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把這三句話掛在嘴邊的人,大多滿身負能量,還自卑
人的意識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種是可以被察覺到的表層意識,而另一種則是潛藏在大腦深處的潛意識,這一理論是由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他還舉出了冰山一角作為意識的比喻,他認為顯露在海平面之上的冰山就是表層意識,藏在水下的則是不可捉摸的潛意識。人的一言一行都能側面反映出他的內在意識,盡管有些話是不經意間說出口的,但一切外部表現都有著內在的根據,如果一個人常常說這三種話,那就說明他是一個負能量滿身,且內心自卑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物質水平的提升,現如今的人們已經不用再擔心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了,然而溫飽只是最基層的需求,滿足了這一點未必就能獲得快樂,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由于生活壓力太大,很多人都被壓得喘不過氣,所以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周圍朋友的正能量鼓勵絕對是讓他們繼續前進下去的動力,只不過沒人能保證自己的朋友永遠是正能量的,萬一碰上了負能量滿身的人,反而會讓自己一同墜入萬丈深淵。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最愛說這三種話,那你一定要遠離他,因為他是一個充滿了負能量的人。我該怎么辦?
通常來說,一個人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他的下意識反應就是潛意識的流露,如果他表現得手足無措,或是想要極力的逃避,不想面對殘酷的現實,那他就會經常性地忽視問題,假裝事情并不存在。在與朋友相處的時候,這類負能量的人總是會抱怨自己的經歷,他們最想得到的是朋友的答案,而不是經自己思考后得到的感悟。這樣的人訴苦過后往往會加一句“我該怎么辦?”,這句話既是內心自卑的體現,又是負能量的象征,他們把問題交給別人就是在把自己的壓力轉移到他人的身上,這并非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而是在逃避問題。等到壓力都被分擔出去,他的身上也就相應的少了一些負擔,可若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靠別人來解決,那他便始終都獨立不了。由于這類人對朋友和親密的人展現出了太大的依賴性,所以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遠遠達不到成年人的正常標準,也正因如此,人們無法指望他們負起應有的責任。經常向朋友輸送消極的情緒會讓對方產生負面影響,如果你也遇到了經常問你怎么辦的人,先不要急著批評他們,而是讓他們明白解決問題的根源不是依賴他人,而是要靠自己,若是勸解過后,可對方仍執迷不悟,那么你就要考慮和他劃清界限了。是我如何如何,如果我當初怎樣會怎樣
如果一個人不停地反省和后悔,并且把外界所帶來的傷害都加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他們便很容易出現壓抑的自我情緒,進而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相信大家身邊肯定有習慣性內疚的朋友。無論是遇到了困境,還是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他們都會把所有的錯誤攬在自己的身上,從而過度的自我反省。事實上,過度的內疚非但不會讓周圍人更多的理解你,反而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因為這種內疚心理對于別人而言同樣是一種壓力,若你總是無意義的內耗,無疑會讓你自己以及朋友身心疲憊。和這樣的人相處,常常會耗干你的精力,如果沒有極強的心理素質,那你最好遠離他們,因為你一不小心就會被同化。都是因為某某,我才會這么不幸
這種人在生活中極為常見,他們總是把所有的錯誤都推脫到別人的身上,甚至認為自己的境遇都是他人的所作所為所造成的。總是怨天尤人的人只會從外部總結原因,他們看待問題的片面性足以致使他無法正確地處理一切事務。和這類人相處的最大弊端就是你要聽他們不停地抱怨。錯誤都是別人的,他永遠是正確的。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可他們卻總是樂此不疲做著這件事,似乎只有在別人面前抱怨才能刷存在感。總而言之,經常說以上三句話的人必然是負能量滿滿,同時內心自卑的人,不知道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類人呢?如果有什么想法的話,不妨在評論區下方共同探討一下吧。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