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京大柵欄一帶的老字號大盤點

  “八大祥”之首瑞蚨祥

  清末,北京綢布業有八家最為有名的綢布店,因每家字號上都有“祥”字而被稱為“八大祥”。它們是謙祥益、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瑞蚨祥、益和祥、東升祥與麗豐祥。前六家均在前門大柵欄。瑞蚨祥綢布店位于大柵欄5號,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山東章丘孟雒川出資開設,牌匾是清末翰林李林庠所書。

  不免有人要問,名號中的“蚨”是什么意思?這里有一個典故。晉代《搜神記》載,南方有一種蟲名青蚨。形似蟬而稍大,母子永不分離。因而古人把銅錢稱為青蚨,意指只聚不散,財源滾滾。瑞蚨祥開業后經營有方,買賣十分興旺。但好景不長,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使大柵欄成為一片火海,瑞蚨祥也幾成廢墟。面對嚴重的損失,孟覲侯不氣餒,他奔波磋商,籌備資金,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重開瑞蚨祥。

  新開業的瑞蚨祥南立面臨街,是一堵高二層的大墻,中間開門,兩邊呈弧狀“八“字形,分為兩層。瑞蚨祥店堂至今保存完好,是大柵欄地區唯一保持老字號原貌的店堂,已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慶大典上徐徐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瑞蚨祥提供的布料制作的。1954年底,瑞蚨祥率先實現了公私合營。近年,瑞蚨祥以神話中形似蟬的一對母子蚨為圖案注冊了商標,打出了品牌,與時俱進。當年,大柵欄東口路北第一家是緊鄰瑞蚨祥的祥義號。祥義號的東家是清末最后一位太監大總管小德張。后來幾經變遷,如今原店恢復為“祥義號綢緞店”。

  地址:大柵欄街5號

  馬聚源帽店

  老北京夸人富有、穿戴講究,常愛說“頭戴馬聚源、腳蹬內聯陞……”表示從頭到腳都是最好的正宗名牌。馬聚源帽店和內聯陞鞋店都在大柵欄內。

  帽店的創始人馬聚源是直隸馬橋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他在鮮魚口中段路南開辦了帽店,取名“馬聚源帽店”,專做宮廷用的纓帽和富人戴的高級帽子,成了只為貴族官僚服務的“官帽店”。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馬聚源又在鮮魚口西口路北開了天成齋鞋店。清咸豐八年(1858年),馬聚源重病身亡。馬聚源的徒弟當掌柜后,依然掛著“馬聚源帽店”的牌匾。從此帽店更加興隆,被譽為京城帽業之首。1937年“七七事變”之后,馬聚源帽店生意長期不景氣。1958年帽店參加了公私合營,從鮮魚口搬至大柵欄。1990年調整網點布局時,馬聚源帽店從大柵欄路北遷入路南的另一家老字號、開業于清咸豐八年(1858年)的步瀛齋鞋店內,在店內設專柜銷售。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8號

  內聯陞鞋店

  內聯陞開業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創辦人是河北武清人趙廷。鞋店取名內聯陞,“內”指大內,即朝廷,“聯陞”取自“連升三級”之意。為做好朝靴,趙廷還挖空心思專門收集王公貴族、達官顯貴的靴鞋尺寸,樣式及特殊喜好,將其匯編成冊,取名《履中備載》。內聯陞聲名日盛,據說皇帝登基也要穿內聯陞的靴子。內聯陞店址最初在東江米巷(今東交民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被焚。趙廷籌集資金在燈市口重新開業。1912年袁世凱發動北京兵變,鞋店遭搶劫,后又移至廊坊頭條,最后落戶大柵欄。

  1949年后,內聯陞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如今,在挖掘、繼承和發揚傳統布鞋基礎上,又相繼開發出皮鞋、休閑鞋、保暖鞋等幾大系列產品,產品已進入國際市場。同仁堂大柵欄街中段路南有一幢三層的中式大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這就是中國中醫藥文化瑰寶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著名企業同仁堂。同仁堂創始人樂顯揚自幼聰明異常,刻苦學習中醫藥典籍,很快就小有名氣。后經人推薦入宮,當上了太醫院的吏目。康熙八年秋(1669年)樂顯揚自己開了藥室,取名同仁堂,為“天下大同”和“仁者愛人”之意。

  樂顯揚去世后,他的三子樂鳳鳴繼承了他的事業。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他將同仁堂藥室遷至前門外大柵欄路南。從此同仁堂樂家老鋪在繁華的大柵欄扎下了根,至今經歷了三百年而不衰。1970年,在故宮封存近百年的同仁堂制紫金錠打開包裝后,依然藥香濃郁,色澤滋潤,如剛產出不久,被人們稱為制藥奇跡。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34號

  張一元茶莊

  '張一元'是京城的老字號茶莊,位居前門大柵欄商業街路南22號。自創建以來,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風雨雨,成為京城著名的老字號茶莊。張一元茶莊是安徽人張文卿(張昌翼)創建于清末時期。張文卿十多歲便到花市榮泰茶行學徒,1896年,自己擺起了茶葉攤。'張一元'的'一元'有不少講頭,有的人說它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思,還有的人說它是'一塊錢一包茶'的意思。20世紀30年代初,京城大多數茶館、旅館都用張一元的茶,許多雜貨攤鋪都代銷它的茶。抗戰期間,張一元的生意日益蕭條,1947年冬的一場大火使其元氣大傷。

  1949年后,張一元茶莊獲得新生。1992年張一元茶業公司成立,后又成立茶藝表演團,將中國的民族瑰寶——茶文化盡情展現。2012年,張一元茶莊在觀音寺街老張一元起源店的舊址上重新開張。商業的繁榮帶來了娛樂的發展,清末民初最讓人癡迷的娛樂就是聽戲。在短短的大柵欄內集中了三慶、廣德樓、慶樂、同樂軒等多家戲園子。

  地址:大柵欄街22號

  三慶戲園

  三慶戲園原址位于大柵欄中段路南,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北京最古老的戲園。梅蘭芳的新戲《獅吼記》和尚小云的新戲《玉堂春》均在此首演。之后尚小云的榮春社長期在此演出。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商業街18

  廣德樓戲園

  廣德樓位于大柵欄街39號,大約興建于1796年清·嘉慶元年,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戲園之一。它幾乎和法國巴黎歌劇院、意大利斯卡拉劇院、俄羅斯莫斯科大劇院同時期建成的場館。

  廣德樓聲明顯赫更在于它是當時名人們迅速走紅的寶地。程長庚、余紫云、梅巧玲、余三勝、汪桂芬等京劇祖師爺以及后來的“喜連成”“雙慶社”“斌慶社”等曾先后在此長期獻藝,是當時京城人氣最旺的娛樂場館。新中國成立以后,“廣德樓”由戲園子改成了專演曲藝的“北京曲藝廳”。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街39號

  慶樂戲園

  慶樂戲園原位于大柵欄東口路北,乾隆年間修建。清末毀于火災,重建后方形舞臺改為圓形,觀眾座椅也由條椅改為單人座椅。京劇大師楊小樓多次在此演出,河北梆子老藝人楊韻譜和弟子李桂云等曾在此演出《茶花女》等新戲,名噪一時。

  1939年,李萬春組織的鳴春社在這里演出機關布景戲《新天河配》《濟公傳》等使觀眾耳目一新,大受歡迎。1949年后,吳素秋、姜鐵麟等組建的新興京劇團長期在此演出。1970年成為北京雜技團排演場。

  地址:大柵欄東口路北

  中和戲院

  在大柵欄西口路南糧食店內還有一家中和戲院,也創建于清末,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長期在這里演戲。1938年尚小云創建榮春社后,也長期在這里演出。1931年9月18日晚,梅蘭芳在這里演出《宇宙鋒》,張學良出席觀看,演到半截,副官來到張學良將軍身邊耳語,張學良匆匆退席。第二天看報才知道是夜里發生了“九·一八”事變。中和戲院至今還是經常演出京劇的戲院。

  地址:大柵欄西口路南糧食店

  大觀樓電影院

  大柵欄一帶還建有早期的電影院,位于西口路南的大觀樓電影院,是北京開辦最早的電影院。創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1905年,原“大亨軒茶樓”改名為“大觀樓影戲園”,是南城最早的固定放映電影場所之一。大觀樓電影院,放映了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記錄譚鑫培經典劇目的《定軍山》。大觀樓不僅成立最早,而且百年來,幾經滄桑變化,至今仍在放映電影,堪稱北京放映電影最悠久的影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門大柵欄街36號

  大柵欄乘車路線

  【地鐵】地鐵2號線在“前門”站下出B或C出口

  【公交】公交5、8、17、20、22、48、59、66、67、69、71、82、93、120、126、622、623、觀光1線、觀光2線、快速公交1線、特11、特4、特7、夜17、夜8、夜2路在“前門”站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七百年風雨大柵欄
大柵欄一帶的老字號
重游前門老字號
帶你走進歷經風雨的大柵欄 追尋老字號的前世今生
北京大柵欄步行街!
大柵欄:北京老字號的舊貌新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闸北区| 伊金霍洛旗| 洪雅县| 弥渡县| 栾川县| 西城区| 遂平县| 昌平区| 青冈县| 武穴市| 阿拉善盟| 扎囊县| 正蓝旗| 双峰县| 醴陵市| 大埔区| 晴隆县| 同心县| 铁力市| 筠连县| 彭州市| 策勒县| 东丽区| 鸡东县| 修武县| 泸西县| 三都| 临漳县| 福建省| 株洲县| 安乡县| 晋宁县| 凤山县| 南溪县| 仙桃市| 郸城县| 安乡县| 平度市| 新密市|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