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在我們祖國的西南邊陲,美麗的西雙版納也擁有著一個風景怡人、園內6千平方米的黑心樹林中、藤攀葛繞、奇花異木、五彩紛呈、爭奇斗艷、濃蔭護夏、涼爽宜人。碧波蕩洋放生湖畔,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是休閑娛樂的佳景。這里就是傣王的御花園,曼聽公園。
曼聽公園是 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公園,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過去是西雙版納傣王的御花園,在傣族歷史上曾為封建領主召片領和土司們游玩賞花之所。傳說傣王妃來公園游玩時,公園的美麗景色吸引了王妃的靈魂,因此取名春歡公園,傣意為“靈魂 之園”。
走進公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紀念周恩來總理身著傣裝,左手端水缽,右手持橄欖枝參加潑水全身銅像。銅像左邊是泰王國公主種下的兩株象征中泰友誼的菩提樹。 公園里還修建了圣潔的曼習龍筍塔、西雙版納瓦八潔總佛寺和精美的景真八角亭模擬造型以及四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薩拉亭等設施。公園旁是曼聽傣族村寨,這些共同形成了公園、村寨和佛寺三位一體的游樂點。踏入公園,你便會油然產生回歸自然之感,深切感受天然與人工巧妙的結合,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整個公園郁郁蔥蔥被林木所包圍,處處是琉璃瓦片似的傣族建筑風格,樹纏繞著藤,藤純直于湖邊,湖水倒影出美麗的建筑物。這里一點也不亞于北京的御花園。而且因為這里地處亞熱帶雨林氣候,因此這里常年路樹叢蔭,鮮花不敗。所有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在曼聽公園一側曾經是西雙版納地區的總佛寺,如今已經與公園連為一體,現今的大門一側,有一擺著大鼓的平房,房內墻上繪有稱為“搭薩西雜”的佛本生經圖畫,供有數尊佛像。其中一尊佛像,從肩背部伸出龍頭狀手臂七只,從后向前摟住頭顱。北邊正中為佛寺的主要建筑“雄罕”——佛寺大殿。大殿占地面積為90平方米,殿基約高一米,色澤紫紅,殿墻為乳白色,安有鋁合金門窗。殿宇約高七米,磚木結構建筑。重檐狀殿宇的宇脊為四級臺階形狀,宇脊正中有三座小塔,形成殿宇的最高之點。佛寺大殿門前是由紅色木柱支撐的精巧宇廈,殿門上方懸掛著趙樸初題寫的“西雙版納總佛寺”匾額。大殿高5米,殿室內鋪有地板膠和地毯,上方蓋有荷花圖案的頂板。14根直徑約40厘米的紅色木柱,分立在大殿廳室兩側。殿廳南面是供奉佛像的兩臺基座。臺基座的正中,供奉著一尊高2.5米的釋迦牟尼佛金像。金像左右及前面,又供奉著十四尊高不過一米的各種佛像。基座下臺,又供著大小佛像九尊。兩臺基座之間,擺滿插有各色鮮花的花瓶。殿內有高僧為信徒誦經懺悔賜福。
總佛寺與曼聽公園合為一體處處金碧輝煌,為公園又增加了一副美麗的畫卷。在細雨蒙蒙中游玩了曼聽公園,讓我流連忘返。這里必定將是我一段永恒的記憶,這里的美麗與文化將深深的印在我的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