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古鎮是歷史遺留的產物,蘊含無數悠遠文化,在江西有不計其數的古村落,其中婺源最為出名,還被稱為“最美鄉村”,而隱藏在吉安市金灘鎮的燕坊古村,同樣也是全國最美古村落。燕坊古村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已有800多年悠久歷史,原名燕井村,燕坊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距離吉安市約14公里左右。村內多鄢姓人家,但與江西其他古村落不同的是,燕坊并非鄢氏族人的聚居地。
燕坊村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朝,一位燕姓子弟因抗擊匈奴有功,被封為大將軍,并賜為鄢陵侯,從此以后,“燕”姓就改成了“鄢”姓,直到現在。燕坊從建村開始,就不斷有外姓來此定居,并且各氏族之間來往友好,相互通婚,如今村內已經有十多個姓氏群體聚居在此。目前村內居住著100多戶人家,700多人口。
燕坊村內的建筑多為明清時期建筑,典型的贛派建筑風格,如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約100多處,其中有13座古牌坊、100多棟民居建筑、2所書院、1條古街、6口池塘。在這里居民建筑中,擁有不少紅木家具和明清時期的瓷器,相當珍貴。燕坊村中東、西、南、北四處都有獨特的建筑,在燕坊村西面,有一處“洲司馬第”的建筑,始建于清朝中期,為廬陵民居中的一絕,前方有廂房,后側為后花園,左側是書房,在二道門廳內有精美的雕花、壁紙。
在東面則是“二十棟大院”,為一個21棟的大院建筑群,陣容豪華,風格統一,整齊地分成三排排列,南北全長120米,東西65米寬,占地面積約7800平方米,為典型的廬陵民居建筑風格,青磚灰瓦,垛子墻在其中聳立。整個建筑有三個大門可供進出,平常大門和兩道側門一關,院墻高大,與外界似乎與世隔絕般,還設置有窗戶透風,院內基本自成體系,就算足不出戶,都可以串門、聯絡感情。
南面是有著“水木清華”之稱的門坊,為磚石結構的庭院牌坊,整體高8米,長9米,在門坊之上雕刻著精彩的故事、精美的人物、花鳥圖案。北面是一處“大夫第”,最早興建于清朝道光年間,占地面積為400多平方米,門匾上書寫著“大夫第”三個大字,頂部有蓮花座,頗具佛教色彩。據考察,燕坊的“水木清華”門坊跟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清華園中的“水木清華”門坊各方面都非常相似,但燕坊的“水木清華”門坊卻要早上50年。
除了獨特的建筑之外,祠堂是古村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三槐第是燕坊最大的祠堂,三進院落結構,為王家的祠堂,占地面積約1100多平方米,始建于南宋時期,在清朝重新修繕。在燕坊古村的村頭到村尾,都栽種上畝樟樹,共計1000多株古樟樹,整個村落隱匿于古樹當中。村前有10多口古井,古井互相連通,在村中還分布著百畝果園。
燕坊像身處于林中的一個小型村落般,靜靜地等待著世人的發掘,走進燕坊,圍觀這些見證了千百年來滄桑歷史的建筑、老街,讓人有種時空交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