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多年,消費升級一直出現在電商的宏大敘事里。平臺和品牌方講著新消費的故事,不斷提高著商品價格。越來越高的價格,也讓消費升級陷入到價格與品質不符的泡沫中。
今年雙十一爭先搶奪全網最低價,正是泡沫結束的信號。但即使價格泡沫結束,用戶追求高品質商品的需求并不會改變,電商平臺需要對過去激進的消費升級進行“撥亂反正”。
在這樣的情況下,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重新詮釋了消費升級的定義。靠著平臺讓利以及拼單模式歸集需求等多種方式,拼多多百億補貼使品牌商品實現了更實惠的價格,也讓用戶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同樣的高品質商品。在拼多多上,iPhone 15Pro與官網相比最高直降2000元。
讓用戶在省錢中實現消費升級的新路徑,使拼多多正在成為全域用戶的消費高地。雙十一大促期間,拼多多百億補貼用戶規模突破6.2億。一線城市用戶訂單量同比增長113%,四五線城市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67%。
拿下用戶的消費高地后,拼多多也正向著最先進生產力的躍遷。
/ 01 / 雙十一正在回歸本質
今年的雙十一大促,各家電商平臺給出的主基調都是簡單、直接、低價。多家電商平臺表示, 不再以 GMV 為重,核心目標是“全網最低價”。
“雙11”的變化其實也不難理解。在過去幾年,“雙11”多少有些變了味道,很多用戶對眼花繚亂的價格套路產生了反感。用戶購物行為也發生了變化,開始注重用實惠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商品。加上拼多多一直堅持“多實惠多樂趣”,給消費者帶來了每天都是雙十一的“真香”體驗,也助推了消費者理性購物的回歸。
當各大電商紛紛卷向“低價”時,拼多多成交額一如既往地實現了高增長。雙十一前三天,拼多多超過20個類目實現翻倍增長,其中海鮮、羊肉、運動等商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10%,家具、家居等商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20%,家居家紡部分類目銷量同比增加超過800%。
究其原因,源于拼多多對用戶價值的不懈追求——價格向下,品質向上。
在價格方面,拼多多并沒有花里胡哨的打折活動,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保證用戶享受全網最低價。比如,拼多多百億補貼通過“單件立減”“天天折扣”等活動,為消費者提供雙重降價福利,并推出了買貴必賠、降價補差等服務,確保消費者以最簡單、最放心的方式一站購齊最實惠的優質好物。
在保證價格優勢的同時,拼多多也在品質上做了升級。與去年大促相比,今年百億補貼的品牌商品池預計同比增長110%,iPhone、華為、海藍之謎等高端大牌也悉數登陸百億補貼。
尤其像智利車厘子等品質高的易耗品,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拼多多更是從源頭抓起。據了解,智利進口的車厘子在通過糖度、硬度、規格等一系列嚴格質檢后,將從當地生產基地空運至中國,再通過順豐冷鏈快遞送達消費者手中,確保消費者可以品嘗優質新鮮的進口車厘子。
在多重發力下,拼多多百億補貼正在成為全域用戶的消費高地。
/ 02 / 百億補貼:全域用戶的消費高地
今年雙十一,拼多多百億補貼用戶規模突破6.2億,其中一線城市用戶訂單量同比增長113%,四五線城市下單金額同比增長167%。
在用戶規模實現突破的同時,各類人群都有不錯的表現。拆開訂單量數據看,新中產在百億補貼選購了更多的水果、貓糧和數碼產品,小鎮青年拼購了更多的美妝、運動等大牌國貨,電競發燒友在百億補貼完成了裝備升級,年輕人則在裝修第一套房子時完成了家裝升級。
這樣的結果也正在揭示一個事實:拼多多百億補貼正在成為新中產、白領、寶媽、00后等全域消費群體的消費新高地?;剡^頭來看,這樣的轉變既離不開用戶消費趨勢的變化,也離不開拼多多自身價值的釋放。
吳曉波發布的《2022年新中產白皮書》顯示,新中產一邊用極致性價比產品,另一邊也在花更多的錢去追求精神上的“奢侈體驗”。這反映出了年輕人和新中產的消費理念變化:該省省,該花花。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拼多多往往以省在低客單商品上取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拼多多也正在成為很多用戶在高客單價商品購買上的首選。一個體現是,在雙十一前三天,拼多多百億補貼高端家電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倍,英偉達高端游戲顯卡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00%。
之所以拼多多的高客單價商品能夠受到用戶青睞,還是要歸于其能將省錢與消費升級進行更好地結合。比如,iPhone 15Pro與官網相比最高直降2000元,iPhone 15Pro Max與官網相比最高直降1500元,Dyson戴森吹風機 HD15、海爾洗烘套裝與官網相比直降千元起,海藍之謎修護精萃水150ml新版與官網相比直降921元等。
更優惠的價格背后,是成本結構的變化。在很多高客單價商品力,生產成本往往只占銷售價格很小的一部分,成本大都被營銷費用覆蓋。以完美日記為例,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的經營成本(主要是生產成本)只占收入的25%,而銷售費用占比卻高達62%。
換言之,降低商品價格最好的方式就是降低商品的營銷成本。作為國內頭部電商平臺,拼多多通過下調平臺費用,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商家,進一步降低了商家的渠道成本。與此同時,拼多多還通過拼單模式歸集需求,以規?;挠唵谓档蜕碳液推脚_成本,在為商家、平臺創造出了更大利潤空間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實惠商品。
從更深層次的邏輯看,在拼多多成為全域用戶的消費高地背后,其也正在經歷一次自身價值的躍遷。
/ 03 / 向最先進生產力的躍遷
今年以來,拼多多的增長速度大幅領先電商大盤。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8%,同期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速高達62.8%。近三個季度,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6.3%、58.6%、66.5%,營收增速逐季攀升。
電商大盤放緩后,拼多多仍能高速增長恰恰是其作為“先進生產力”的如實體現。所謂“先進生產力”指在時代中具備比較優勢,對行業發展最具推動力的公司。
拉長周期看,先進生產力的變革與時代背景、行業變化息息相關。當下,供給過剩是多個細分行業的主要矛盾,各行各業都需要從過去的生產驅動轉變為以銷定產,而拼多多正是賦能企業以銷定產的最佳平臺。
具體來說,拼多多通過全鏈路打通了需求與供給,進而降低了企業生產的不確定性,幫助行業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比如在農業領域,拼多多已經成為促成流量與產業對接的指示牌,通過拼購和產地直發,將農產品由“產銷對接”升級為“產消對接”。
這極大改變了農產品生產滯后的痛點,讓商家能快速根據用戶需求進行供給調整,也使原先冗余銷售鏈條下的冷鏈、倉儲等大規模資本性支出得以節省,進而提升了農產品的產業鏈效率。
如今,拼多多正在將類似的“效率革命”延伸到更多品類上。在國貨領域,拼多多從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到品牌打造等領域,為新國貨品牌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助力傳統國貨品牌的發展。
就拿設計研發環節來說,拼多多能夠通過數字化手段以更小顆粒度挖掘消費者需求,賦能工廠生產出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的產品。
比如,重慶鄧家刀在拼多多的大數據賦能下,將平臺菜刀消費用戶進行精準畫像,發現女性消費者除了關注菜刀的功能性以外,還注重菜刀的美觀性,并希望菜單更加輕薄。隨后重慶鄧家刀生產了一款適用于女性的菜刀,上線即成為爆款。
這也吸引了更多國貨品牌的入駐。在本次雙十一,拼多多國貨品牌同比增長2倍以上。從銷量上看,在雙十一前三天,拼多多平臺上蜂花、郁美凈、上海藥皂、孔鳳春、百雀羚、珀萊雅等國貨美妝品牌銷量增長顯著,部分熱銷單品銷量增長超過20倍。
由此來看,已經躍遷為“先進生產力”的拼多多,正以符合時代特征的商業創新,賦能傳統商家、行業的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經濟體系邁向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