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愛情和親情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前者可以帶給我們長久的陪伴,而后者卻是我們溫暖而堅實的依靠。
關于愛情和親情的關系,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認為愛情和親情并沒有什么不同,它都可以讓我們有所依靠,更何況愛情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洗禮之后,它會變成一種類似于親情的感情,當兩個人都無比了解對方,能夠時時刻刻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的時候,這樣的關系反而會比單純的愛情和親情更加穩固。
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這一部分人認為愛情就是愛情,它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一旦把愛情和親情混為一談,那么兩個人的相處就不會像過去那樣充滿激情了,久而久之,婚姻將越來越平淡,甚至有可能出現破裂的結果。
以上兩種說法都很有道理,只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丈夫永遠不要把妻子當成親人,因為后果是非??膳碌?,這又是為什么呢?
大家需要明確一點,愛情和親情不僅僅是簡單的標簽,它其實是兩種社會關系和人們的正常需求。
愛人關系,親人關系
所謂的愛人關系,它指代的是彼此的仰慕以及親密情感之上的聯系,它歸屬于倫理范圍內,正是由于它很抽象,所以愛人關系又不等同于婚姻那種被道德和法律所限制的關系。
如果兩個人相愛許久,并且已經步入婚姻的殿堂,那么妻子對于丈夫而言,她便是最親密的愛人,此時婚姻制度的存在僅僅是從法律層面上承認了他們兩個人。
從男性的視角來看,當他們迎娶了妻子過門,其內心必然是深深愛著對方的,如果僅僅是出于道德和法律的驅使從而與對方結婚,那他們完全沒必要這么做,畢竟現代社會都講究自由戀愛,再也不流行古時候的盲婚啞嫁和父母之命了,所以愛才是兩個人在一起以及結婚的基礎。
相信戀愛過和結婚過的人都很清楚,兩個人在剛剛相識,最終熟識,以及真正結婚后的表現有著很大的差異。
剛剛結識彼此的時候,雙方的好感是建立在荷爾蒙基礎之上的,在那段時間里,大家都會極其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可是隨著雙方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兩個人也就逐漸放飛自我,不再像剛開始那樣嚴格的限制自己,這個階段也是最容易滋生矛盾和摩擦的時刻。
等到真正結了婚以后,彼此就會徹底變成毫無保留的狀態,無論是想法還是計劃,夫妻雙方都可以百分百的了解彼此。
婚姻和親情有著最大的區別,它并不是基于血緣關系才讓兩個人結合在一起的,親人無需太長的時間來熟悉彼此,而愛人卻需要。
在親人的定義上,漢語中指的是有血統關系的人,而在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被引申為關系親密,感情深厚的人,可以指代配偶。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George Murdoch對全球不同文化中的親屬關系進行了整理。
他把人類社會中的親屬關系分成了以下六類,夏威夷式,愛斯基模式,易洛魁式,克勞式,奧馬哈式,以及蘇丹式。
社會角色的分工與需求的平衡
愛人和親人對于個體而言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關系與社會角色,它可以在多個層面上滿足自身的情感需求。戀人和夫妻的緊密聯系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社會上,繁衍后代的義務上,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彼此照顧和互相關愛。
不僅如此,不同社會關系下給人帶來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正如你在職場上扮演的角色可以決定旁人對你的態度,妻子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同樣會讓丈夫對她的行為發生改變。
一旦妻子的形象從愛人變成了親人,那么就意味著她的社會關系也發生了更改,當所處的場域和內心的行為價值標準之間產生沖突的時候,不適應的感覺就會讓她們發自內心的抵觸,從而讓夫妻雙方的感情受到影響。
與此同時,它還會讓整體關系出現錯亂,例如本該溫柔的時候卻格外嚴肅,而該嚴肅下來的時候卻過于活躍。
以上就是男性不可以把妻子當成親人的本質原因,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如果有什么想說的話,不妨在評論區下方共同探討一下吧。
- The End -作者 | 湯米達編輯 | 萬安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