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理學在國內被逐漸被重視起來,沙盤療法就是沙盤游戲作為常見的治療手法火熱起來,今天安徽陽光心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沙盤療法。
“沙盤游戲作為一種系統的心理分析專業技術,符合學生喜歡操作與游戲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生克服語言表達不完善的困難,使得他們自主、輕松地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教育的意義。”金水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沙盤游戲療法是以榮格分析心理學原理為基礎,由多拉·卡爾夫發展創立的心理分析專業技術,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影響廣泛的學校心理輔導與臨床心理治療方法。
為幫助全區各校心理健康教師更好地認識沙盤游戲療法的原理和操作,金水區聯合北京安人測評技術有限公司特邀河南工業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尚宇紅教授,首次面向全區心理專(兼)職教師開展專題培訓。此次培訓包括理論學習和團體體驗兩個部分,內容涉及沙盤游戲療法的理論源起、工作步驟、主題分析、原型意象等,旨在幫助心理教師系統地掌握沙盤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技術操作和分析能力,同時在沙盤體驗中獲得自我成長。
“沙盤療法對學生的心理教育確實有幫助。”金水區緯五路第一小學副校長朱沛介紹,該校有兩個沙盤并已經投入使用。學生在參與沙盤游戲的過程中,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一旦發現問題,就會積極采取措施來幫助學生。 沙盤游戲對兒童治療的過程:喜歡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沙游戲成為一種很容易被兒童接受的心理治療方式,是廣泛應用的治療兒童心理問題的方法之一。成人一般在開始時對游戲有一定的抵觸,但患者對咨詢產生信任后,可邀請其進行沙盤治療,沙盤游戲在成人的治療中的推廣也有加快的趨勢。
因為沙游戲更多是針對兒童,我們就以兒童為例介紹一下沙盤游戲的進程:
孩子一般在首次咨詢時是有父母陪同來就診的,治療師應先問父母一些有關問題,讓父母填寫一些問卷和量表,時間不宜過長,注意不要讓孩子產生受冷落、受指責的感覺。
然后由治療師直接領孩子進入游戲室,父母不跟進去。特殊情況下,如患兒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允許父母將其送入游戲室,父母要在治療開始前退出游戲室。
在游戲室中,治療師向孩子介紹沙盤,各種玩具、以及為濕沙盤提供的用水,孩子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在沙盤上創造出任何圖景。每次治療的時間為30~40分鐘,在治療結束前留出幾分鐘以便讓孩子講一下他所擺的是什么,并給他機會表達內心感受。
沙盤內部的藍色在沙游戲中是關鍵的內容之一,淺藍色本身可以對人的思維過程和行為產生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沖擊。藍色可以用以代表碧水和藍天,除了這些象征意義外,藍色本色還可以被視為一種"客體",在沙盤中它提供了一種清晰的視覺呈現。
長方形的沙盤也有其一定的意義。長方形空間的不平衡性可以產生緊張、騷動的感覺,使人有要移動和進入的愿望。正方形或圓形產生平衡靜止的感覺,人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就匯聚于中心,缺乏挑戰性。而對于長方形的沙盤,人們需要上下左右調整自己的位置才能最終找到其中心[7]。因此,長方形比正方形和圓形能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間和更大的挑戰性。
人或物的縮微模型陳列在靠墻擺放的一排架子上.可隨意取用。總之.沙盤的大小要能讓人目之所及,一眼看到全貌,這有利于集中和加強人的心理注意力。沙子和藍色的底及邊框之間要留有具體的空間。以能挖的深度或建造的高度為標準。同時,提供的各種模型也應該是便于操作,尤其是能夠適合包括兒童在內的被試者的操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