保內部控制和治理的有效性。同時,積極配合外部監管,及時披露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企業合規運營。在這方面,國有企業可以引入國際先進的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管經驗。例如,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制,定期開展內部審計,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積極配合外部監管,及時披露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企業的合規運營。同時,國有企業還應加強與外部審計機構的合作,提高審計質量,確保企業的財務信息和經營狀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對國有上市公司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需要在新的制度環境下,不斷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信息披露和合規管理。通過合法合規經營,提升企業形象,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是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